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煤⒆右虼硕晌涤凶杂傻乃枷牒投懒⒌木瘛!爸灰乖诙潦榈娜耍筒换岢沟锥槁洌沟锥槁涞娜耸遣欢潦榈摹!蓖灰乖谛醋鞯娜耍膊换岢沟锥槁洌沟锥槁涞娜耸遣恍醋鞯摹J椤“⊥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节 “和你在一起” :父母可以陪孩子 做哪些事(2)
第二,和孩子一起游戏、游玩。孩子希望父母给他讲故事,孩子更希望父母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可能因此领会主流的核心价值观并因此而学会了阅读和创作,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则可能因此而变得心灵手巧,学会对竞争对手的尊重,学会服从游戏规则,并在争取获胜的过程中学会接受可能的失败。
除了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父母最好安排和孩子一起“游玩”的机会。游玩包括带孩子一起去亲戚家,一起到远方旅游。离开了熟悉的家庭之后,孩子在游玩的路上以及游玩的目的地会因陌生感而变得更加独立。又因为身在异乡,孩子会因此而学会适应并理解公共生活的公共规则。
第三,父母最好经常邀请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参与家务劳动,参与破损的玩具、家具或衣物的修理或修补。
父母最好让孩子尽早参与家庭决策,不让孩子成为可有可无的冷漠的旁观者,让孩子在参与家庭决策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和责任感,让孩子成为独立思考的、有主见的人。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够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有修养的父母总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声音。如果父母带3岁前后的孩子出去吃饭,即使孩子并不了解酒店文化,也要指着菜单的图案,询问孩子:“小家伙,你想吃什么。”如果家里购买家具,要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事。孩子对世界一直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孩子的看法和“大人”的看法不一样。有修养的父母是那些习惯于征求孩子的意见的人,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意见很重要。如果孩子从小就有机会参与“家庭计划”和“家庭决策”的商谈,他从小就有机会在家里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会积累经验,形成主见。他将知道如何凭自己的头脑,做出自己的决策。
不仅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也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孩子在家务劳动中珍惜父母的劳动并因此而对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也让孩子在家务劳动中形成独立生存的技能。
如果家具、玩具或衣物出现破损,父母最好邀请孩子修理家具、玩具或衣物。在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的过程中,孩子会变得细心、自信、乐观、勤快,动手能力强,有生活的激情。西方人把那些善于修理玩具或家具的人称为“多面手”(All hands of Jack),这是一个有趣的说法。
如果孩子的衣物或玩具破损到不能修复的程度,父母亲当然可以为孩子买新的,但是如果破损的衣物或玩具可以修补,如果父母拿出足够的耐心克服困难,和孩子一起把衣物和玩具修好,那么,经过耐心和努力之后修补好的旧衣物或旧玩具是给孩子提供的最好的礼物。孩子会从父母帮自己耐心地修补衣物或玩具的过程中体验到父母的爱与责任。
邀请孩子缝补衣物、修理玩具和家具的好处不只是培养孩子和父母的亲密关系,更重要的是,孩子如果小时候养成了缝补衣物、修理玩具的习惯,长大之后,他就学会了“缝补生活”和“修理生活”。
当孩子的玩具坏了,衣服破了,孩子会面临三种选择:一是扔掉破损的衣物或者玩具,从此再也不要类似的衣物或玩具。这是比较笨的小孩。他可能做事缺乏专注,注意力容易分散。二是不仅扔掉破损的衣物和玩具,而且不惜代价地购买新的衣物或玩具。这是比较不负责任的、喜新厌旧的小孩,他可能不珍惜生活的资源,不尊重父母的劳动。三是尽快地缝补衣物或修理玩具。如果孩子从小养成了缝补衣物、修理玩具的习惯,那么,这个孩子不仅学会了爱惜衣物和玩具,而且长大之后,他还学会了“缝补生活”和“修理生活”。他会用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去对待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裂缝、暂时地中断或人际交往中的不愉快。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节 “和你在一起” :父母可以陪孩子 做哪些事(3)
孩子对待破损的衣物或玩具的态度预示了他将来对待生活的态度。一个不会缝补衣物和修理玩具的孩子长大之后就无法容忍生活中的任何冲突、障碍或不愉快。他在婚姻中,一旦出现小的分歧或波折就可能因缺乏耐心和细心而拒绝感情,厌恶婚姻本身,选择独身。或者,他会抛弃旧的婚姻选择再婚。小时候不断抛弃旧玩具购买新玩具的生活习惯和成人之后的不断再婚这两者之间存在某种隐秘的关系。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对待衣服的态度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他们也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婚姻。那时候离婚率较低。后来经济发达了,人们没有必要更没有了耐心和细心去补衣服。补衣服的人少了,离婚的人多了。
2。父母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
2007年,日本人三浦展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阶层是会遗传的:不要让你的孩子跌入“下流社会”》。三浦展的调查报告显示了父母的生活习惯与孩子成绩之间的某些微妙关系:
成绩好的孩子,母亲比较有条理又有趣。……有条理却也有趣的母亲,比较能养育出成绩好的孩子来。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饮食状况也比较混乱。……成绩越差的孩子,越依赖便利店的食物。
三浦展的建议是:“父母能做的就是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要父母突然之间大量增加收入或许不太可能,更不用说突然提高自己的学历。既然如此,身为父母唯一能努力的,就是设法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孩子的生活习惯将影响孩子的成绩:“成绩越好的孩子,个性越主动,同时比较会运动,朋友也比较多,但成绩越差的孩子,不仅个性较被动,也很不擅长运动,同时朋友也比较少,基本上很爱打电玩。”
父母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日常的起居生活和夫妻之间的情感生活。为了给孩子提供适宜成长的环境,父母需要特别留意三件事情:一是夫妻之间的情感生活;二是“吃饭的习惯”;三是“作息习惯”尤其“早睡早起”和“坚持运动”的习惯。
第一,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如果夫妻相互尊重,孩子也 从这里学会了尊重他人。如果夫妻相互宽容并欣赏,孩子也从这里学会了宽容并欣赏他人。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有些夫妻之间关系不和,孩子夹在中间很难受。夫妻之间如果经常吵架,孩子就会有“神经质”,他长大后对异性、对婚姻会持怀疑的态度。
第二,慎重对待“吃饭的习惯”。如果没有特别的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全家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彼此牵挂着对方的饮食习惯,聊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杯盘之间偶尔发出清脆的响声,这就是最好的教育。父母和孩子没有共同语言,常常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和孩子围着一个桌子吃饭的缘故。很多人是在家庭的餐桌上学会了怎样做一个风趣的讲话者和一个好听众。
第三,形成“早睡早起”和“坚持运动”的习惯。让孩子“身体好”的最古老而经典的办法是“早睡早起”。富兰克林的说法是: “早睡,早起,使人富有、健康和聪明”(Early to bed; ear ly to rise; makes man wealthy; healthy and wise)。
第二节 “和你在一起” :父母可以陪孩子 做哪些事(4)
除了“早睡早起”,让孩子“身体好”的另一个古老而经典的办法是“坚持运动”,尤其需要让孩子多接近自然,让孩子有足够的户外活动。
为了让孩子建立早睡早起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