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俞敏洪传奇-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了非人的考试机器,不停地灌输,不停地训练,不停地做题,虽然这样的培训在理论上可以达到提高成绩的效果,但很多血肉之躯却未必受得了这样一种精神折磨。
  新东方就是看准了这一点,老师们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传授给学生们精神上的养分,不论新东方的励志故事说得怎么样,必须承认,在长期强度的学习下,听一个故事,即使不能让你充满豪情壮志,立刻到操场跑上20圈,至少也能让你长期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一下,享受一下片刻的休憩,之后再充满斗志地学习。
  有些人觉得,不就是讲讲故事嘛,这还不容易!当然,如果只是在课堂上穿插故事,那确实不难做到,但为什么那么多培训机构学到了新东方的讲授内容,却没有学到新东方“励志”的绝招呢?新东方貌似简简单单一招励志故事,却包含了很多“暗箱操作”,将心理学原理和心理现象完美地运用到课堂中,故而取得了神话般的成果。
  首先,新东方给学生指明了方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随波逐流,并不明确地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想怎么做,做到了又如何。我们就在这种目标缺失的状态下懵懵懂懂地过日子,大把大把地浪费时间,甚至走错了路,回头重新开始。当我们对自身的规划不明确的时候,我们也就很难获得动力,更没有毅力去坚持做什么事情。
  新东方给每个学生都指明了一条路:学好英语,然后出国深造,人生就此辉煌。且不论这样的道路合理与否,首先给学生确定了一个看起来不算太坏的目标。即使最终不能出国,学好英语也不是一件坏事。虽然现在高校逐渐将英语能力和毕业证书的关联稀释,但英语和计算机始终是当今社会上个人常规发展的必备技能,至少二者必择其一,人生才有希望“辉煌”。因此,新东方这条路即使不合理,也不会糟糕到哪里去。

第二节 幽默+励志:教学模式(4)
一个人在明确目标之后,爆发的力量是无穷的,被激发的潜能也是无尽的。因为他可以把他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这个目标上,一心一意为之奋斗,不需要为其他繁杂的目的考虑,也不受其他似是而非的目标干扰,在长征道路上全速前进。
  新东方在指明目标上很有技巧,老师们不会告诉学生要成为比尔·盖茨,不会告诉学生要统一祖国,他们不会告诉学生看起来伟大实际上却很遥远的目标。目标太遥远,奋斗起来就更艰难,也更容易失去动力。
  新东方给学生设定的是看得见、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短期目标,用意也是如此。就好像在一段长跑运动中,我们也经常有这样的经验:我们不是看着终点在跑步,因为终点太遥远,我们会失去奔跑的力量;我们总是以前方几百米处一棵树、一块石头为目标,努力奔向它,达到了这个小目标之后再设定下一棵树、下一块石头……这样,大目标被分解为无数的小目标,也就更容易达到,更快达到,而新东方还加入一点作料,让学生更轻松、更快乐地达到。
  新东方只为学生设定短期目标也是具有长远目光的表现。每一个人的大目标都不同,如果给所有人都设定同一个大目标,那么学生也就失去了自主权利和自我意识,变成一群没有主动性的跑步机器,只会机械地朝同一个终点奔跑,毫无个性可言。
  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能力都不同,因此大目标也就必然有万千的差异,有些学生希望成为一个领域的顶尖人物,有些学生可能只需要在这个领域达到中等偏上的层次就足够了;有些学生希望在一个领域奋斗终生,有些学生可能希望尝试各种不同的领域,使生活多姿多彩……因此,俞敏洪说:
  “新东方并没有给学生吃摇头丸,也并没有给学生吃迷幻药,我是从来不鼓励,新东方也从来不鼓励让学生去,给他们编造一个梦想,让他们为了这个梦想去献身,最后发现这个梦想其实什么都没有,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其次,新东方宣传“奇迹”。新东方大量宣传一些虽是亲身经历但却带有奇迹色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有“奇迹”的色彩,但因为发生在眼前可见的人身上,并且这些人都宣称自己是和学生一样的普通人。
