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攀比行为会使人的思想发生变化,往往为了面子,贪图虚荣,追求虚幻的东西。要知道人与人之间是有区别的,不能按照别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踏踏实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记住:平静的、自然的、真实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爸爸与妈妈的消费清单}
心理医生与胡玲的爸爸、妈妈取得联系,全面调查了两位老人的生活现状后,让老人列出了一个详细的生活消费清单。接着心理医生把消费清单让胡玲过目。每个月两位老人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生活十分俭朴,就是为了多攒钱给胡玲将来结婚使用。几年的时间里,没有买过一件衣服;没有到外面旅游过;没有到外面吃过一次饭;家里的电视使用了18年了,已经老的不能再老了,老两口也没有更换;医生建议老两口买一个健身用的仪器,需要1200元钱,由于想着胡玲的婚姻大事,老两口也没有舍得买;本来应该买一台燃气热水器,还是没有舍得买,夏天热了需要洗澡,只好拿几个大的塑料瓶子利用外面的太阳光晒热水洗澡。平时生病了,也不敢去医院,自己在家买点药,或者硬挺着,其目的也是想节约点钱,将来给胡玲成家使用。看着妈妈、爸爸的列出的消费清单,胡玲流出了伤心的眼泪,觉得自己太混蛋了,不知道父母的恩德,不知道孝敬父母,只顾自己的面子与虚荣,让父母忍受着生活的痛苦。决心以后要坚决改正,克服攀比心理。
{应该比什么}
心理医生严肃指出,攀比也有积极的一方面,要知道与人家比什么。一是可以比事业,与同事们在工作上比赛,下功夫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使自己成为业务骨干,干出成绩来,最终会赢得大家从心里对你的赞誉。二是可以比对社会的贡献,在积极做好本质工作的前提下,挖掘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三是可以比思想道德水平,平时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例如,某地一位28岁的女士,单位的姐妹们攀比成风,她在这个环境里头脑非常清醒,没有受到“污染”,严格要求自己,知道年轻人应该比什么,积极地钻研英语,3年磨一剑,在托福考试中,成绩优秀,实现了出国留学深造的梦想。单位热中于攀比的女同事明白过来以后,她已经坐上了飞跃太平洋的飞机,各个羡慕不已,后悔当初没有把精力用到正地方。
现在,胡玲非常务实,无论别人用什么新鲜手机刺激她,她也没有购买的欲望了。而是把精力放在学习文学写作上,放在对父母的孝顺上,一家人从此有了健康的欢乐。
心理警示
面对各种刺激,要学会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始终保持冷静与清醒的头脑。坚决克服攀比的消极一面,发挥攀比的积极一面,使自己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成长。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把精力用在事业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她逼孩子弹琴到深夜
真心写照
36岁的任美君与王艳梅是最要好的同事,从小在一起长大,一起上学,毕业后一起进了同一个单位,结婚也是在同一年的同一天。两个人的孩子差3天,生的都是男孩。为了让孩子掌握一门音乐特长,两个人商量着给孩子报了钢琴班。孩子长到5岁时,同时找了一个少年宫,学习弹钢琴。
每个星期很辛苦带孩子学弹钢琴,开始两个人的孩子学习水平还没有差别,可是慢慢地就有了不小的差别。王艳梅的孩子音乐感好,对钢琴有特殊的喜好,不用说也知道自己练习,弹奏的水平非常高。可是任美君的孩子对音乐好像没有兴趣,特别反感弹钢琴,坐到钢琴前面就犯困,弹奏的曲子也不好听。
任美君看到孩子弹钢琴不专心,气的经常打骂孩子,骂孩子不用心,就知道玩。一次,两个孩子同时去考级,王艳梅的孩子发挥正常,如愿地考上了。可是她的孩子,由于平时的基本功不扎实,临场紧张,弹的不好,没有考上。她当时就感到没有了面子,气得当着众人的面痛打了孩子一顿。
为了挽回面子,她开始限制孩子的活动时间,除了上学以外,回家的大部分时间就是练习弹钢琴,连双休日不让孩子自由活动。有时感到孩子的弹的不好,还不允许孩子早睡觉。
