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业内外普遍关注的并购后汇源品牌的去留问题,可口可乐中国饮料公司副总裁李小筠表示,将保留汇源品牌和其现有业务运营模式。“目前中国的果汁饮料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中,不同品牌都有很大发展空间。并购后汇源的目标是国内市场,双方将协同在这一市场做强。”
此次收购的战略体现在对汇源的原料、生产加工、厂房与生产设备、渠道网络、品牌价值及自身的技术、管理、资金等上下游资源和软硬实力的一次大规模性的整合。汇源近年来源加紧控制上游产业,已经在全国多个省份建立了大型水果基地,设立了30多家加工厂,形成了对行业战略性资源——原料的垄断性控制,从而使汇源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行业话语权大幅提高。可口可乐接收过来了,则表明可口可乐拥有中国最大的果蔬饮品生产和销售的庞大企业资源,拥有了这些优势,等于为自己的果蔬饮品市场之行铺垫好了路子,而且铺垫的很扎实,很牢固。
收购汇源果汁不仅能使可口可乐占据着国内饮料的龙头老大身份,更为可口可乐看重的是汇源在中国是一个发展已久及成功的果汁品牌,对可口可乐中国业务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汇源纯果汁也具备在全球市场运作的基础和条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不但是基于中国市场的考虑,更是针对全球市场的战略考虑。而这也是打动老朱的一个重要因素。
。 想看书来
四、改朝换代是利好还是利空?(1)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最终结果即将水落石出,有人欢喜有人忧。一些人认为,可口可乐肯出重金收购汇源,这是企业家的成功,养了好猪才能卖大钱。也有一些人对汇源这个中国民族品牌恋恋不舍,担心汇源企业被收购后,将对整个行业造成一种重创,有的甚至为中国民族品牌的发展感到担忧。这种担心是否多余?汇源被收购之后,究竟会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一点颇值得我们思考。
(一)并购对品牌的担忧
让我们先听一听忧思的声音。可口可乐方面表示,收购后,汇源果汁品牌仍将保留,现任董事长朱新礼也同意出任名誉董事长,虽然也有“一定”限制。据了解,朱新礼向大西洋工业公司以及汇源集团包括集团各成员公司承诺:自股份收购建议在各方面成为或宣布成为无条件之日起两年内,他不会并将促使其任何联属公司直接或间接自行或联同或代表任何人士、商号或公司,在中国经营或参与任何目前可能与汇源集团的核心业务(乳品业务除外)构成竞争的业务或于当中拥有权益或从事或收购或持有任何该等业务。
回想往事,不禁让人扼腕长叹。
有人感言:一个企业,刚起步时,大伙同甘共苦、共渡时艰,加上政策扶持、资金倾斜,就象呵护一个新生儿,慢慢做大做强,品牌也叫响了。但一转手,却卖给外国人,从感情上,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今这样的例子还不少,许多龙头品牌都不同程度沦陷于外资之手。有资料表明,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让我们从下面几个例子看一看国有品牌被收购后的命运。
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闻名遐迩的“美加净”牙膏影响力不复往日。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现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可以当收藏品了!“中华儿女爱中华”!这曾经是多么豪迈的广告词!
活力28:“活力28,沙市日化”,当初多么鼓舞人心的广告。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已经黯然淡出人们的记忆了。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
小护士: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
如今,汇源又恐被可口可乐收购,其命运又将如何呢?
有人担心像汇源这样的民营企业被国外大公司收购,前景并不乐观。目前,不光在饮料行业,在粮食、食用油等其他领域,外资收购的进程也越来越快,手笔也越来越大。如果汇源这种旗帜性的龙头企业都被收购的话,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种重创。
四、改朝换代是利好还是利空?(2)
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似乎也在佐证着中国品牌的现状,美国《商业周刊》每年都会评选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品牌,美国为什么强大?原因之一除了遍布世界各大洋的美军军舰,就是它遍布全球的跨国品牌。
品牌专家李光斗认为,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中,美国拥有51个,但中国品牌的身影从未在这里出现过。在全球十大最有价值的品牌中,美国占了7个。而全球最值钱的品牌就是可口可乐,品牌价值超过700亿美元,比有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还高。在不久前公布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美国以247席,几乎占据了其中的一半,而我国却仅仅有15个入选。如果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完美收官,则会形成强烈的示范作用。
试想有一天:
达能收购蒙牛;
麦当劳收购全聚德;
百事可乐收购王老吉;
肯德基收购小肥羊
……
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强大的跨国公司收购之后就雪藏这些品牌,这些寄托着中国人情感的品牌就慢慢地烟消云散了……这才是让人无限伤感的事情。没有了品牌依托,中国制造就失去了获得更大增值的空间。
可口可乐根本没有必要买一个中国品牌来做,比起经营汇源这个品牌,不如说可口可乐在购买渠道和市场。有人曾针对此次收购行为发出忧虑:看来汇源又要被束之高阁了!目前汇源作为一个正在盈利而且具有品牌、市场优势的品牌,可口可乐绝非轻易将其雪藏,至少利用现有的优势条件,加上可口可乐自身的技术、管理优势,先让汇源这个品牌还债,羊毛出在羊身上嘛!同时,还会培育自己的品牌,这对可口可乐来说小菜一碟,也许在汇源逐步火向全国的时候,可口可乐就开始预谋果蔬饮品巨头这块蛋糕了,商标嘛,早已存在好了的,只等时机成熟后,上马生产和面市了。一旦在国内果汁行业站稳脚跟,汇源这个品牌也就离雪藏或高阁之日不远了。到那时,卸磨杀驴的感觉估计会有点令人遗憾。同时,也将对国内的饮料行业的整体格局造成极大的震动。
(二)对竞争对手的压力增大
我们可以明显地判断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对于饮品行业,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最受关注和震惊的莫过于以百事、统一、康师傅、蒙牛、伊利及王老吉、农夫果园、达利园等饮品品牌。
百事虽与可口可乐同为可乐起家,进入中国市场也有一定年头,这一对冤家一直是彼此叫板,“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互相叫劲。相信可口可乐此举首先对于百事而言也是一次不小的影响,在今后的竞争中,百事是否也会采取可口可乐的战略,并购或蚕食中国饮品市场,这尚难以估计,因为至少目前还没有体现任何这方面的征兆。
同样正在进军饮品领域的雀巢,作为可口可乐目前的战略联盟合作伙伴之一,也面临着竞争的压力,因为汇源庞大而完善的生产基地,交织于中国市场的重要版图中,而且产能巨大,所能生产的产品不仅仅局限于果蔬饮品,茶饮品、苹果醋饮品、水饮品对汇源而言开发和生产起来似乎并非难事。
康师傅、统一而言,作为水、果汁、茶饮料的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通过不遗余力的精耕细作,巨头地位牢不可破,若在收购前可口可乐与这两个老品牌在茶及果汁饮品领域直接对抗,只怕难以分庭抗礼,但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