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敲玻璃把边静叫醒。小姑娘揉着眼睛说了一个字:困。昨天我在写稿子的时候,他俩在紧张地做游戏测试,按照事先的安排,换了一款更适合游戏的紫光笔记本(主要是声卡显卡配置上的不同)。果然是赵斌赢了。边静本来就很少接触网络游戏,联众上的扑克牌玩法和五子棋她都不是很精通,晚上还现学到很晚。
昨天早上边静查账后说:“我怎么花了这么多钱,已经奔1500去了。”——是不少,化妆品在网上就很贵。因为正好遇到北京30年来同期最冷的一天,晚上最低只有6℃,边静前天虽然买了被子,半夜却仍然被冻得够呛,爬起来又给自己订了一床棉被。赵斌就穿了一件衬衣一件西装,天天都喊冷,今天终于忍不住,给自己买了一件阿迪达斯的衣服。
测试才过一半,边静和赵斌QQ上就已经加了1300多网友,连系统回应都按得人手疼。
如果这两天谁来赛博数码广场,就会发现一楼玻璃房里关着的三个人,就像动物园里的猴子,还会上网——很多人或站或坐在外面看我们,看到高兴处还指指点点。我们电脑屏幕上的内容都会被投影到外面的大屏幕上去。嘿嘿,你们不是看猴么,趁他们不注意,偷偷拍了他们不少照片,然后点开,外面的人突然发现大屏幕上出现自己的样子,表情顿时生动起来——照片都被我存下来了,有句酸诗叫什么来着,那谁谁装饰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那谁谁的梦。
第四章 挑战营销(8)
(摘自新浪科技 2003年10月13日)
“5、4、3、2、1……”随着一声高过一声的欢呼倒数,10月15日下午15:00整,“紫光笔记本电脑——赛博100小时无线网络生活挑战”活动宣布圆满结束。
经历了兴奋、紧张、疲劳、烦躁、平和与喜悦等不同的心理感受,从一开始为生存而担忧过渡到后来通过网络自由体验娱乐、学习、交际等精神享受,玻璃屋的主角们百感交集。“终于自由了”,走出玻璃屋的赵斌面对数百家媒体说出了他的第一句话。在走出玻璃屋的那一刻,女选手边静则热泪盈眶,她告诉记者:“我要多谢这五天四夜以来所有帮助过我的人。”陪同测试的记者曾鹏宇则直言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洗澡。当谈及在玻璃屋内度过的日子时,曾鹏宇不禁感慨道:“幸好这只是一个测试,从明天起就能获得正常的生活了。在第99个小时,我就已经把出去后的日子排满了,周四健身,周五爬山,周六打羽毛球,周日去游泳??呵呵,还是自由的生活吸引我。”
这次活动所受到的关注远远超出了主办方紫光、赛博公司的想象,单就边静喝水用的普通瓷±在网上就以600元“天价”拍出,令众人颇感意外。
由于网络生活挑战基本成功,边静和赵斌分别获得了紫光笔记本电脑及证书。活动的圆满结束,要归功于国内网络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人们的网络技能随着网络环境的成熟不断提高,越来越能够自如驾驭网络应用;另一方面,网络的周边环境不断改善,电子商务、游戏娱乐、教育与交际等商业网站逐步健全,QQ、视频、音频等网络交流工具也不断丰富,推动了笔记本产品的多样化应用,使得笔记本电脑成为移动信息时代重要的信息终端。与1999年的挑战活动相比,两位挑战者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说明在今天的网络环境下,生存不再是问题,而学习、娱乐、交际、商务等更高层次的追求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
本次活动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两位挑战者了。挑战者之一边静说:“网络娱乐、学习、交际等丰富的生活内容,QQ、音频、视频等多种交流工具,使我并不感到孤独,网络à近了我和亲人朋友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在网络交际日,那么多网友和亲人现场助威,反映了网络给人们的信息交流开通了一条快速而便捷的道路。”而另一位挑战者赵斌表示:“我喜欢网络,当初参加挑战的时候我就非常希望自己能体验到真正的网络生活,现在我亲身感受到了。无线网络刚刚起步,虽然难免有些不足,但是我相信只要有各个商家的共同推动,无线网络生活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走进千家万户,那时普通百姓也可以享受到高科技给日常生活带来的精彩感受。”
