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创新在衰退?-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酰揪业负跄岩晕獭R蛭笔彼伎坪献魃布О埽龀跎囊贫缒孕幸涤忠桓辈痪捌难印5玃alm的一位董事信任霍金斯,问他是否知道消费者真正想要什么样的产品。霍金斯回到家,当天晚上就设计出了PalmPilot。其他董事觉得,想要从无到有地建立包括操作系统、硬件和软件在内的整条产品线,他简直是疯了。但这一回,霍金斯成功地说服其他人相信了这个想法中蕴涵的潜力。“我们只有300万美元和27名员工,没有别的支持。”他说,“我们本可以苟延残喘地慢慢死掉。可我们说,‘好吧,试试看吧。’”
  随着PalmPilot大获成功,霍金斯终于得到了从事研究所需的经济独立和信誉。2002年,他在门罗帕克地区(MenloPark)成立了“红杉神经系统学会”,自己出资,跟斯坦福和伯克利等了解他愿景的学术机构合作。最近3年,超过120名科学家来到红杉学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索大脑新皮层的奥妙。“没有地方能像这儿一样,你可以把无限的精力都用来解决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霍金斯说。
  霍金斯认为,倘若红杉学会要把理论转化为可用的技术,他应该找更多的人参与自己的研究。他跟别人合作成立了“Numenta”公司,根据学会对大脑运作的全新认识,开发了一套工具。“Numenta可能还要四五年才能盈利。”霍金斯说,“成功的关键是慢慢来,不做力不能及的事,也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1章 变革力(9)
霍金斯本人体现出了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他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愿意冒险,乐于改变,顽强而又耐心,力争他人的信任,又从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创新流程
  成功的创新并没有固定的途径。“在这个世界上,有一半的伟大创新源自伟大的洞见,另一半源自偶然事件,按计划表实现的创新一件也没有。”多年从事技术投资的罗杰·麦克奈米说。但混乱背后藏着固定的流程:确认需求,找出要探究的一连串问题;测试新想法;评估是该继续前进,还是回过头重新想点子,提问题,找需求。
  理解一件事如何运作,为什么它行不通;如何提高收入,减少成本,或提高生产率;如何解决客户的问题;如何让人保持健康,如何拯救性命……这些需求,是创新流程背后的推动力。“如果做得好,确认或识别需求的过程,就构成了创新的DNA。”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和医药学教授保罗·约克(PaulYock)说。做生意的诀窍就在于,抢在潜在客户之前辨识他们的需求。“等客户告诉你他们想要什么,那就太迟了。”欧特克(Autodesk)的执行主席卡罗尔·巴茨(CarolBartz)说。
  靠着设计诸如Quicken、QuickBooks和TurboTax等功能强大的廉价软件,Intuit为个人和小企业缴费纳税、管理账户、处理薪资等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起初,公司以为自己的方向不可能出错。可1994~1999年之间,Intuit推出了8种全新产品,全都失败了。创办人斯科特·库克决心要弄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分析了这几次失败后,他惊讶地发现,不管产品成功也好,滞销也罢,都是同一批员工在参与,使用的是相同的技术、品牌、分发渠道,瞄准的目标客户也一样。区别只在于“成功的产品为客户点明了一项重要又未能解决的问题。”他说,“没人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是因为大家没看见。但突然之间,我们看见了。这就要求我们彻底转变思维方式,从大家信以为真的东西里看出不同来。”
