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俞敏洪传奇-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说“出国难,难于上青天”,新东方让出国变得不再难。她在出国考试方面制造了一个奇迹,掀开了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新一页。
  老师也能成富翁:中国教师收入新一页
  过去的“臭老九”,在改革开放后,政治、社会地位虽然上升很快,可在经济收入上还是公认的“中低”阶层。每当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到不得已的地步,大多数人是不愿意报考师范院校的。
  但是在俞敏洪管理下的新东方,以给教师开高工资而著名,并因此招来天下教学精英。好老师、好学校,自然引来更多的学员,形成良性循环。俞敏洪这位没学过经济管理的“土鳖”竟然无师自通地成功了。
  新东方1993年建校的时候,学校面积只有93平方米,拥有员工三四名、学生二三十名,资产几乎为零。到2000年,短短六七年的时间,新东方成了全国最大的出国考试培训基地和口语及基础英语培训基地,教学大楼的占地面积就有2800平方米,教职工人数增长到几百人,资产迅速扩张。据有关报载,2000年新东方教学收入达到9000多万元,2004年新东方总收入4个亿,2005年总收入增长1个亿,到2006年又增长到7个多亿。
  在新东方不断壮大的同时,俞敏洪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他究竟有多少财富我们暂且不说。他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无疑越来越高,各种名誉称号接踵而至,曾入选《亚洲周刊》“21世纪影响中国社会的10位人物”、《中国青年》“21世纪影响中国社会的100位人物”、《三联生活周刊》“21世纪影响中国社会的25位人物”,这都是俞敏洪和新东方的无形资产。
  不过,在新东方岂止是俞敏洪富了、出名了,在俞敏洪的带动之下,新东方的“海龟”、“土鳖”、“牛人”、“怪人”们在新东方的超级品牌下不仅成为了“明星老师”,也个个成了百万千万富豪,得了个名利双收。就连新东方学校大门口卖茶叶蛋的小贩一个暑假都能成为万元户。
  俞敏洪希望中国的所有老师都能够富起来,他说:“老师应该是全中国最富有的人。”因为只有老师富有了,他们才能安心教书,传授知识、传授智慧,学生才能够更多受益;只有老师富有了,他们才能鼓励更多的人进入教育行业,才能让更有智慧的人投奔到教育中来。这样,中国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好起来,中国未来永久性的综合竞争实力才会强大起来。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教师历来是两袖清风。俞敏洪改变了历史,他成了中国最富有的教师,他让新东方所有的老师都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内拥有上百万元的收入。
  

第一节 应用+技巧:教育观念(1)
十年寒窗,一朝应考,多少学子的梦想就在这一刻成败分明。曾经挑灯夜读书万卷,如今一朝试身手。可是读书破万卷,当真下笔如有神吗?读尽诗书,便能够考场无忧吗?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有多少大活人却为了考取功名而穷尽年华死读书?
  骄人的分数,未必皓首穷经才能换得;细心摸索其中的关键窍门,或许便是捷径。
  实用:还英语一个名分
  古人云:“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饱读诗书并非为了炫耀才学,而应学以致用,格物致知,将才学用于所当用之处,才不枉费十年寒窗苦读之功。
  如今十年寒窗,学得一身理论知识,却毫无用途,这一现实不禁让教育陷入了困境。韩寒说“数学只要学到初二就够了”,那是因为许多纯粹的数学理论对于大部分数学领域之外的平常人是毫无作用的。
  优势解密:新东方为什么这样红第六章从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奋斗历程俞敏洪传奇如果说,数学因为太过理论而失去了实用性,那么英语呢?
  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种用以交际的工具,工具似乎就应当与实用相联系。然而,很不幸的是,今天的很多大学生即使从中学时代早已开始学习英语,在大学里也通过了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但是路上遇见一个外国人问路,依然要支支吾吾答上半天。
  关于问路的对答句式,在初中英语课本里早有出现,或许在课堂之上还有过多次训练。但当我们需要为别人指路时,开口之时,下意识开始检查:我的语法有没有错误?时态和介词是不是这么用的?一共有几种表达方法?
