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著名的〃八万五建屋计划〃,简称〃八万五〃。香港特区政府希望用行政力量,以解决民众住房难问题,消除民众的怨气。政策实施初期,一切看起来都是非常美好的,港人美滋滋地盼望几年后都能买上或者租上便宜的房子;特首、特区政府的官员们,也美滋滋地盼望能为民谋幸福。
第19节,香港房价暴跌70%
二、香港房价暴跌70%
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计划实施过程中,由于突然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导致香港平均房价在1997年10月19日攀上最高峰后(6170港元每平方英尺),在一年间突然跳水式下滑50%。这一巨变还没有等特区政府、民众反应过来,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结束,香港房价又突然像坐了过山车,在1999年这一年之间反弹了20%。
正当大家以为房地产开始复苏,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噩梦其实才刚刚开始。〃八万五〃时期所兴建的房子开始陆续落成,其中2000年度一年内有85710个住宅单位建成;2001年则有10万个住宅单位建成,远超85000的目标。由于供应量大大超过需求量,加上2003年香港爆发〃非典〃,导致房价再次出现跳水式下跌,在2003年8月24日跌到不仅是〃谷底〃,简直就是大海的底部——香港平均房价由最高峰的6170港元每平方英尺大跌70%至仅1854港元每平方英尺。2米2花2书2库2 ;www。7mihua。com
看到楼价跌这么多,这让原本好心帮民众解决住房问题的特首董建华心里那个难受啊,即使笔者不说,大家也明白。因此,董建华决定取消行政主导房市的政策,并在一个公开场合接受记者采访时故意表示,〃从九八年就再没有说过八万五这个字眼,那你说还存不存在?〃
虽然特区政府匆匆以〃不提及等同不存在〃的说法,停止了〃八万五〃政策。但这种过度动用行政手段干预房地产市场,显然已经对房地产市场、对经济造成非常大的破坏。
香港大部分民众买楼,都是通过向银行申请按揭购买,而且普遍是向银行借取相当于房价的70%甚至95%按揭来购买物业。此时房价大幅下跌70%,使房地产高峰期买房的市民拥有的资产价值跌到低于负债,成了负资产。这不仅让民众花了数十年才累积得来的财富转眼间化为乌有,而且楼市、股市大跌牵连香港百业衰退,许多已成了〃负资产〃的港人,由于在这期间失业,或者被大幅降低工资,导致无法供款,房子被银行强行收回拍卖,业主不但要变成〃无壳蜗牛〃,而且失去房子后仍然要还欠银行的债。不少人因一时想不开而自杀,导致了无数的惨剧发生。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资料显示,香港负资产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为2003年6月。当时共有超过10万宗负资产按揭,占所有按揭的22%,涉及金额1650亿港元,按揭金额与抵押的比例为128%。而这些贷款的无抵押部分,则约值360亿港元,意味香港银行单在按揭市场便需承担高达360亿港元的不良贷款风险,也影响了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
至此,可能不少读者会出现疑问,香港特区政府不就是自己多建了一些房子,为何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呢?现在事后检讨,香港民众、特区政府都有不少值得汲取教训之处。
作为香港民众,在房价高升时,埋怨买房难;在房价下跌时,又埋怨导致财富缩水。无论是房价上升还是下跌,民众都把不满情绪直接指向政府,向政府施压,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政府出手干预房地产市场,就可以解决他们的不满。
作为特区政府本身,虽然一心为民,但又太过于相信自身的行政力量,认为可以通过控制公营房屋的供应,来调控房价的升跌:在房价跌的时候,削减公营房屋供应,让民众的住屋需求流向房地产市场;而在房价升的时候,就增加公营房屋,以分流房地产市场的住屋需求,从而令房价下跌。
特区政府这个策略理论上可行,不过由于市场变化很快,政府的行政反应则总是慢半拍,因此过多运用政府的行政力量来干预房地产市场,即使短期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而言往往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脚步,就容易好心办坏事。政府在针对房价升时制定的政策,会变成房价跌时的〃毒药〃;而针对房价跌时制定的政策,又会变成房价涨时的〃兴奋剂〃。
因此,香港特区过度行政干预房地产市场的教训,就像病人动手术前要打麻药那样,没有麻药是不行的,但是,如果打了过多的麻药,那就不是麻醉了,而是吸毒,这样将带来更多的后遗症。
第20节,调控调控又调控的十年
未来房地产政策会〃搞促保〃
新一届政府未来5年的房地产政策思路,就是该搞的搞(继续搞房地产调控),该促的促(促推房地产健康发展、走向更市场化),该保的保(多建保障房、廉租房),用三个字概括就是〃搞促保〃。虽然谐音听起来像〃搞粗暴〃,但实际上政策〃温柔〃得很,绝对不〃粗〃也不〃暴〃。
一、调控调控又调控的十年
要解析新一届政府未来的房地产政策思路,应先回顾过去近二十年的房地产政策。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单位有分房、工人有宿舍、农民自己在农村建房,住房的问题大多都给解决了。在住房可以靠政府的模式下,中国的房价并没有多大波动。
中央开始实施房改政策以后,无论是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还是国有工厂工作,都没有分房和提供宿舍的福利了;与此同时,有钱的民众可以自己买房,面积买大买小,地段买好买坏,楼层买高买低,主要靠自己的财力决定。о米о花о书о库о ;www。7mihua。com
这一规定促使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真正形成,并开始迅速增长。在民众买房需求的急速增强下,房地产开发商非常高兴,通过向商业银行大举借债,购买大块大块土地发展房地产;银行对此非常兴奋,贷款利息收入可以大量大量增加;地方政府也非常开心,通过卖地有大笔大笔的财政收入。但很快,民众开始非常不爽了,因为炒房现象出现了,房价大步大步往上攀升,他们快要买不起房了。
接着,在当年的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121号文件),对贷款行为做出限制,以防止房地产市场过热。这个时候,民众看到中央帮他们〃出气〃,开始爽了;但被断了财路的房地产开发商、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却不干了,对这个〃121号文件〃有很大的不满。
在开发商、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的联合〃哭诉〃之下,国务院出手安抚了。国务院在8月12日迅速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18号文件),当中提及〃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切实增加限价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供应〃、〃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不应求、房价涨幅过大的城市,可以按规定适当调剂增加土地供应量。〃
〃18号文件〃一句〃要切实增加限价商品住房供应〃、〃可以按规定适当调剂增加土地供应量〃的规定,无疑将商品房〃黄袍加身〃。于是,地方政府竞相卖地,开发商竞相买地建房,带动了整个房产业市场持续火爆,房价一升再升。
接着,政府又再出台行政政策应对。这次出来的是国土资源部、监察部,两个部门在2004年3月联合发文,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发展商的拿地门槛,希望从土地供给抑制房地产过热。
但是,随着民众对房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国务院再度出手,在2005年3月出台〃国八条〃,强调要将稳定房价提高到政治高度,建立政府负责制。由于这个行政措施〃药力很重〃,所以房价一度受到控制。但是,从2007年开始,由于国内企业产能过剩,不少制造业企业在商言商以及为求生存,转向投资毛利率高达50%的房地产。在他们疯狂抢地、买地之下,房价再度暴涨。
中央看到情况不对,随即又出台政策干预市场。2007年9月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