孩子特别喜欢打乒乓球,在学校还报了业余训练班。每天下午下课后,学校开展活动组织学生打乒乓球。下学回家晚了一点,她不问青红皂白,严厉批评孩子就知道玩,将来没出息,擅自决定不让孩子学习打乒乓球。
两年以后,钢琴又开始考级了,两家的孩子又一起去考级,可是结果出来以后,让任美君大失所望,自己的孩子还是没有考上,而王艳梅的孩子却不负重望,又提高了一级。看着同事的孩子发挥的非常好,看着自己的孩子,弹钢琴时曲子都不熟练,感到胸口发堵,又痛打了孩子一顿。从此,每天更加严厉地监督孩子弹钢琴,有时弹到深夜也不让孩子休息一下。
一天,到老师家弹钢琴的时间到了,儿子严肃地说:“脑袋疼的难受,不想去弹钢琴了。”她说孩子装病,没有同意孩子的要求,继续逼迫孩子弹钢琴去。
孩子弹到一半,全身哆嗦,呼吸紧张,满脸大汗,吓的她赶快把孩子送进了医院。医生经过紧急救治,认为是心理紧张造成的。医生通过了解,孩子的情绪紧张是任美君的压力造成的,于是医生建议任美君看心理医生,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
旁白:
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于苛刻,要知道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要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教育孩子。不要拔苗助长,把孩子彻底毁掉。
局外思考:
在对待孩子特长学习的问题上,千万不能攀比,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父母逼迫自己学习了吗?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走出阴影
在心理医生面前,任美君把内心地苦恼全部说了出来。原来,她与王艳梅很要好,什么也不想拉下,孩子的钢琴成绩必须要与王艳梅家的孩子一样出色,现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弹钢琴的水平不高,很气愤,心中堵的慌。
心理医生认为,任美君与王艳梅是要好的姐妹,什么也不想比人家差,有了严重的攀比之心,当孩子的钢琴成绩差,不如同事的孩子好时,气愤难平,殴打孩子,在精神上刺激孩子,造成孩子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必须及时调理,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孩子的心理世界也是丰富的}
任美君:“我真的特别恼火,感到没有了面子。”
心理医生:“你的攀比心理,造成了你的错误做法,你为了你自己的面子,把压力全部给了孩子,逼迫孩子学他不喜欢的乐器,盲目与同事的孩子比钢琴成绩,造成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等于把孩子往死路上逼,你知道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吗?”
任美君:“不知道,我这是为孩子将来有个好工作。”
心理医生:“孩子接受新知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兴趣点也不一定相同,有的孩子对乐器感兴趣,有的孩子对体育感兴趣,有的孩子对绘画感兴趣,有的孩子对文学感兴趣,差异很大,不能强求孩子干不喜欢的事。把孩子逼急了,会使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崩溃,导致极端的后果发生。”
任美君:“孩子有什么心啊?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成才’,好孩子是‘压’出来的,压力越大,将来越有出息。”
心理医生:“可怜天下父母心,看来你真的一点儿童心理学知识也不懂。儿童心理学实践证明,孩子的心理活动极其丰富,需要鼓励、肯定、宽容、自由与情感交流,孩子也有欢乐、痛苦与烦恼,也需要及时发泄,如果聚集在心中的苦恼不能及时排解出去,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厌倦学习的心理。严重发展下去,还会引发精神疾病。记住,好孩子是夸出来了。”
任美君:“原来孩子的心理也很复杂呀。”
{家长们的经验}
在心理医生的安排下,请来两位与任美君年龄相似的家长,就孩子教育问题交谈起来。
第一位家长深有感触地说:“我开始也因单位同事的孩子学习课外班,暗中与同事攀比起来。要求孩子与同事的孩子一样学习拉小提琴,结果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