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很高兴-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有特别的意义。然而“直通车”却迟迟无法开行,就是在每年一度的“两会”上,香港特首曾荫权再次呼吁尽快开行“直通车”。但内地与香港的资本“直通车”何时能发车、又何时能抵达香港股市?
  内地与香港“直通车”为什么千呼万唤就是不出来?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直通车”还真有机会开行吗?直通车何时惠及600多万香港同胞?
  如果说,“直通车”真的是一列众望所期的列车的话,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直通车”铃声何时响起?
  

共和国总理说,这件事情“非常艰巨”
2008年3月18日,也就是中国“两会”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顶峰时期,除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直通车”重申“不会动摇”之外,再就是当日《21世纪经济报道》这篇《强行平仓倒计时 港股全线告急》一文,论述分析了香港资本市场到通行“直通车”前的一切尖端可能。香港股市从2007年11月的点下挫到2008年3月17日的点,跌幅达34%,而2007年8月17日,港股势如破竹,竟然一举跌过19300历史新低,到了13000点附近,更有甚者,大量股票高位下跌幅度超过了60%。可谓“强行平仓进行时”,言下之意是 21说:“过了这个村就可能再也不会有这个店”了,香港股市全线告急,能等到“直通车”开到香港的这一天而举世利好吗?
  “直通车”关系重大,除了能使香港资本市场“独享特权”的一飞冲天之外,那么中国周边、整个亚洲地区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等整个亚洲的资本市场都要受到这一环境的重大影响。“直通车”举措,不仅仅是解决香港一方的问题,还要考虑中国内地及周边一揽子重大资本环境的进出问题,仅考虑香港资本市场不足以体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现实地位和历史责任。
  按2007年11月4日,中国政府总理*在出访乌兹别克前对香港传媒的说法是:“港股‘直通车’迟迟未开通,是要考虑多个问题的,包括法规监管、避免内地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同时要考虑大量资金涌入对香港的影响,保护香港股市的稳定”。这不过是外表,而内在更有一系列尖端、跨世纪的历史问题有待解决。
  *说,总的目的是使内地股市保持一个平稳健康的发展状况,不使它大起大落,这件事情“非常艰巨”。*表示,将不用行政手段,而是采取市场的办法来解决股市的问题(说明:中国总理*有关“直通车”的论述,见2007年11月5日《南方都市报》封面文章《港股直通车或缓开》一文,作者:戎明迈 刘佳)。
  这是*自2003年3月“十届人大”当选中国总理以来,在第二届总理任上第一次就中国资本股票市场“直通车”发表重要见解。中国总理思虑的中国资本市场开通港股“直通车”必须考量内地与香港间的“四大因素”:一、要有内地自由资金流动的法规监管体系;二、资金流入对香港及内地市场的影响;三、需要对股民进行风险教育;四、咨询各方意见,以免内地资本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和影响港股稳定。
  *总理的讲话,显示了中国最高层已经认识到当前内地、香港股市非理性发展所带来的空前、巨大的潜在风险,更是对此前中国宏观调控不理想、CPI创十数年新高,中国局部油荒及全球石油逼近100美元的深谋远虑……在2007年、2008年新旧交替之际,美元继续暴跌、次贷危机还在发酵、油价高企不落、中国GDP近12%高烧等等。*对“直通车”的表态,是中国官方已经对中国资本股市的非理性飙升的共识,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此前对股市的调控措施并未产22  生明显、理想效果的担忧。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直通车”为什么开不出去?什么时候才能够开通中国内地、香港资本“直通车”呢?“直通车”对今日世界意味着什么?人民币与港币怎样融会贯通实现历史性共赢?
  

