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领先之道-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企业五百强第一和中国饲料工业百强第一。同年,希望集团开始划片区管理,先后组建了大陆希望、东方希望、华西希望和新希望几大集团公司。  2001年《福布斯》大陆100位富豪之首的企业家刘永行,人们对他并不熟悉。刘氏四兄弟的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一直以来出头露面的是集团的发言人刘永好。自从1995年集团分成刘永好的新希望在四川、刘永行的东方集团进驻上海浦东后,知道刘永行的才渐渐地多了起来。希望集团是靠实业成为新富豪的首富。  我们在研究材料里看到了他的一个专访录像,在和主持人的交谈中,我们看到泪光在他眼中闪过,这是说到他1980年下海前的那个大年夜。要过年了,兜里只有2块多钱。本来想过个素年,可儿子说要吃肉,他借钱买了只鹅。看儿子和鹅玩得高兴,想趁他不注意时再杀,没想到鹅又跑丢了,儿子哭得很伤心。20多年前的事,他记得很清楚。也许是贫穷刺痛了他,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这让我们感到有必要回顾一下希望集团的成长之路——其曲折坎坷,正是中国民营经济在夹缝中产生和成长的艰难之路。在中国,民营企业的地位一直在变,从最初的拾遗补缺到90年代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永行和他的兄弟们凭着超人的胆识、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开创出民营经济领域里的新领域。他们的成功创业告诉了所有中国人,没有背景、没有资金也可以白手起家;创造财富在中国不是神话。  '返回目录'  

第六章 拆开文化的礼物包(5)
“在最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下去”是刘永行给我们触动最多的一句话。作为大陆首富,刘永行这样注解“财富”:“我们创造财富,到底是为自己还是有其他的什么作用?不把这个问题解决的话,就没有了动力。这个时候,我意识到,我们现在创造财富,我们拥有财富,已经跟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相干了,它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财富,我们可以用它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我们的员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成长起来,让他们产生很强的作用感,这时,你感到你的作用感就越来越强,你感到你的工作才有价值。不然的话,你明明知道再创造的东西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还要去做,就会感到没有方向。财富它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于我来说,财富就是一种再创造财富的生产资料。我们可以用它来创造更多的财富,而这个财富可以作用于社会,作用于我们的员工,同时也是展示我们的能力的一种手段。”9 1999年4月,刘永行率希望集团总部从四川迁至上海浦东。在短短3年时间里,在全国范围建立起120个饲料厂,如今已进入全面回收期,被誉为“中华饲料王”。面对新世纪和中国加入WTO的机遇,刘氏兄弟提出将希望集团建成“百年老店、百年名店”,成为世界优秀企业。刘永行的事业从广袤的农村起步,他的产品面向中国最大多数的广大农民,他的理想是让中国最贫穷的农民阶层尽快富裕。这个驰名全国的农业大亨将自己与中国农民的切身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刘氏四兄弟创业与同期创业的多数个体户不同:首先是四兄弟都是大学生,其次他们都有铁饭碗,吃的是“公家饭”。也就是说,在创业起点上,他们不是为了就业,而是为了事业。这无疑是希望企业文化的第一个起源。正因为如此,在他们有了千万财富,甚至上亿财富的时候,他们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发出了“做大事不做大款”的倡议。正因为如此,在希望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的时候,他们保持了对自己的清醒的认识,将事业的发展对准了世纪级的跨国企业,提出了争做“世界饲料大王”的目标。希望集团靠1000元起家,白手创业让刘氏四兄弟体会了做企业的艰难。至今,刘永好仍然认为要创业要敢于吃苦、能吃苦。