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事无补的,你跟他说不要贪心,他也不知道怎么样做才不贪心。
因此这位朋友当年的失误,是他无法看准当时的各种形势。现在的他只是用了一个抽象难以具体化的词语去圆他的不足之处而已!正因为此,所以一个人很容易停留于现在,容易重蹈覆辙。
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所以许多人都在寻求幸福的婚姻,但是别忘了,真正能够维系婚姻的恰恰是共同的价值观。”,很多人听到类似的话,就觉得很对,把它作为座右铭。可是笔者告诉各位,这些观念都是经不住深入考究的,不用实践的话,作为自我陶醉没问题,但是一旦实践起来,就会出大问题。
你们可以对“真正”、“共同的价值观”进行太极分解,就知道哪里出问题了。如果我们改成“真正能够维系婚姻的恰恰是爱情。”很多人听到后也觉得这句话好像也很对哦,在结合对比,就会发现“共同的价值观”并不等于“爱情”,但是为什么两句话都像对呢!
如果我们再进行深度结点的探索,我们可以得出维系婚姻的有精神层面和物质上的利益层面,然后物质上的利益和精神可以再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再进行分解,最后得出不同的维系因素(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造成了我们所见的现象,即平衡的结果),而这些因素并无真假之分,只有力量的强弱之别!因此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了: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那么复杂!——为什么有些少女特别会喜欢老头?为什么明明没有感情的却可以一辈子过去呢?为什么和小三偷偷摸摸而男主角又愿意离开正室?
所以,有时候笔者在很烦躁的时候,听到那些泛泛而谈的没有涉及到综合平衡因素的结论,都很想破口大骂:“实在太肤浅了!一点务实精神都没有,生活的反例比比皆是!”
有一次笔者很难得去一家书店,看到一本书,整本书谈来谈去都类似这段话:
“培养你的气质美:读最优秀的作品;听最美好的音乐;学最喜爱的舞蹈;赏最经典的艺术;做最独特的气质美女,享最智慧的幸福人生;内外兼修美丽一生幸福一生。”
笔者顿时摇了摇头,其实《理想国》可能会更值得看一点。想起了某一次讲座,那个教授级的人物在台上侃侃而谈,也是大部分是一些很美好很抽象的话语,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听,为什么呢?因为这是麻醉药,虽然不是根本治病的药物,但是还是有部分人需要它的,所以它就有市场啦。
有一句经典唯美的话:“心中无尘,心自安。烦恼由心生。同一桩事,想得少则无忧,想得多则是自寻烦恼;同一个问题,看到光明的一面则喜,看到灰暗的一面则忧。人生的苦乐,不在于碰到多少事情,而在于心里装着多少事情。简单一些,积极一点,烦恼自然会少了一些。清空心里的阴霾,心净才能心静,心静才能舒心。”
其实如果我们反问一下就会发现一些大问题,“怎么样才算多,怎么样才算少?”——你自己本身就分不清,“当我们面对大困难(如亲人遇难,工作上有小人针对,剑走险锋等),你能告诉自己要简单些吗?”——你简单些也甚至落得被人唾骂为不负责任的下场。所以对于这些话,我们怀有娱乐的心态去看就好了。
这些麻醉药,可以将一个人麻醉一辈子,一直到你离开世界;也可以麻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就有机会能理清思路,继而等待成熟时机的到来,而这个时机或是你的运气带来,或是你自己创造的。
☆读者来信之年轻的美好的时间里为什么不放纵
读者来信:
近来阅读春上春树的1Q84,文中不间断提及单身男女对性爱的态度,也强调了年轻人要珍惜美好光阴的做法。
当然小说与生活也许不尽相同,但终归是生活的投射。文中提及的,找一个安全的干净的人,共享一个晚上的盛宴。干脆利落的关系,没有多余牵扯。说白了其实就是ONS,只是他强调一个度的问题。
生活带给我们的除了欢乐自然会有疼痛,憋屈,压力,等等负面情绪,若是以此为理由,享受一场无爱的性。有多少人能接受呢?
