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种配置都作了精益求精的甄选和测试,最终做出大胆决定,让自己的机器与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诸宸对战。对战的是一款身份对等、顶级配置、顶级性能的“紫光之星”笔记本电脑。
时任紫光形象大使的诸宸用一次特殊的比赛,将企业、冠军、运动这三个并无干系的概念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而中国首届国际象棋人机大战也书写了中国IT产业的一次经典赛事,一段国象情缘。
然而,将当时在国内尚属“冷门”的国际象棋和中国的IT联姻,在国内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能受到多大的关注,又能得到多少认同?这恐怕没有几个人心里有底儿。
“IT行业经过2001年的调整之后,现在进入了一个缓慢回暖的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IT技术的进步必将推动应用的发展。”清华紫光高层在谈起这场备受瞩目的战役时说,“现在我们正按照摩尔定律以非常高的速度发展我们的信息产业,七年前堪称经典的‘人机大战’要用很大的房间来放比赛用的服务器,而七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将其集成在一个小小的笔记本里面。清华紫光想用自己的实践来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并且通过这样一个比赛的机会来展示清华紫光跟随技术发展的成果,也希望我们的紫光笔记本能够经受住这样的考验。”
其实,早在中国首届人机大战开赛之前,其他国家已有过多次人机对垒,电脑和人脑的较量真可谓难解难分。
不妨翻阅一下国际象棋“人机大战”的历史记录:
(1) 1958年,名为“思考”的IBM704成为第一台能同人下棋的计算机,思考速度每秒200步。
(2) 1979年,国际象棋软件被开发出来。
(3) 1979年,国际象棋软件达到专家级水平。
(4) 1983年,BELLEAT&T开发了国际象棋硬件,达到了大师水平。
(5) 1987年,“深思”以每秒钟75万步的思考速度露面,它的水平相当于拥有国际等级分为2450的棋手。
(6) 1988年,“深思”击败丹麦特级大师拉尔森。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国象情缘(4)
(7) 1989年,“深思”已有6台信息处理器,每秒思考速度达200万步,但在与世界棋王卡斯帕罗夫的“人机大战”对阵中,却以0比2败北。
(8) 1990年,“深思”二代产生,使用IBM硬件,吸引了前世界棋王卡尔波夫与之对抗。
(9) 1993年,“深思”二代击败了丹麦国家队,在与前女子世界冠军小波尔加的对抗中获胜。
(10) 1994年,英特尔世界快棋挑战赛。有17位特级大师参加,比赛地点在德国慕尼黑,采取双循环闪电棋赛。参赛的是一台装有Fritz3软件、装备最新式英特尔奔腾90处理器的电脑,当时欧洲只有三台这样的电脑。在复赛中,卡斯帕罗夫以4比1大胜Fritz3。
(11) 1996年,“深蓝”诞生,其棋力(性能)高于“深思”数百倍,在与卡斯帕罗夫的挑战赛中,“深蓝”一胜两和。
(12) 1997年,“更深的蓝”开发出了更加高级的“大脑”,4名国际大师参与IBM的挑战小组,为电脑与卡斯帕罗夫重战出谋划策。最后,“更深的蓝”以3比2击败了卡斯帕罗夫,卡斯帕罗夫要求重赛,但没有得到回应。
(13) 2001年,一家德国公司开发的国际象棋软件“更弗里茨”击败了卡斯帕罗夫、阿南德以及克拉姆尼克之外的所有世界前十位棋手。
(14) 2002年10月,“更弗里茨”与克拉姆尼克在巴林进行“人机大战”,思考速度为每秒600万步,双方以4比4战平。
(15) 2003年1至2月,由两位以色列电脑专家研制的“更年少者”与卡斯帕罗夫举行人机大战,双方3比3战平。
人机大战的历史是人类国象的发展史,也是人类计算机发展的缩影。紫光只有研发出更快、更好的计算机才能迎接这次挑战,前进中改革,发展是硬道理(详见真经三),经过各方的努力,顶级配置的“紫光之星”诞生了。
曾有一位《真理报》的记者问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他是否有计划与电脑进行一场新的对抗赛。他说:“我是很想再来一次,但是这种比赛组织起来很不容易,需要全球关注和一台大型电脑。”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人机大战所使用的电脑都是“大块头”,当年IBM公司的超级计算机“深蓝”就重达吨,有冰箱那么大。试想一台小小的紫光笔记本电脑能够经受得起这样的考验吗?能够完成展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使命和普及国际象棋的美好初衷么?
