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据我所知,南非的生活水平并不低,虽然以前是殖民地……”程建华打断的说。
“这又有啥呢!反正咱卖他买,有钱赚何乐而不为。”雷总觉得程建华在挑他的刺,心里不点不愉快的说。
“你俩别说了,”尤海涛看出了雷总的不高兴,把话扯了回来说“建华的喜事是已经确定了,雷总的喜事还是一张白纸。雷总你要抓紧办,需要工厂办的及时打招呼。”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节 不祥之兆
程建华回家后,辛丽红正在陪着柳卫红说话。自从辛丽红生病后以后,柳卫红来的比较勤,有活儿就帮着干干,没活儿就陪着辛丽红说说话。
程建华向柳卫红打了招呼就转身进了厨房。
“厨房有饭,”辛丽红说“我们都吃完了,你自个吃吧。”
程建华把饭端到客厅往茶几上一放,问“孩子呢?”
“早都吃完出去玩了”柳卫红一边织着手中的毛活,一边笑着说“建华,这当厂长的滋味不好受吧,又吃苦,又受累,还挨打……”
“唉!不好受,我负责的单位多,面广,情况复杂,厂长虽然兼书记,可具体党委工作在我身上压着。今天我给支部书记安排工作,讲了三个小时,讲的口干舌燥的。这不摩托车装配车间加班,吃完饭我还得进厂去。”
“不是说没活干,早停产了?”
“最近有1000台订单,要的很急,重新投料来不及,只好把库房的成品再上线改装一下,整个照明系统都得改,把旧的拆下来,换上日本进口的。”程建华边吃边说。
“有订单就好。”辛丽红说“咱厂军品是断断续续的有活干,可摩托车一停产就停了半年多。没活干,上上下下都挺难的呀!”
“哎!建华,我得给你提个建议。”柳卫红说“你当厂长是你的事,但不能让丽红也陪着你,她可是个重病号。现在你没时间侍候她也就算了,但不能让她陪着你操心,我来这一会儿,就有五、六个人敲门。”
“那不是没办法吗,这些人就想自己的事,还管你家里有没有病号。”
“你不能在门口贴个条,就说屋里有重病号,有事去办公室谈。”柳卫红建议说。
“唉!我正为这事烦恼呢?你说这些人上班时间不去办公室找,却非得往家里跑,有的人一来就坐老长时间,我们两口都得陪着,丽红可能就受不了。”程建华说“行!就照你的意思贴个条。”
“别!那样人家会不会说你当厂长架子大?”辛丽红担心的问。
“不会!”柳卫红说“全厂谁不知道你是病人,即使不知道的看到贴的条也应该想想,这事搁在谁头上谁受得了。”
“志伟,最近干的怎么样?”程建华问。
“他那摊子听说每个月增加15个人,现在大概也一、二百人了,忙的很,每天回来都很晚。”
“他怎么回来,太晚了可没车?”程建华担心的问。
“就咱厂那摩托车,他买了十几辆,凡是骨干每人一辆,他天天开着到处跑。”
就在这时,门外又有人敲门,正好程建华已经吃完饭,开门一看又是来找自己事的,就笑着说“对不起我这屋里有重病号,咱有事去办公室谈吧。”
来人不好意的说“行!行!要不我约个时间再说。”
程建华对柳卫红说“卫红,一会你帮忙写个条贴在门上,我走了。”
屋门咣当一响,听着踢踏的脚步走远,辛丽红和柳卫相视的一笑。辛丽红说“这可是没罪找罪受。”
1000辆摩托车发走以后,雷总一直与押车送货的朱处长保持着密切联系。一个出忽意料的消息让他坐不住了。
“喂!朱处长,这批货是事关咱厂生存的大问题,你可不要掉以轻心。”雷总在电话里对朱处长说。
“这我知道,但对方说经过海关检验,产品不合格,不能按时发货,这艘船的装货期己赶不上了。”朱处长急着说。
“那你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不合格,真正原因是啥?”
