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防暴队英勇维和:海地战歌-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w库w ;www。7mihua。com

    比赛地点是花都莲花山的一个军事训练基地,这里设施齐全,环境符合实战要求,是军事单位选择野外生存训练的首选。

    这也是经过一个月集训后,第五支防暴队首次开展的小队之间的比赛,既比作风、比战斗力、比技能,又比团队精神。各个战斗小队都是憋足了一股劲,求胜欲望非常强。

    比赛的原则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小队分别完成设定的相同比赛项目,看谁完成得又好又快。这次别开生面的野外生存训练由于经过了教官们的独特设计,过程十分精彩,给许多队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九小队的队员们则更要特别“深刻”一些。

    因为他们是最后的冠军。

    “我们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从体力和年龄来说都处于弱势,而且我们还有孙花玉大姐。当然我们都很喜欢花姐,所以尽管我们的整体实力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也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尤其不会放弃花姐!”陈阳红提起这次野外生存训练,就打开了作为一个战地记者的话匣子,甚至还幽默地来了一句目前很流行的军旅口号。

    说起第九小队,孙花玉就笑了开来,自然爽朗的那种笑,眼睛眯了起来,连脸上的几颗淡淡斑点也显得阳光明媚:“九小队的所有队员,我们都特别亲,不只是战友,更是亲人。”

    选择拉练队员的时候,孙花玉是年纪最大的女兵,她自觉自己是个拖后腿的人,哪个小队要了自己也“讨不了好去”。然而,第九小队的王琦却出人意料地忽然开了口:“花姐跟我们一组吧!我们要她!”于是,孙花玉找到了自己的“组织”。

    队员们对于野外生存训练中所要携带的东西都感到有些奇怪,因为内容实在是五花八门:三块长条木板、水壶、挂包、三副警棍盾牌、两根竹竿、背包带、一次性杯子、生鸡蛋若干、两个小板凳、干粮——很显然,中午是没有午饭吃的。

    直到后来面对一关又一关的挑战时,所有人才明白了这些东西的用途,不过那已经是后话了。

    第一关,攀岩。这也是非常考验人的一关,直接给队员们来了个“下马威”。陡峭的岩壁又高又滑,上下都是杂草和碎石,每往上爬一步都得找一个落脚点,可是有时往往勉强找到一个小土坑,连脚尖都踩不住。所有的队员几乎都成了壁虎,身体紧贴着岩石,一点一点地往上挪动着。
第二章 磨砺(5)
    最辛苦的人自然是30多岁的孙花玉。小队长王琦怕她受伤,特意找了两个队员,在旁边紧密保护着孙花玉,又给她的身上系上了好几道绳子,上面的人一点一点地拉,下面一点一点地推,终于顺利到达了山顶。此时,所有人都已经满头大汗,浑身沾满了泥和草,还有几处刮伤,可是谁也顾不上了。

    第二关是过模拟电网。所谓电网,其实只是有几块水泥砖用来模拟电网,“电网”的两边是两个石凳,中间隔着不到十米的距离,要求利用队员们的木板度过这段电网。许多小队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都比较犹豫,拿不定主意,但是时间不等人,从拿出木板的一刻起就已经开始计时了,所以往往吃了一亏。

    九小队却没有吃亏,他们想法敏捷,动作迅速,总共只用了24秒钟就全部通过,大家击掌庆贺,格外高兴。

    第三关的名字听起来比较浪漫——“飞跃悬崖”。“悬崖”也不是真的悬崖,只是在平地上画了两道白色的粉笔线,两道线的正上方有一棵大树伸出来的长长枝桠。如何利用这根枝桠,让所有队员都可以脚不沾地地从“悬崖”这边荡到那边,就是队员们需要做的事情。

    “起初觉得很轻松,不就那么近的距离吗,还不容易?”陈阳红比划着当时的情景:“事实证明根本没那么简单,树枝很软,手一拉,人就往下沉,我们的队员个子又都不矮,想脚不沾地实在太难了。”

