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刑辩律师王同生之死刑辩护-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名律师发表意见的时候,审判人员就有意教训了他一下。

  律师说:“根据法律规定。。。。。。”

  审判人员问:“你说根据法律规定,是哪个规定?我怎么不知道呢?”

  那名律师一下被问住了,面红耳赤。

  其实规定确实有,大家都知道。审判人员故意为之。

  不是我赞同审判人员的做法,只是说明,庭审过程中,律师注意自己的形象很重要。

  【刑辩律师王同生警言:注意自己的形象,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律师样”不单单指外表。

  有人说,现在是“眼球”时代,只要能吸引他人的眼球就可以了。

  其实,人是很现实的,能力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律师要有“内涵”,不单单专业内涵,还有其他。

  记得张萃案件庭审刚一结束,几个人就围到我的身边,跟我要名片,说他找的律师水平不行,要换律师。
  作者题外话:古语一句

  以文常会友   唯德自成邻

第三章   庭审发问关乎被告人生、死   第一节 庭审发问很重要
庭审发问关乎被告人生、死

  刑事案子开庭时,有一个提问环节,往往引不起律师的注意。

  关于庭审发问,本人有幸听到了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理事顾永忠老师做了专家论述:

  关于庭审发问的地位、作用

  1、律师向被告人发问与举证、质证、辩论都是律师在法庭上的辩护手段;

  2、律师通过发问,表明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态度与异议;

  3、律师通过庭审发问,为整个庭审辩护的后续举证、质证起引导、铺垫作用;

  关于律师向被告人发问的基本要求和技能

  1、有备而来,明知故问,没把握的不问,可以关注;

  2、通过发问,扭转被告人的被动局面;

  3、律师发问,要与案件有关联、有价值;

  4、律师发问,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5、律师的发问,要使被告人感到温暖;

  6、律师发问,要避免重复,但必要时,可有意、有策略的制造重复;

  7、律师向被告人发问,尽量使用开放式问题;

  8、律师要适时提异议,制止公诉方、受害方及其他人的不当提问。

  辩护律师向被告人发问,作为庭审中冲击、影响审判人员对案件认识的(第)一个手段,辩护律师一定要善于运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刑辩律师王同生警言:辩护律师要多参加培训,多听专家论述,对自己成长非常有利。】
  作者题外话:青春背我堂堂去      白发欺人故故生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节   明知故问
有的律师很少提问,或者不提问。有的虽然提问了,也是无目的的随意提问,因为别的律师都提问了,自己不提问,显得自己没水平,显得自己不负责,这种提问是很危险的,很多情况下,起坏作用。

  辩护律师对自己的庭审发问,要做好重分准备。

  首先,通过阅卷,准备好自己要提问的问题,书面记录下来;

  其次,会见被告人时,向被告人提出问题,看其如何回答,如果回答的内容对案件的辩护有利,才能准备在庭审时提问。

  必要时,在会见过程中,反复向被告人提问,看他回答的内容是否稳定。

  庭审提问时,甚至于按照在会见被告人时的提问顺序。

  【刑辩律师王同生警言:刑辩律师庭审发问,准备的越细越好。】
  作者题外话: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

第三节   乱问不如不问  之一
庭审发问要慎重,随意提问,不如不问。

  被告人开庭时,是非常紧张的,大多数不了解辩护律师提问的意图。即便不了解辩护律师的意图,事实求是的回答就可以了,可是,不少被告人,在辩护律师提问的时候,会想一些,律师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律师的用意是什么?我应该怎样回答?

  想的太多了,往往回答的就错了,问题就严重了。

  被告人的当庭供述,对案件的影响是很大的。

  如果被告人回答问题时,说出了对自己不利的话,十有*,会被采信的。

  如果被告人回答问题时,说出了对自己有利的话,如果和卷宗材料中的其他证据一致,容易被采信。如果和卷宗材料中的其他证据不一致,将会面临公诉人的“追问”,有时,审判法官为查清事实,还要提问。这种情况下,只有有足够的理由,足够的证据才可以。否则,就是“翻供”,就是“认罪态度不好”,就会成为“从重处罚”的理由。

  几年前,我承接了一起故意杀人案件,最终被告人保住了命。被告人本人及其家属非常满意,对我千恩万谢,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

  事情是这样的:(对不起,因本案特殊,不便细写)被告人本人及同行人员(受害人)因故住在了同一个宾馆,同一间屋中。第二天早上,宾馆服务人员发现其中一人身上多处伤痕死了,房间里的床上、地上、墙上都有血迹。

  另一人(本案被告)肩膀上有一处伤,经法医鉴定为轻伤。

  根据被告人的供述:两人在房间里因为工作问题发生争执,受害人首先拿出刀子伤害被告人,并划伤了被告人的肩部,被告人夺过刀子,在夺刀子的过程中,致受害人死亡。

  通过会见被告,查阅卷宗,被告人的供述对其本人有利,卷宗材料也无法推翻被告人本人的说法。

  侦查机关没有发现被告人的说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公诉机关也没有发现被告人的说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最终,通过庭审,审判机关也认可了被告人的供述。

  被告人保住了性命。

  可以看出,本案中,受害人首先侵害被告人,并致被告人 轻伤,这一个情节对被告人是有利的。

  但是,作为辩护律师,我却发现了对被告人非常不利的致命的情节,这一情节足够推翻被告人对自己有利的所有供述,依法很可能判处死刑。

  被告人的伤,很可能不是受害人造成的,是被告人自己造成的。

  而这一情节其他人都没有发现。

  既然被告人不想让作为律师的我知道,我也没有向他本人挑明。

  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一个刑事案件,通过侦查机关侦查,审查起诉机关审查,审判机关的审理,不可能有出入,找律师没有用,从而在社会上存在一种观点:
  作者题外话:故人故情怀故宴     相望相思不相见

第三节  乱问不如不问 之二
找律师没用。

  我办理刑事案件,不论案件影响大小,不论案情简单还是复杂,都要仔细的审查案件事实和卷宗材料。

  首先,以怀疑的态度,审查案件事实是否存在,是否为被告人所为。

  当确定案件系被告人所为后,就综合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现场勘查材料等,还原犯罪过程,特别是犯罪细节。

  一个案件即便是被告人所为,因为侦查机关调查取证的疏漏,致使某些细节印证不起来,这就为律师辩护提供了“情节”。

  只有全面掌握案件的细节,才能防止在辩护过程中出现纰漏。

  详细还原犯罪的过程,是审查、判断进而掌握案件全过程,包括案件具体细节的最有效的方式。

  本案,也是这样。

  但我在还原被告人肩部受伤这一个环节时,我设想了很多种情况,反复模拟,怎么也得不出一个合适的“伤害过程”。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被告人的肩伤,是自己造成的。

  也就是被告人在这个细节上,说了假话。

  我和被告人家人进行了分析;他们也非常同意我的意见。

  开庭时,又冒出了一位辩护律师,当时我很纳闷。一打听,原来是被告人本人自己请的律师,家里人不知道。
  作者题外话:花到三春颜色消    月过十五光明少

第三节  乱问不如不问  之三
上午要开庭了,这位律师早晨一早会见了一下被告人,便匆匆上庭。

  庭审过程中,另一位辩护人就他认为对被告人有利的情节,“受害人首先伤害被告人,致被告人轻伤”发问,当问到第二个问题时,我就不让他问了,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