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资,并且已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外地企业进入重庆。
王明和判断,如果广厦和重庆的国有建筑企业能够“共结连理”,实现优势互补,必将产生一个兴旺发达的“新家庭”。这门美满的“婚事”不仅会让广厦实现扩张和进入重庆建筑市场的目的,也会给重庆的建筑企业带来一个转换机制、走出困境的转机。
西进重庆:“娶了共和国的长女”(2)
12月中旬,王明和等人告别山城,回到杭州。考察组把“相亲”情况向楼忠福作了详细的汇报。楼忠福当即就下令成立企业购并领导小组,并亲任组长,王明和任副组长,重庆方面的购并工作仍由王明和负责。
几天之后,广厦向效益较好的重庆住宅建筑工程总公司和经营状况比较好的重庆一建、重庆四建抛出“谈婚论嫁”的绣球。上述三家企业收到传真函后,均在四天内作出答复,表明愿意合作的意向。
这些基础性工作都完成之后,该是双方“家长”见面、“定亲”的时候了。12月底,楼忠福亲自带队飞赴重庆,先后与住宅总公司、重庆一建、重庆四建领导班子洽谈,并与住宅总公司签订了整体合作意向书。
1998年3月初,正当王明和准备带领考察组赴重庆进行更深入的考察和谈判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住宅总公司“芳心自乱”,前度的“嫁娶期许”也暂时告吹。住宅总公司发生“情变”的原因有三:职工分离难度很大;重庆市有关部门的意见不统一,很多人不赞同将最好的建筑企业拿出去合资;职工有意见,不放心公司让广厦来控股。
广东顺德和山东诸城在国企改制中的“靓女先嫁”思想,虽然此时正成为中国主流媒体大肆宣扬的主调,但这股改革的风气似乎还没有吹进群山环抱的雾都重庆。
不过楼忠福见了“靓女”可是不会轻易放手的。这点小小的变故对他来说算得了什么?当年一穷二白、绳门纸牖的时候,为娶妻子王益芳,在那么艰难和遭遇那么强烈反对的情况下,不也是“虽千万人吾往矣”吗?
楼忠福对王明和说,既然是对广厦不放心,那与其费口舌解释不如请“亲家们”来浙江亲眼看看好了。于是,广厦发函邀请重庆住宅总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来浙江走走看看,好好考察考察广厦。
百闻不如一见,一番考察后,住宅总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很受震动,也开始回心转意。他们表示要尽量争取重庆市政府和住宅总公司职工的支持,促成合作。
随后王明和带队再赴重庆,就合作所涉及的人员去留、资产评估等问题,与重庆有关部门协商,取得理解和支持。广厦与住宅总公司又签署了补充协议,并共同拟定了合作方案,提交住宅总公司职工代表大会投票表决。
然而,住宅总公司的职工代表大会在投票表决的时候,否决了合作方案,住宅总公司的领导班子见此情况,也不愿意强扭了。一个差不多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怎么办?准备离开重庆的王明和向楼忠福请示,楼忠福斩钉截铁地说:“不要紧,一家不成再谈另一家。不管有多大的困难,进军重庆的目标一定要落实。你们尽快与重庆一建领导就合作事宜继续商洽,不把重庆的“靓女”带回来,就别回来见我!”