时间退回到2004年4月初,离正式比赛仅仅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那段日子的艰辛,恐怕每一位紫光人都记忆犹新。在AMD公司、华宇电脑、威盛电子、ATI科技、日立环球存储科技、迎飞凌科技等世界著名硬件公司大力支持下,第一款64位笔记本工程样机顺利诞生了,它汇集了包括AMD Athlon64 3400+ CPU、60G 7200rpm硬盘等一系列在当时绝对世界顶尖的配置。
硬件要素完备了,软件能否匹配优异也是一大关键。软件配套开发的合作伙伴挑选和软件测试工作在2004年2月就拉开了帷幕,最终选定的是全球国际象棋对弈软件水平最高的人工智能软件作为合作开发伙伴。此对弈软件的一大特点是,随着电脑计算能力的提升,其国际象棋等级分也会不断提升。因此,在顶级配置的“紫光之星”上,该软件的表现水平远远高于普通的笔记本电脑。紫光研发团队精益求精,又对软件进行了相应调整。一位曾经作为卡斯帕罗夫计算机顾问,并参与所有卡氏与“深蓝”比赛的国际象棋软件开发资深专家看到“紫光之星”的配置和所运用的对弈软件后,对紫光的研发工程师说,仅以国际象棋对弈能力而言,“紫光之星”不亚于当年的“深蓝”。
据紫光笔记本负责人赛前介绍,笔记本电脑进行人机大战是可行的,而且能力是足够的。卡斯帕罗夫从1985年就开始跟电脑比赛,到1996年一共进行了八次比赛,赢了其中七次。但到后来就开始打平了,1997年打平了,以后的比赛,人的胜数并不具有绝对优势。这说明电脑技术发展对国际象棋的挑战越来越具有实战性,越到了现代,电脑的棋力发展越是比人的棋力发展快。所以很多人担心笔记本电脑在棋力方面可能比不上“深蓝”,其实是大家对电脑技术快速发展还认识不够。“紫光之星”的确是可以胜任人机大战,其棋力是够强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国象情缘(5)
经过短暂而周密的筹备,由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中国棋院和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2004年中国首届国际象棋人机对弈在一片观望和期待中上演了。
第四节 中国首届国际象棋人机对弈
作为中国首届人机大战,对阵双方的势力都不容小觑。
诸宸:男子和女子国际特级大师双料称号获得者
1988年在罗马尼亚以9胜1和1负获得了“儿童与和平”国际象棋世界少年赛12岁组女子冠军,成为了中国国际象棋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同年进入国家队深造。此后,诸宸的成绩稳步提高,在1992、1994、1996年三获全国女子个人冠军。1997年她参加了男子全国锦标赛,出人意料地夺得亚军,羞煞许多“须眉英雄”。1994年再获亚洲女子青年赛冠军,同年在巴西举行的世界青年赛中荣膺头奖。1996年再蝉联女子世界青年冠军,并创造13局得12分的最高胜率纪录。
自从1994年首次代表中国争夺“薇拉·明契克”奖杯开始,诸宸的表现总是非常出色,连续赢得个人台次的金银牌,帮助中国队实现了从季军到亚军、亚军到冠军,并卫冕冠军的梦想。1998年和2000年,中国队两次登上冠军领奖台,诸宸都立下大功。在2000年的奥林匹克团体赛上,诸宸荣获了全场最佳女棋手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此项荣誉的棋手。2002年3月,诸宸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国际棋联大奖赛第一轮淘汰现国际棋联世界冠军波诺马诺夫,创造了一项历史纪录,这是女子世界冠军第一次在正式比赛上战胜现役男子世界冠军。
紫光之星:全球顶级性能,综合棋力超越“深蓝”
内存棋局:200万盘和诸宸所有对局
智能:最新版本国际象棋对弈软件
优势:计算速度快、布局严谨、思虑周密、没有情绪波动、不知疲倦
出品:清华紫光笔记本电脑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