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叩问中国经济-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上面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通胀情况下,得利最大的是政府。也正是这个原因,当遇到政府财政危机或者赤字居高不下时,政府往往会倾向于过度印制货币抛向市场。尽管有时的确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过量货币突然投入市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受害最重的还是我们老百姓。本来一个月工资3000元,米2元一斤,现在突然来了通货膨胀,米涨到了20元一斤,而且不光是米涨了,其他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涨了,我们的日子怎么过?遇到某些极端的通货膨胀,当纸币用来做墙纸时,那我们的生活更是无法得到保障。但是我们这里所要说明的,并不仅仅于我们一个国家之内,而是从这个世界范围来讲,尤其是主要针对次债危机下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来说。
  我们知道,美元的霸主地位短期内是不可能被取代的,美元依旧是世界储备货币的最主要币种,它占到了平均各国外汇储备的60%~70%。尽管对美元的质疑已经好多年,但作为可以完全自由兑换的货币,美元有着强大的优势。也正由于各国对美元如此深度的依赖,作为债务国的美国依旧可以维持其超前消费。次债危机本身,就是因为美国金融体系中过度开发金融衍生产品所导致的,而这也正是政府发放货币的一种形式。之后,美国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复苏,又采取低息的政策,扩大市场货币投放额度。或许,他们更有理由这样做,因为他们在增加美元的市场供给时,不用仅仅着眼于国内的人们,而是将这个视野放到了全球,因为几乎所有国家都持有一定数量的外汇,而这之中美元又占绝对多数。因此,他们完全可以将投放货币造成的影响分散给全球,向全世界征收通胀税。
  也就是说,美国造成的经济危机,全世界人民正在为它买单。美国为了刺激出口,实行美元贬值,这又导致了各国所持有的美元严重缩水,而美国的债务相应减少。更可悲的是,面对美元持续贬值,尽管我们所掌握的外汇储备因之而不断缩水,我们的外贸也随之受到很大影响,但我们却并不能做什么来抵制。有人会说,既然美元如此不景气,那么索性直接抛掉好了。大概现在很多人是这么想,在我国占70%的外汇储备中,即使我们承认美元在全球中的地位,但我们也可以减持到比如35%的水平吧?但是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抛售掉手头一半的美元,那又会怎样?我们目前拥有美国国债大概7000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要抛掉3500亿美元,那带来的结果,只会是世界对美元信心的大幅下挫,可能导致整个世界恐慌性地抛售美元,结果美元不可避免地出现大幅贬值。这样的结果,不仅让我们手头所拥有的美元缩水更为严重,甚至可能会引起全国经济动荡,也有可能遭到美国的报复,互相之间展开的贸易战以及其他方面的恶性对抗,只会使得两败俱伤,这种情况,大概谁都不愿意看到。其他国家对于美元的态度,大概也是处于这种进退两难的态度。于是,我们面对美元的贬值更多的是只能是口头上的抗议,即使要采取措施,也只能是渐进式的。目前我国小幅减持美国国债的动向,是否是这种趋势,还不甚明朗。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我们不可能长此以往被美国经济所绑架。
  于是,我们和其他国家都只好不甘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地承担因美国经济不景气而造成的不利影响。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尽快复苏,美国可以印制更多数量的货币来投向市场,刺激消费、刺激投资需求,而由此带来的通胀风险却由全世界来分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这场全球通胀风潮中,美国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七章叩问中国制造:民族企业何时才能升级?(1)
[问题导读]中国面临替代危机
  [相关政策]创建自主知名的家电品牌
  [专家声音]*:产业链末端的中国制造
  [叩问中国制造]
  十元的玩具,我们只拥有其中的一元?
  制造业升级会导致大量下岗吗?
  社会不愿意投资于制造业?
  制造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
  我们能形成自己的世界品牌吗?
  中国制造还能风靡全球吗?第七章叩问中国制造:民族企业何时才能升级?
  【问题导读】
  中国面临替代危机
  “世界工厂”并不是中国的专利,既然它可由日本转移到中国,同样也可以转移到其他地区。当世界进入后危机时代,在全球经济格局正在调整的大环境下,以来料加工模式为基础的“中国制造”还能够走多远?
  中国过度膨胀的制造业正在成为欧美打击的重要对象。他们认为自身的很多经济问题、社会问题都是由中国制造造成的,于是对华反倾销措施不断增加。
  2009年底,一则由中国商务部支持制作的“中国制造”广告片在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播出,这一首开先河的产业公关举动,立刻引起海内外热议。同时,这个行动的背后意味着“中国制造”的世界地位遭遇了挑战。我们企业的各种成本增加后,企业以前积累的利润将在2至3年内耗尽。
  在香港的一次采购中,由于和2009年相比,来自中国的产品价格高,因而导致我国企业在当时失去了很多订单。而印度和越南供应商,却接获不少订单。“现在是中国出口20多年来最严峻的时期”,一业内人士不无忧虑地说。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提高、能源费用上升和企业税负增加等因素接连出现,美欧IT企业和日韩家电巨头正在逐步向印度、越南和泰国等新兴地区转移。
  首先是成本上升。依据经济学家的统计,在全球生产链中,一件产品的分工大约如下:研发占40%,采购占5%,制造占10%,营销占30%,分销占5%,服务占10%。因为中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近10年来一直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然而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慢慢消失。目前,企业的水电、房租、原材料、运输等经营成本齐齐上涨,产品的售价却难以提高,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如空调生产中必须用的铜,其成本占空调总成本的20%,从2009年开始,全球铜价飙升,令中国空调企业颇感吃力。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直接提高了劳动力成本。20年前,中国东南沿海的普通工人月工资为100美元(按全球平均购买力计算)左右,现在一下子提升到250~350美元,企业主只有叫苦的份儿。此外,国家开始重视和治理环保问题,一大批劳动密集型和粗放型生产的企业受到处罚和制约。
  相对于直接的成本增加,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影响才是“慢性而巨大”的。从2005年7月开始,人民币持续升值,至今累计上升了20%。“汇率每涨10%,企业的成本就上升10%。”一家电企业负责人指出,在中国投资的外商大多以出口为主,而出口一般以人民币结算,汇率上升使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下降。
  除了内忧,更有外患。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本土工业遭受重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它们开始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实施围追堵截。美国的一系列举措是奥巴马“经济再平衡”言论的具体实践。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对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调整。奥巴马认为,美国经济要从“债务推动型增长”模式转向“出口推动型增长”模式。业内人士解释,“经济再平衡”关键体现在“贸易再平衡”,就是要求美国增加出口,减少进口,而中国是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国,“中国制造”自然成为首要打击目标。 。 想看书来

第七章叩问中国制造:民族企业何时才能升级?(2)
在“中国制造”遇到越来越多麻烦的同时,印度、越南和泰国等亚洲新兴市场悄然崛起。  外资企业原来选择落户中国是因为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如今中国情况出现变化,他们开始计划转移到成本更低廉的地区。
  对于承接市场来势汹汹的挑战,国内有不少人没有足够重视,甚至掉以轻心,认为“中国制造”的地位暂时难以撼动。但回顾历史,“世界工厂”不是中国的专利,它最初由英美转移到日本,再由日本转移到中国,同样,也完全存在转移到印度、越南等新兴地区的可能。一些忧虑中国现有生产模式的人士大声呼吁,“中国制造”已经到了必须转型的紧急关头。
  【相关政策】
  创建自主知名的家电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