    第一个跃跃欲试的队员就差点失败,抓住树枝猛地向前一荡,结果不但没荡过去,还被自己的体重带得差点坠向地面。还好脚没沾地,大家赶紧用竹竿把他“捞”回来。第二次队员就学乖了,手抓着树枝的上半部,这样身体高高悬空,其他队员再在后面用力一推,借着助力,终于顺利通过。

    “因为第一个队员已经过去,可以在前面拉一把,所以中间的几个人都好过,但是最后一个人因为没有后面的助力,就比较困难。直到全部通过后我们大家才隐约明白,这一次的训练,考核的并不仅仅是体能,更多的是集体的合作和智慧。”陈阳红分析道。

    接下来的考核更加注重技巧性,关于考核的构想也十分贴近实战——如果在野外你的战友受伤不能行走,你要利用有限的器材为他打回水来饮用,你该怎么办?几名队员用一次性纸杯装满了水,放在随身携带的盾牌上,就是端着这样一杯满满的水,要走过500米,最后杯子里剩下的水倒到量杯里去量,看哪个小队剩下的水最多,相应的分数也会最高。当然,中途不许往里面另行加水,抵达终点时,杯子里的水也不能浑浊,否则成绩无效。

    九小队的队员们想了两个办法:一是摘了一片大大的树叶盖在杯子上面,这样可以阻止水的外溢,也可以保持起码的平衡;二是拿出毛巾围住杯子,路走到一半的时候,把毛巾的水拧回到杯子里去,这样的办法让他们也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第五关是锻炼队员们的配合能力和服从命令。每个队员都要把头盔取下来,眼睛结结实实地蒙住,只有领头的小队长能看到路。队员们如同盲人一样,一个拉着一个的衣服往前走,至于怎么走,往哪里走,都要听从小队长的口令。

    随着王琦一声令下:“预备!走!”队员们一齐迈出腿去,步伐一致地向前进发。王琦不急不徐地喊着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一是左脚,二是右脚,队员们严格按照指令前进,没有人抢行,也没有人犹豫。队伍旁边的监督员满意地点了点头。
第二章 磨砺(6)
    “感觉云里雾里,走到哪里都不知道了。”陈阳红回忆起那个感觉还记忆犹新:“以前没有办法体会盲人的世界,那一天算是彻底感受到了,如果失去眼睛是什么样的滋味。真的非常的恐慌,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怕别人为你担心,只能假装冷静。”

    队伍走到一条河流的前面,王琦提醒大家,面前有水,但是不知道会有多深。

    在河道的两边拉了一条绳子,根据任务提示,每名队员都要由小队长把滑索穿上身,然后在蒙着眼睛的情况下,用滑索滑到对面去。

    “这也是对于一个人的心理潜力的开发。”王琦很欣赏这样的任务安排,他觉得格外刺激,也很有挑战性。“十多米宽的河道,睁眼睛滑很快,闭着眼睛就只能一点点蹭,过程都很慢。因为你不知道面前等待你的是什么。还要计时,所以动作必须快,这真的是很大的考验。”

    最可怕的不是黑暗,也不是河水,更不是面对面的竞争,而是未知。

    人最难的也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

    通过河流后,又一直走了约六七百米,拐了许多条弯路,这一关才算正式通过。队员们在听到结束的口令时,全部急不可待地扯下眼睛上的蒙带,这才感到阳光多么明亮夺目,心情舒畅。

    就在大家欢欣鼓舞的时候,又一个大问题出现了。

    孙花玉已经走不动了,她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脸色煞白,额头上的汗水清晰可见,一绺绺汗湿的头发贴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的狼狈和憔悴。

    事实上,从早上9点开始步行上山,这一路兜兜转转,全队已经在山里行进了大约十公里的路程。加上神经高度紧张,不时需要思考下一个任务的解决方式,不止孙花玉,许多队员都已经在这一刻面临了体力透支的边缘底线。

    “大家不能放弃,一定要继续加油!”王琦大声鼓励着每一位队员,他把孙花玉身上的所有行李都统统抢了去,放到了自己的肩膀上,“坚持就是胜利!曙光就在前方!同志们,我们小队一定可以支撑到最后!千万不能因为体力而认输,这样我们就前功尽弃了!”

    队员们的精神在王琦的高声号召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