2002年3月,刘永好在新浪网与网友交流时,应一位学生的要求,对热血青年创业作忠告时,他说,第一,要有激情,没有激情什么也做不成。第二,要敢于做,敢于开创一些事业。第三,要有吃苦的准备,就是要不怕吃苦,在困难的时候要顶得起,站得直。也许是吃过够多的苦,也许正是苦难的磨练才有今天的成就,刘永好将“艰苦创业”四个字誉为新希望事业的传家宝。这也是新希望企业文化的一个起源。  希望集团在创业之初的时候,中国的创业环境,并不像现在目前宽松的中国经济环境,当时创业的人们,没有资金,没有政策,社会也不理解,非常艰难。在80年代以前,计划经济好像一个大的水泥块,把很多富有经济意识的人们都封在下面,能力也发挥不出来。“一个伟人用一个大榔头把这个水泥块打了很多裂缝。既然打开了裂缝,既然有雨水可以滋润它,既然阳光可以透进来,我们就沿着石缝成长。”刘永行如此形容。  “在创业初期,那个时候孵小鸡,我们没有钱,只有1 000块钱。用了几百块钱做固定资产,自己搞了孵化机,我们一次可以孵几万只鸡蛋;这些鸡蛋都是从农民的养殖场里拿来的,我们要还人家的钱。结果我们没有经验,签了第一个合同就被人家骗了。我们可以告他,但告他又有什么用呢?况且现在我们需要解决的是,违约造成的几万只小鸡都卖不出去,当时是农忙。我们差点放弃。我们总觉得这样放弃虽然损失不大,我们只有1 000块钱在里面。但是农民的钱呢?我们不还农民的钱那还得了。我们几经讨论,就带着农民挑上小鸡到附近县去卖。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取得了成功。这样半年下来,我们算了一下,每个人可以分到180元。我们觉得太累太累了,创业太辛苦,我们把这180元分掉了,准备不干了。我花了80元买了一辆旧自行车,然后就休息了2个月。最后我哥说,我们一定要干,不能半途而废。第三次放弃是1990年。那时候我们饲料厂已经开办了,而且盈利很丰厚,我们已经赚了几千万,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大的问题了。这个时候社会上对私营企业的存在是不是合法的反应非常大。我们想既然社会上有这种看法,希望把工厂捐献给国家。县委非常重视,连夜召开常委会讨论。第二天,县委书记说,虽然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议论,但是我们政府对你们是坚决支持的。现在企业在你们手里,比在政府手里更能够对社会有利,对老百姓有利,对政府也更有利。政府不缺这个工厂。你们要坚定地走下去,有什么问题我们支持你们。有政府支持我们就放心了。”刘永行的这翻话让我们联想到了当时中国的另一些从事早期私营企业创造的年广九、牟其中……而他们现在都在这个舞台上消失了。  希望企业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起源,就是共同致富的美好追求。刘永好四兄弟当初到农村创业时得到了新津县委的大力支持,并作出了一年带动十户农民共同致富的承诺。一年下来,他们超额完成了自己的承诺,不仅如此,在希望集团和新希望集团的发展中,“共富”一直是他们的不懈追求。从他们提出的“让农民致富、让市民满意、让政府放心”的经营理念中,从他们打出的“养殖希望富、希望来帮助”的广告语中,都可见一斑。更有说服力的是,1994年,刘永好等十位民营企业家向全国发出了“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的倡议。光彩事业在国内国际上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被联合国有关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扶贫模式之一。新希望集团为光彩事业投资了2亿多元,在贫困地区建设了14家扶贫工厂。白手起家,加上贷款难,刘氏四兄弟艰苦创业,主要通过自有资金实现滚动发展,“有一分钱办一分事”。  '返回目录'   。。

第六章 拆开文化的礼物包(6)
另一方面,为了加速企业的发展,抢占时机实现规模经营,刘氏兄弟希望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兼并来扩大规模。1991年就与四川内江一国营饲料厂达成兼并协议,但由于政策的限制失败了。1993年,刘永好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并在“两会”上提出“国有加民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思路,即有名的“1+1>2”的理论。并在此思路的指引下,七天与五家国有企业签定兼并协议,成就一段“中南七日行”的佳话,从而开始了希望集团的低成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