  即便是非商业组织也可以站在“客户”(也就是组织必须满足其需求的人)的角度思考。学术机构的客户是社会大众…利用其研究、聘用其学生的人与组织。政府组织必须随着本国人口状况、经济,或外交事务(关系到国防、教育、医保和商业政策等)的变化,摸清人民不断演进的需求。基金机构可以把受惠人看成自己的客户,理解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支持他们搞研究,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帮他们创办企业,或帮他们过上丰富多彩的独立生活,从而更有效地分配资金。
  每一种需求背后都有一系列值得探讨的问题。做这件事,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要是我们……会怎样?这是怎么运作的?为什么这行不通?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10年后的问题会是什么样?如何设计合适的问题,可不是件容易事儿。问客户“你想要这件产品具备哪些功能?”显然不如问“你想解决什么问题?”因为前者所得的答案,范围要小得多。进一步理解客户对产品用途的具体要求和限制条件,创新者还可以预测到客户没能阐明的需求,从而带来更有意义的创新。此外还可以利用问题为研发项目增添有益的限制条件。有时候,关注具体问题比较重要,也有的时候,你更想鼓励大范围的探索。

第1章 变革力(10)
我们在伊拉克泥足深陷,从反面指出了正确框定问题的重要性。美军参战使用的武器装备和技术,的确可以维持最低限度的人员伤亡。可这样的答案根本就找错了问题。军队准备了不使用地面部队作战的计划,可占领一个国家,你总得把皮靴踏上别国的土地呀。我们从没有为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技术、经济或感情上做过准备。
  人人往往把头脑风暴…处理已知需求的新方法…看成创新的“神奇”环节。它需要恰当地结合研究、创造力和足够的思考时间。一旦确认出了大有希望的想法,就应该及时通过市场调查、科学实验或原型机进行测试,此时方法论和纪律性就是关键了。
  回想一下我们高中上科学课学习如何设计实验的情形吧。有一回,为了完成高中物理作业,我和儿子用玩具弓箭在走廊上射了一个下午。之后,我们又用了几个小时计算弓弦的推进力,但没有得出确定的结果。虽然很好玩,可儿子实验报告写得最多的部分,却是在解决误差幅度…因为我们没有工具准确测量箭的射出轨道,以及弓弦的力量。教训:实验设计很关键。决定怎样测试,从哪里获得反馈,数据的批评性分析,全都是实验成功的要件。
  互联网改变了公司与客户的关系,打开了从前时代无法想象的沟通渠道,它直接,不经过滤,使得公司可以方便快捷地从客户库中汲取反馈和意见。当然,自由畅通的信息流动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你必须从一片嘈杂的噪声中把相关信息过滤出来。只有当你向正确的人提出了正确的问题,焦点小组才能发挥作用;而正如亨利·福特所说,倘若他问客户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回答说,要跑得更快的马。若然一个观念远远领先于时代,初期市场调查可能会带来误导。你必须做出判断,你是否强烈地相信自己的概念,哪怕没有得到积极的反馈,也要冒险采取下一步。
  一旦完成测试并对数据做了分析,就需要进行诚实的自我评估。提议的方案真的能解决手边的问题吗?预期需求足够重要吗?值得为它继续努力吗?有必要回头做更多的测试、尝试别的想法,或重新框定问题吗?对新产品新功能来说,从冒出最初想法到实现成功,说不定只需要几个星期或几个月。但开发和测试新药,或者研发足以颠覆固有典范的新产品,可能要持续数年或数十年时间。
  里德·哈斯汀斯(ReedHastings)…Netflix公司CEO爱租录像带,又老是忘记按时归还,不得不缴高昂的滞纳金。他对这一套厌倦极了,乃于1998年愤而成立“Netflix”公司。公司最开始只有一种租赁模式:用户租一张DVD,付4美元租金可以看一星期,外加两美元的运送和手续费。“光是这样还不够抢眼,”哈斯汀斯在回忆时承认,“它还算行,可我们需要一个足够抢眼的大突破。”他更深入地审视了业务,得出结论:按月付费的模式…并辅之以“动态排序”,让顾客随时有DVD可看,随时有更多可期待…应该行得通。于是,Netflix于1999年9月重整旗鼓,这一回大放异彩。
  为了让一个项目走入正确的方向,头脑风暴、测试、分析、调整…这样的循环你恐怕要来上好几回。很多时候,创新蕴涵的流程就像是骑独轮自行车。为保持平衡,继续向前,你必须前前后后地踩踏板。

第1章 变革力(11)
垂直创新
  创新流程既可能带来改变生活的重大突破,也可以带来对现有观念或产品的渐进式修正。第三种形式的重大创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