活动闭幕式上,作为紫光形象大使的国际象棋棋后诸宸也到场祝贺。她认为,这次活动最大的意义在于给挑战者一个独立的空间,用一种非言语的方式进行交流,同时检验出现代互联网的发展状态。“我和家人常常用网络进行异地交流,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摄像头,再加上互联网就可以很好地进行感情沟通。可见,互联网正在逐步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诸宸说,要是由她充当挑战者,也一定会信心十足地获得胜利。
国外网民如何“生存”
文·何济川
类似的网络生存挑战活动,国外也有先例。以下是两位在微软英国实验室的测试者在网上的生活。
60岁的马丁第一个24小时里买到衣物,订了太极è的书,并在聊天室里呆了好一阵。第二个24小时他又忙着购物,订的书送到了,他在房里开始练习太极è。第三个24小时他迷上了太极è,并且孜孜不倦地寻找他小学的同学,在一个专门帮人寻找失散亲友的网站上贴出寻人告示,还给该小学的现任校长写邮件求助。只可惜直到测试结束时他还没得到老同学的回应。
30岁的爱玛在第一个24小时里上网订购的衣食用品顺利到达。第二个24小时里,她应聘了一份工作,参加新闻组询问移民问题,回了大量的邮件,还学会了发电子贺卡。第三个24小时里爱玛几乎被电子邮件淹没了,但她还是忙里偷闲去了聊天室跟姐姐相会。最后一段时间她收到了应聘单位的回复,并开始办理移民手续。
第四章 挑战营销(9)
(摘自《光明日报》1999年9月29日)
对于“玻璃屋真人秀”这样一次大型的户外全天候互动活动,安全方面紫光考虑得相当周密。
首先,为了让人们在100个小时之内可以随时去近距离关注,配备了专人值班。其次,如果围观的人较多,还会有一些疏导、引导和保安的安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紫光的这次活动肯定涉及一个设备的问题。
除了记者不会更换设备外,另外两位“玻璃屋”主角每天使用的笔记本都会不同。比如紫光的宽仕笔记本,奔以上CPU,15:10宽屏,运用在主题是与娱乐相关的日子里,就能很好地发挥其多媒体功能比较强的优势。如果是学习为主题的日子,就会选用紫光S200。S200是面向学生开发的产品,它质地轻薄,具备无线扩展功能,价格适合广大学生的购买能力。第五天的主题是无线商务,会用T600迅驰笔记本,它的产品具有比较强的无线上网功能,同时具有超薄时尚的外观。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无线网络,关注笔记本移动应用。
从2003年10月11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BTV…1特别关注和BTV…1晚间新闻报道等电视记者几乎每天都到“玻璃屋”活动现场采写新闻,并进行了多次跟踪报道。BTV北京您早、BTV…5首都经济报道、CCTV…2经济信息联播也于13日到现场采访。上海电视台、中国台湾无线###台记者也赶来采访。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络版也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北京地区权威大众媒体,包括《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娱乐信报》、《京华时报》、《华夏时报》等在内都是每天跟踪活动进程,基本上每天有报道。参与报道的还有《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和《电脑报》等媒体。新浪网、新华网等知名网络媒体也给予了大篇幅的专题关注??
一直到今天,清华紫光“玻璃屋”无线网络生存引起的关注还在继续。紫光用这么一个活动向大家诠释了无线上网的意义和方向,不能不说是一项鼎新之举。通过创造性的挑战营销、创新管理,紫光更具有竞争力。
谈到活动的目的,当然首先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无线应用能做成什么事情,或者现在国内网络环境达到一个什么水平。再有,也希望更多的人知道紫光笔记本、紫光的无线网络产品。这次活动所用的一些网络产品,比如无线网卡,都是紫光自己的产品,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大家知道紫光笔记本相关的更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