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之道-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为了丰富我个人网站上关于管理的讨论,贴了一篇文章(《管理学发展的东方主张》)于网站的“管理时评”栏目处,并注明本人有类似主张,但认为所选文章对西方管理理论批评不够严谨,对东方的“道”与“术”的结合过于简单。随后,我的一位学生、同事、合作者、朋友写信给我,认为我将此文放到我的网站不合适,并对此文的主张进行了批评。其主要观点如下:   

  管理学发展中有没有东方式的,就如同问世人生活的方式是不是完全一致的,当然值得肯定,这无论是从人类学,或者社会学角度讲,其实没有太多探讨的必要。我一直以为和谐管理开辟了一种重新审视管理现象的视角,并主要应该从“和”的角度先系统构造出中国组织管理在多样性基础上的真相(这应该是其主要贡献,原因来自于美国管理的一统天下),再来通过比较研究阐释其在“合作秩序”构造上可能的潜力(与世界上的其他模式)。但绝对不应该有任何针对我们所发现的中国式“和”秩序——经验优越性的预设。如果单讲种群基础上的东方式管理,可以是一家之言,但也要讲经验证明,而不是只引用西方的“大家断言”,这是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而如果谈到所谓的回归——“现代管理出现的上述危机在东方管理哲学中都可以找到解决方案。东方管理哲学是人本主义的哲学,十分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人的道德自律,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强调教育,强调任贤使能,强调积极进取与奉献。因此,东方管理哲学达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其‘以人为本’、‘道之以德’、‘和为贵’等基本思想都蕴涵着管理的共性,而共性的东西是具有很强的历史生命力的。尤其在现代管理的发展需要有一套管理哲学来引导时,东方管理哲学便呈现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些何尝不是被某些所谓国学派反复鼓噪——不讲证据,不讲逻辑的昏话。把一个在近现代历史中从“科技、思想、文化、文明”几乎全面溃败,而只是“活着”的民族基于复杂的世界情势,并依凭着西方强大的市场机制(制度)和自由文明(思想),连同科技输出刚刚开始复兴的民族,转而搬出那些已经造成国家、民族深刻失败的历史文化遗产又来推销,并企图解决西方世界的某些局部问题,简直是天方夜谭。围绕人的“和”的探讨,最终一定会走向文化、种族;我们的文化曾经创造了文明,但她能够开创人类社会的新局面吗——中国文化中何曾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理性主义”,甚至是“科学观”——这样的“普适价值”?中国社会今天积重难返的深刻危机,不是西方反动思想的影响,恰恰是中国文化某些根性欠缺在遭遇一个开放的世界格局所必然出现的反映。东方管理如果能自救尚算庆幸,怎么可能期望她去拯救建立在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制度、思想文明基础上的“西方管理”。         

◇欢◇迎◇访◇问◇BOOK。◇  

第21节:领导与管理(19)         

  说老实话,引该文于此,一是丰富网站内容;二是引起更多关于管理研究的讨论。如今,时髦的管理名词和概念一浪接一浪滚滚而来,新理念也一茬一茬换个不停,传播给大众的管理概念和口号不断翻新,不仅在理论上被标记为理论丛林(management theory jungle),而且来自世界各地的管理时尚(management fashions)技术更是你未唱罢我已登台。这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管理知识日新月异,丰富多彩?还是浮躁社会、商业炒作式的花样翻新?我们需要认真地审视一下管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管理学的属性和特征   

  如果我们以物理学、化学等(甚至是经济学)视角看待管理学,也许我们会发现这似乎是一个萌芽状态的学科,而不是已经发展百年的“老字号”:没有大家一致公认的理论。理论提倡的原则也并不总是普遍适应,总是有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管理主张,而且这些主张似乎都是有道理的。这些特征实则是由管理学自己的学科特征决定的。   

  对学科属性评价的一般框架包括两个维度:认知维度与研究组织的社会维度,前者包括硬科学—软科学(Hard…Soft)属性(有无共享、主导性的理论范式)和纯科学—应用科学(Pure…Applied)属性(研究“是什么”还是“如何做”),后者包括收敛性—发散性(Convergent…Divergent)属性(研究问题集中程度,学科内有没有共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和城市化—乡村化(Urban…Rural)属性(研究范围分布、研究者的交流状况)。而管理学被公认为是倾向于软科学、应用学科、发散学科、乡村化学科特征。也即理论中存在有许多不同视角的范式,但缺乏具有主导、共享作用的范式。理论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做”(本质属性),研究问题分散,缺乏共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研究范围宽泛且随时代而变化,研究者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   

  那么为什么管理学表现出了与硬科学(如物理学)截然不同的特征,我认为这是由管理的研究对象决定的。管理可普遍被描述为:在组织内同组织成员或通过组织成员有效完成任务或者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从中可见,管理研究的对象既包括相对客观、共性的组织、任务(目标),也包括现实中具有各自价值观念、偏好、感情的个性人。因此,对应的管理研究同样既包括追求对管理任务建模、优化的管理科学,也包括研究人、人群的行为科学。H。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论述了事实与价值的区别,提出事实命题是关于客观、现实世界的描述,价值命题是陈述人的偏好。前者存在对错,是科学问题,可以用实证方法证明与现实是否相符。后者则不能用科学方法处理,只存在“应不应该”的问题,根据人的主观偏好决定。而且这些不同性质的研究对象,与之相关的是不同的学科,如单纯研究任务优化的数学、运筹学;与人、人群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组织的基础理论,如系统论、经济学;使得管理学成为了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的异质性和片段性的领域。         

虹桥书吧BOOK。  

第22节:领导与管理(20)         

  因此关于管理学,只有了解它的学科定位和特征,才会对一些问题豁然开朗。从学科的“软硬”程度来看,管理学界一直把管理学定位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李怀祖教授认为各学科遵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学、人文学科的科学化次序(降序)。可见管理学同时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特征,关于管理学的一系列命题和概念由此滋生而来,如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等,见表1。   

  表1管理学的二维特征   

  特征自然科学特征人文学科特征科学性科学艺术研究命题性质事实命题价值命题理论适应性普适性理论局部性理论理论的刚性原则经验产生途径建构演化与情景的关系情景无关情景相关研究方法科学方法思辨方法方法的程序特征程序化非程序化方法的正式性特征正式方法非正式方法作用机制优化设计人的能动作用   

  因此,关于管理学我们必须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它们既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也同时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但它们既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而是二者的调和,如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但既不完全是科学也不完全是艺术,而是二者的集合体。第二,管理知识适用范围的情景依赖,除了一些普适性理论,大部分理论都有其适用情景,如科学方法更适应于作业层次,而高层管理中科学方法成分较少。我比较赞成徐淑英先生对管理知识的观点,即管理知识可分为三类:与环境无关的普适知识(Context…free knowledge)、与环境有关的知识(Context…bounded knowledge)、特定环境下的知识(Context…specific knowledge)。   

  关于管理、管理研究、管理实践、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管理经验、管理知识等基础概念的辨析与特征   

  从一般性质的学科角度来说,似乎管理就应该是管理者从事的活动,管理研究就是对这些活动现象的研究,从而产生管理理论,并用于指导实践。那些通过管理研究得出概念、原理、规则、方法、工具等都属于管理知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