港币与人民币的悖论
是啊!一系列跨世纪的悬疑问题都摆在中国及世界的面前,一连串数不尽的重大战略、战术、理论与实践问题都需要中国内地与香港决策者来加以解决:“直通车”怎样监管?谁来监管?怎样衔接内地与香港的贯通?
  人民币怎样与港币合法通融?
  港币与美元有“联系汇率”制度,人民币与港币怎样融通约束?
  人民币与港币怎样融通?人民币去了香港谁来监管?谁能管住?
  美元降息,港币跟进,那么人民币与港币又怎样同步、不冲突?
  港币拴在美元的航空母舰上,人民币又怎样去补港币的历史之差?
  香港金融资本市场,要不要做大做强?做到世界第几?要不要做到亚洲第一并要建立坚实的实业为强大的基础?
  香港资本市场到底能容纳多少资本,能否永无限量地一直扩张下去?
  中国走向世界,是把资本市场放在香港安全,还是放在中国内地更安全?
  对进入国际社会,中国13亿人口的资本市场而言,中国需要几个资本市场?
  是以内地为主、还是以香港为第一战场?构建中国资本金融市场,是建在中国内地,还是建在香港、让香港来引领中国资本?
  港币,是一种非国际化、非主权货币。
  港币,是一种中国政府“无权管”,香港当局“管不住”,却要由美元“说话算数”、天下唯一奇异的一种货币。它的运行,其发行当局香港不能管、也根本管不住,其利率、升降息比值变化与否却要完全跟着美元走,当然由美元来决定其运行上、下的结果(这是由美港“联系汇率”规则所决定)。
  港币,不仅没有可能像瑞士法郎那样长大成金,也根本没有可能像瑞士法郎那样有发展潜力,那样有向周边国家扩展的可能空间。
  23我以为,一言以蔽之:归根结底港币是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的!那么港币既然是要退出,是在其还没有“长大”之前就退出、还是要等到培育成“大恐龙”时再退出历史舞台更好呢?——这必须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根据国家大略,唯一的大前提目标是:不至于造成中国内地、香港乃至亚洲、全球性资本的大灾难!世界第二或第三引擎的中国内地及资本流向香港,保障中国资本不流失、不亏空、不打着水漂顺着香江漂走。
  香港,拥有600多万人口,股市总资本约17万亿港币,GDP近2000亿美元(见香港政府各年度市政报告)。庞大的祖国是香港当然的后盾,但港币与美元为伍,美元又与人民币相向,那么港币又怎样与人民币殊途同归,一个目标前进呢?2008年1月21、22日,香港股市显露出举世的大进大出,成为全球差距最大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据2007年底统计,香港资本市场流通总市值为29740亿美元,是香港本地GDP的近15倍,几乎与13亿人口的内地2006年GDP相当(2006年中国GDP为万亿人民币)。香港方面在回应港币为什么是盯住美元而不盯住人民币时,唯一的理由是“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因为,尽管港币小,却是自由货币,倘若“港币盯住人民币,那么立即变成美元投资、投机者炒人民币的升值工具。”若人民币是自由货币,那么港币的这种桥梁工具作用就当然没有了。
  全球资本市场都有一个“黄金原则”定律:即成正“金字塔形”,而香港资本市场,则是一个倒金字塔,塔尖在底,塔座在上。近2000亿美元的本地生产总值,却要支撑其自身10倍、甚至20多倍的资本总市值,几乎全靠海外的投机资本支撑;海外投机资本,其目的就是见血的捞到就走,一旦香港股市没有能力继续膨胀、继续走高了,投机资本就会当然树倒猢狲散。现在是,中国内地当然是香港唯一的大靠山,但香港货币与中国内地货币原本悖论、冲突,不解决这一问题,“直通车”怎么能开出去?
  香港证券交易市场,至2007年末有1229家上市公司,其中中资企业有430家,因为本地GDP根本无法支撑香港资本市场,那么几乎全部靠全流动的外来资本支撑。正是这种“自由流动”的金融资本市场,才让香港发展成全球前十位、排名成为第7位的全球最大的交易所之一。
   。 想看书来

就像一个隔山买“牛”的买卖
中国政府及时刹车、缓行“直通车”,是一个英明的、跨战略的决策。“直通车”是一定要开行的,就像香港的“回归”一样,唯一的时机就是1997年的7月1日,不能早,也不能晚。因港币盯住美元、与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