“了解过了,对方说有十几个问题,换上去的前大灯照明度还是不够,刹车总成漏油。尾气排放超标……”朱处长一连串说了好些问题。
“当初,合同里可没有规定这么细,标准都是和他们商量,认可过的,不能他们说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雷总说。
“是呀,这些道理我都和他们交涉过,可对方说这也不是他们的事,问题出在海关方面。”朱处长说“现在我和他们去海关的路上,具体情况等谈过后再向你汇报。”
……
雷总脸色煞白,象是霜打了一样去向尤海涛汇报。
尤海涛听了汇报以后问“浙江方面客商最后意见是啥?”
“出口已经不可能了,海关方面通不过。他们提出两个方案:一是退货,不过误了装船的损失由我们负担;二是变出口转内销,在当地由他们组织销售。”雷总回答。
“我看这样吧!”尤海涛脸色严峻的说“召开班子会讨论一下,看看大家的意见。”
说完他拿起电话“喂?;夏主任,通知一下厂领导到我这开会……现在,要快!”
第四节 骗子是怎样练出来的
五位厂领导接到通知,都迅速的来到尤海涛的办公室,等大家坐下以后,尤海涛说“有个紧急的事商量一下,雷总你说吧!”
于是,雷总把发往浙江的摩托车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了雷总的介绍,大家立刻傻眼了。
“咱的车都是附合国家标准的,都取得了国家级的检测报告,小问题不能说没有,但那能有这么多的问题。”孟总犹豫的说。
“质量标准,当时合同上是怎么规定的?”程建华问。
“没有具体标准,但讲明是按国家标准验收。”雷总回答。
“既然是按照国家标准,那海关应该执行同一个标准,不应该与我们的标准差距这么大。”程建华说。
“到底问题出在那儿,现在还说不清楚。”尤海涛说“现在是对方提出的两个解决的办法,我们选择那个,看样子,损失是肯定了。”
“我还有个事不明白,”程建华说“按照一般做法,产品验收应该在发货地验收,不合格我们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这批合同怎么把验收放到海关去了?”
“这个问题我们提出过,对方说出口产品都是在海关验收,对于出口产品我们也没遇过,所以就同意了对方的意见。”雷总解释说。
“我看,问题就出在我们对出口产品的规定不了解,现在人家说啥我们都得认。”程建华说“我的意见,损失就损失点吧,就当我们交了学费,把产品运回来,防止出现更大的损失。”
“那……这不是我们这一段白忙了。”雷总哭丧着脸说“这可怎么向职工交代呀!”
“你俩的意见?”尤海涛问一直没有吭声的林峰和纪青。
“我还没搞明白”林峰说“当初签合同也没上过班子会,整个过程我也不清楚,我不好发表什么意见。”
“唉!我可是辛辛苦苦的组织职工干了三天,大家都把希望放在这批产品上,到现在加班费我还没批下去,就出这事了,真是没法给职工交代。”纪青说“不是有个变通办法嘛,能解决出口也好、内销也好,只要能拿回钱来就行。”
“锺主席,你的意见?”尤海涛见林峰和纪青已经有了态度,就问锺尉霞。
“我也觉得只要拿回钱就行,要是职工知道产品给退回来了,还不骂咱们。”
“那好!”尤海涛看看还在作记录的夏主任说“根据大家刚才的意见——这样办,雷总你马上买飞机票去浙江,亲自去处理这件事,去了以后看情况,如果能说服海关,那怕咱等一下班船,给客户承诺损失我们可以负责。如果海关通不过,那就在当地销售。如果当地销售有困难,就只有拉回来,我们也只能面对现实了。”
雷总去浙江以后第二天,尤海涛接到他的电话。
“厂长,按照你的意见,我已经和对方谈妥在当地销售,他们已经腾出一个库房,产品正在往库房运。”
“那好吧!你就在那盯着,帮助销售,什么时候销售完再回来。”尤海涛回答。
“厂长,对方提出两个问题。”雷总在电话里说“一是库房占用费的问题;二是按照咱订的价格恐怕一时半会儿销不完,能不能给他们些折让?”
“真他妈的越搞越事多!”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