  这便是应试教育留下的不可磨灭的阴影,语言成为了规范,而不是工具。试想用中文交流之时,谁会在意语序颠倒?谁会在意用词不当?相反,每个人力图使用不循常规的语法,以显示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作家便是其中一类重要的实践者。
  针对此现象,新东方学校的语言专家们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得出结论:之所以有如此区别,是因为中文总是和实用相联系,怎么方便怎么用;而英文则和考试相联系,甚至任何一个细微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发音错误都成为分数高低的关键。于是,英语与其说是交际工具,不如说是考试工具。
  英语教育,因为与考试密切相关,所以从学校教育里可以获得的英语知识多是可以直接体现在试卷考核方式中的,至于实际运用方面的英语能力则被忽略甚至省略了,这不能不说是英语教育的悲哀。
  语言交际,最重要的是听和说,对于英语来说,是口语和听力。遗憾的是,听力勉强可以在考卷中略微占有一席之位,口语则直接被打入冷宫。如果一门语言失去了起码的表达作用,那么这门语言的存在价值和实用价值也就非常可疑了。
  学校教育对于实用性的忽略,正是外语培训得以崛起的契机。新东方的外语培训瞄准了应试的市场,却也不忽略口语与听力的训练。一个彻底掌握一门语言的人,不应只是卷面上的满分,而更应在交际中谈吐自如,对答如流。
  王强的“美语思维法”,李莘的“I ENGLISH·爱英语”学习品牌,刘华阳的电影“4+1”听力口语学习法,弥补了英语教育中的最大缺口,英语这门语言不再是书写的语言,而是可以用于交际的语言,回复语言的真正身份。
  或许正是如此,新东方才能在众多知名大学的包围下崛起,才能在无数外语学院专家的质疑中挺立,因为能运用于生活之中的知识,才是学习的最终方向,才无愧于寒窗苦读的辛劳与付出。
  技巧:茫茫题海寻佳径
  当出国浪潮席卷整个中国,众多外语培训机构应运而生时,惟有新东方,以不容置疑的数字书写了神话:以俞敏洪为首的一批“英语专家”聚在一起,专门破解美国考试的密码,这使得他们平均每年就有8个学员考出TOEFL满分,35个学员考出GRE全球最高分,业界称之为“新东方神话”。
  新东方的外语培训在众多培训机构中脱颖而出,与其说是英语水平高,不如说是应对英语题目的技巧高。新东方降临人世,从头到脚都是为考试而生的,手执“实用”和“技巧”两样武器,笑傲外语培训市场十数年。

第一节 应用+技巧:教育观念(2)
相信很多年之后,俞敏洪依然记得他高考进入北大校门的功臣——曹忠良老师。曹老师的上课方式深深影响了他,尤其是对应试技巧的研究。当然,今天的考试已经不能用简单的顺口溜法来加以概括,但这种化腐朽为神奇、化繁难为简单的思路依然在今天的新东方课堂上大放光芒。
  新东方的价值在很大层面依赖于教材。学员进入新东方,第一印象就是一本被称为“红宝书”的GRE词汇选:
  词缀词根记忆法、分割联想记忆法、寻根探源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和单词举例记忆法等灵活有趣的背词方式;
  全新的快速反复记忆模式;
  从多套GRE题中根据分布规律挑选出来的单词;
  便于浏览的编排方法……
  这样一本教材,据说可以让学生在短短两三个月内记熟5000多个生僻词汇。实际上,这本教材无论是记忆方式还是编排方式,种种设计无不让考生感觉体贴入微,加上这本书作者俞敏洪身后的传奇故事,“红宝书”本身就具有了一种若隐若现的暗示,似乎只要读透了这本书,就能够成为和俞敏洪一样优秀的人。
  此外,还有GRE全真题集,它被新东方的教师们逐步分解和演绎,总结出了形形色色的经典考试技巧,并且以流水线方式高密度灌输:
  14道填空题——填空教师在理论上总结为移位互补13+1方法论,在实践上归纳出并列关系同义词法、对立关系反义词法、感情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