根据楼忠福的授意,王明和带领广厦考察组再次去登门拜会重庆“亲家”——建管局局长张新祥。王明和把具体情况向他汇报,同时也表达了希望与重庆一建合作的愿望。当张新祥听到广厦与住宅总公司的“婚约”告吹的消息后,感到惊讶和惋惜。
张新祥虽然以前没有接触过广厦,但对广厦在全国建筑行业的实力和名声还是早有耳闻。而广厦在1997年、1998年的时候,也确实已经是货真价实的“国企”了。
成为全国第一家上市的建筑企业本来就已经赢得了很大的资本实力和品牌效应了,1997年12月广厦集团又锦上添花,获得第一个鲁班奖,并被建设部批准为首批49家国家级企业集团试点单位之一。1998年7月,广厦集团的正式名称,由“浙江广厦建筑集团”更为“中国广厦建设集团”,10月,又获得建设部“一级工程总承包”的资质。
广厦以这样的实力和形象前来“求亲”,重庆市政府本来很高兴,对重庆国有建筑企业来说也是件好事情。张新祥说,如果广厦就这么空手走了,倒是重庆的国有建筑企业失去一个改革的机会。广厦既然不走,而要继续寻求与重庆一建的合作,他表示要尽力支持。
不过重庆一建的总经理张扬却很干脆地表示,除了整体合作之外,什么都可以谈,原因大致有三方面:公司干部对合作有顾虑,担心广厦进来后,原来的位置和待遇没有了;公司离退休职工和下岗人员的包袱不好处理。如果只是局部合作,重庆一建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抽出一块优质资产与广厦合作,对公司震动不大,也不影响干部的待遇。
但是广厦方面认为,建筑企业不同于工业企业。工业项目完全可以实行部分合作,而建筑业实行部分合作,不能解决施工的资质问题。施工资质对于承揽建设项目是至关重要的。
楼忠福让王明和从政府和建筑管理局方面继续做工作,因为这些问题,特别是人员包袱问题,必须有政府和上级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才能解决。
他还给王明和发出三点指示:坚持整体合作,坚持剥离不良资产,坚持分离退离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经过争取,最后重庆一建的领导班子转变了态度,同意与广厦实行整体合作。双方随即决定成立合资改制工作组。
王明和将进展情况向楼忠福汇报,并将重庆一建与广厦合资改制总体方案传真给总部审核。楼忠福和广厦总部同意按这个方案推进工作,并全权委托王明和等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做好最后阶段的工作,并特别嘱托要作好职工思想工作。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西进重庆:“娶了共和国的长女”(3)
为了避免合作方案在职工代表大会这一关被否决,王明和建议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在表决前跟职工充分沟通。合资改制工作组经过商量后决定,方案提交职代会表决前,先做好宣传和沟通工作,并举行方案答辩大会,给职工一个释疑解惑的机会。
1998年3月30日,重庆一建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一共有160人出席,一建的领导班子成员、合资改制工作组成员、应该到会的职工代表全部到会,重庆市建管局和体改委的领导也参加了会议。
上午的议程,主要是宣读和解释方案的内容。首先由重庆一建总经理张扬宣读方案,并说明方案实施的意义。王明和代表广厦介绍了广厦的基本情况、广厦与重庆一建的合作方式,并对合资公司的发展前景作了分析与展望。重庆建管局领导也作了讲话,表示全力支持合资公司的创建与发展。
下午一点到四点,大会举行分组讨论。职工代表在讨论中提出了许多实质性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怎样保证职工的利益,二是下岗人员如何处理。
下午五点,答辩时间开始。对于上面的第一个问题,王明和回答说,广厦的优势是机制和资金,一建的优势是市场和人才。两者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合作,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新企业必将会创造更好的效益。
合资后,第一位受益者是一建职工,职工工资、奖金必将会大幅度提高;第二位受益者是政府,企业照章纳税,产值上去了,上交的税收也将会相应增加。第三位受益者才是股东,而股东中,职工拥有21%的股份;建管局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拥有28%的股份;广厦占51%的股份。
对于第二个问题,王明和说:“下岗人员问题,合资之前就存在,并不是合资造成的。合资后,随着承揽工程业务的增加,对各有关工种劳动力需求量也会增加,新企业完全可以优先录用原企业下岗人员。”
答辩一直延续到下午七点半,职工代表们对合资改制工作组的回答很满意。大会最后举行投票表决,改制方案以90%的赞成票获得通过。
然而,方案的实施又遇到了棘手的问题。重庆一建的不良资产和非生产性资产数目不小,而被分离出来的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和臃员更是高达3800人。
要稳妥地处理不良资产和人员的分离问题,需要6000万元。这个费用怎么安排,而庞大的分离人员队伍又怎么安置呢?重庆市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