毫无疑问这与我们老祖宗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但如今社会还有多少人在恪守信条?男人本就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若是询问他“你有需求吗?”连我本人都想笑。但是女性呢?有多少单身女性在失落难过或者兴奋开心抑或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产生想与异性身体接触的需求。也许是拥抱,接吻,并非一定是根本的触碰。前两者显然为数不少,现在已经出现很多机构专门提供陌生人的拥抱或接吻,只是这项,一直是隐晦的,含蓄的,并不公开的。
社会的不同情况,究竟是因为畏惧流言的杀伤力,还是依旧希望追求精神与肉体双方面的契合,又或者是拥有坚定的信念,坚持自己的信条呢?
在年轻的美好的时间里,我们极力去忽视去掩盖身体发出的讯息,最终等待的,希冀的是什么?
笔者答
你的问题很好,这里面涉及到人的思想决策问题。
我们对你的问题进行配阴阳:你为什么会有信念?为什么你要追求精神与肉体双方面的契合?而流言又在以上两点中占据什么角色?
这三个问题可以说关键的。
要理解这三个问题,我们必须把他们归一,也就是找到同一个太极,一个深度的结点。
——你的信念是你在生活中所有的趋利(夙愿)综合形成的;追求精神与肉体也是趋利的;流言则是不利的制约。
所以你的问题就回到了一个结点上:就是这人对生活利弊的策略。
有人ONS,是因为ONS之后既能满足肉体欲望,也能综合处理好自己良知思想,社会大环境压力等。
丈夫难出轨有一部分功劳是老婆的制约;在老家里难出轨,是因为TA要承受一旦给人发现,传遍大江南北的不利……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以前国内专家曾一直提倡普及性教育,到最后演变成性开放了。笔者不知道这是不是专家的初衷还是他们不懂,他们只是把性的道德观念对人约束减弱了,而没有去制约引导其方式如何走向!!
因此我们看到在不同社会,不同的环境里,因为制约引导因素不一样,人为了满足肉体的利,所通过的策略渠道的方式也会是不一样的。
因此你若问“在年轻的美好的时间里,我们极力去忽视去掩盖身体发出的讯息,最终等待的,希冀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好比如“在年轻的美好的时间里,我们极力去忍受没有钱的痛苦而不去打劫银行,最终等待的,希冀的,是什么。”
——因为满足这个欲望的最利渠道并不是打劫银行!
☆读者来信之已有不完美男友,想找更好,怎办
读者来信:
我有一个好友,已经有一个在好单位工作的男友了,对她也好,但她觉得他工资不够高,于是她问我要嫁个怎样的才算好?
她说,她也想找条件好的,只是觉得没机会认识。另外她过年已经跟那个人回去见家长了。
我就说觉得对自己好,工作稳定就好,不过感觉没有什么说服力,该如何劝她呢?你认为呢?
还有,虽然我结婚了,但是我想知道能否遇上最爱我的人呢?
笔者:
劝一个人最好把利害关系告诉她!
我们经常跟别人说“你要***”,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要什么要听你的?
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孩,你叫他干什么,他听你干什么,因为他们的头脑一片空白(阅读提示:注意联系边缘性定理),等长大一点了,你要他干什么,他心里就不爽啦,甚至把你的话当成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不过要是你拿起一条棒,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会非常“尊敬”你……
这就是利害关系!
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到处是“我们要***”的言论,说的人有些是基于文化需要,有些是基于政治需要,而从的人有利益享受或是有利益偏好(如兴趣喜欢),不从的人则有利益抵触或是有利益偏好(如兴趣厌恶)。
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告诉她要取得心中的理想,究竟有什么方法,相应会有什么厉害关系。
在已有男友的情况下,要不她拖着不结婚,继续观望;要不结婚了,遇上好的再离婚。她不选择分手再找,是基于对她本身有利的骑驴找马策略——即使没有找到更好,起码还能保底呀。所以接下来有两个方法:
(1)如果拖着不结婚,那么有利的是什么?不利的是什么?
——如果没有有效的策略主动去突破现状,那么实际上,她就是等上天给她机会,她能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