  如此一来,“奇迹”和“平凡”在无形中被拉近了距离,最后合为一体,成为“新东方精神”。它告诉你,只要确定了目标并且朝目标不懈努力,就完全可以实现目标。于是随着这种相信奇迹并且相信自己也能创造奇迹的心理优势的树立,自我期望值随之提高,由此激发个人潜能,达到预期甚至是预期之外的效果。
  新东方的“奇迹”宣传的关键词是“煽情”、“鼓动”。新东方的励志故事充满着鼓舞性的语言,并且含有大量的爱国主义、民族复兴乃至个人幸福的因素,使得这种情感性的宣传更容易走入学生心灵,激发他们的斗志和激情,在一段时间内加足马力向目标狂奔而去。
  再者,新东方非常注意选择授课场所。多选择礼堂等千人容量的大教室,一方面是为了成本考虑,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的受众更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条件下彼此感染,共同被启发出一种“奇迹”的气氛来,在非理性的判断下对自己充满自信,无条件接受这种“奇迹”体验,产生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勇往直前,“不破楼兰终不还”。
  因此,在这种“精心设计”的课堂上,学生获得的力量甚至超过了知识的数量,潜能所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他们更有效率也更有动力地奔跑在慢慢的备考长征路上,带着微笑,带着自信,带着希望。
  如今,“新东方精神”已经成为新东方一块响亮的招牌,正是这种企业文化的精神,使无数学子在自己人生道路上迈出了辉煌的一步,也使新东方大厦屹立在中关村如林的玻璃森林中,将阳光映照到更远的土地,映照到离梦想更近的地方。
  

第三节 知识+魅力:教师队伍(1)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的才学不一定要多么高不可攀,足够教导学生就行。但老师不是双脚书橱,填鸭式的教学只能“毁人不倦”。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催其奋进,才是真正的师道。
  遇上一位良师,是每个人一生最为宝贵的财富。
  功名不过换来谄媚,精神却令人景仰。金钱仅仅提供物质享受,虽身体愉悦却短暂;良师能予人精神启迪,虽需勤学苦练却提升自身。物质的充实只让人获得一时的感官之乐,良师所带来的精神丰盛却让人一生都生活在希望与幸福中。
  浪沙淘尽始见金:教师选拔
  新东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新东方从学生到老师,从管理到教学,在一切细节上都做到了“妥帖”:学生被打造成充满激情,为目标奋斗不止的“平民奋斗”群体,老师被打造成拥有固定的“幽默”和“励志”风格的授课群体,学校领导在节日和开结课时例行“现身”,乃至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资源结合得完美无瑕,学生对于成功的渴求和教师输入到学生思想里的精神力量契合得天衣无缝。
  个体总是充满个性的,但新东方的教师就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一样,拥有同样的品牌特色,例如幽默、励志。这就要“归功”于俞敏洪的教育理念和选拔制度了。
  俞敏洪亲历数次高考落榜和出国拒签,新东方的高层“精英”们没有谁比他更了解学生的辛苦和期望;没有谁比他更知道学生在单词书里埋头苦背得昏天暗地的时候,他们最需要什么;没有谁比他更清楚那种前途未定的忐忑,不知道自己明天在何方的迷茫和绝望……所以,他要给学生最迫切需要的东西,让学生在劳累之余可以轻松一笑,让学生在迷茫之际获得指引,让学生在难以坚持时得到勇气和力量。
  正如俞敏洪所说:“新东方没有什么神奇之处,我们只是要求老师更加理解学生,知道学生想听什么,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其实所有的能量都在学生身上,只有学生自己想学,才能够真正学好,所以我们强调老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国的传统教学讲究一板一眼,新东方喜欢活蹦乱跳;中国的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新东方以学生为中心。”新东方选拔教师可以说是“不拘一格降人才”,重视的不是教师的学历,而是教师的能力。教师能力有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