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是一棵树-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生活,而不在乎外界的认可与否。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以享受为快乐,而另外一些人以追求舍离为快乐。没有执著,或超越物质享受是精神享受者的快乐。从痛苦中获得解脱的涅槃之乐是一切快乐之最。
  三、真正的喜悦来自心内
  在四无量心中,慈无量心带给众生欢乐,喜无量心则是要让世人喜悦,那么喜与乐究竟有什么差别呢?佛经《大智度论》卷二十说:乐是在五尘中所生的欢乐,而喜是在法尘中所生的喜悦。按我们的概念理解:怜悯穷人,先施与财宝,是先给他快乐;然后教导他谋生的技能,则是使他在生活中产生欢喜。所以,乐是比较表相的感觉,喜是深层的感受。
  悉达多太子之所以放弃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从堂堂的一国之君变成一个隐居山林的苦行僧,因为他发现真正的喜悦来自心内,它不可以财富、权力、荣誉和征服来衡量。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模块四:喜无量心,祝你百事可乐(3)
但凡世间之物是通过强迫或不公正手段获取的话,或者滥导误用,然后以为珍惜地用执著的眼光看待,相对它们的拥有者来说,这些就是痛苦和灾难的根源。一个人的快乐也许就是另一个人的痛苦,健康人喜食的佳肴和饮料,对糖尿病患者和过度肥胖者而言就是致命的毒药。
  我们凡夫俗子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以期待欲望的满足代替内心的欢喜;而圣人智者则看透了事物的本质,明白执著地对待流转不定的世间事物,恰恰是痛苦烦恼的根源。就世间的生存法则来说,正常、适当的物质需要是应该的,关键是破除一个贪字。正常正当的权力、荣耀也并不是坏事,但切切不可对此有执著的痴迷。
  认真修习佛陀所宣说的道理,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灵,不为贪、嗔、痴所蒙蔽,才有可能离苦得乐,获得内心的永久的幸福。
  所以世界上最大的财富是知足,一个知足的人,他内心充满着安详与喜悦,所到之处都是欢乐祥和之地;而一个不知足的人,他的内心则充满着埋怨与不安,然后背着沉重的负担一路走来,你觉得他能找到快乐吗?
  法国的一行禅师是活跃在西方社会的一位非常优秀的宗教实践家。他的教导曾被认为是“人类痛苦的解毒剂、步入快乐的甘露药”。他具有浓厚现实生活气息的说教、美丽如诗一般的语言、充满慈爱和睿智的心灵,无一不在深深打动着渴望幸福、快乐的人们。
  他曾感言:“痛苦是生命快乐的基础,爱心是生命快乐之源,智慧是生命快乐的保障。”我们之所以感受种种的痛苦,是由于在非智慧的心态下盲目追求“虚幻”的结果。智慧是深入观察并看透事物本质的产物,所有正念、爱心的修持必借助于智慧才能得以圆满。一行禅师说:“当智慧在内心中生起的时候,你就会享受你生命中的每一刻,你就会活得快乐、安详。”诚然,一个拥有智慧、亲见真理的人,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他的心理健康而美丽,他愉悦地活在当下,他的内心清净无染,他的爱心与宽容发展到极致,这一切是因为他以智慧的力量彻底消除了“自我”的错觉的原因。
  四、建造快乐的团队
  要想和你的团队一起喜悦地生活,就更需要有快乐的智慧。
  1。为现在而活
  你所拥有的只是现在。内心的平静,工作的成效,都决定于我们要如何活在现在这一刻。不论昨天曾发生过什么事,也不论明天有什么即将来临,你永远置身在“现在”。以此来看,快乐与满足的秘诀,就是全心全意集中于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之上。
  或许是因为可以不受琐事的干扰,孩童最美妙的一点,就是他们会完全沉浸于现在的片刻里。不论是观察甲虫、画画、堆沙堆或从事任何活动,他们都能做到全神贯注。
  别忘了,我们也经历过同样的一刻。
  生活在现在,就是我们要学会从现在从事的每件工作本身找到乐趣,而不只是期待它最后的结果。不要去抱怨工作的无聊,即使只是简单的重复,重复的每一笔,都应该能令你感到愉快,帮助你学习如何做好这份工作。你应该享受拂面的清风,仔细聆听小鸟歌唱,以及周遭的一切。
  为了生活在现在,我们该扩张自己的感官,体会现在这一刻的种种美妙之处。每一分、每一秒,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要真正生活在现在,吸收周围的一切,让自己受感动、受影响。
  记住快乐的秘诀,不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去喜欢自己做的事。
  2。不作无谓的等待
  你是否曾有这样的经验:当你上班快迟到,等一辆空的计程车时,它就是不出现,但你不需要的时候,却有满大街的“空车”在影响交通。而且在做其他的等待时似乎也总是如此。因此俗谚有云:“时时掀盖看,煮水久不开。”
  同样的,有时你觉得一个期待中的电话让你等得不耐烦,在仿佛无数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后,你决定找点别的事做,果不其然,电话铃声立刻跟着响了起来。
  

模块四:喜无量心,祝你百事可乐(4)
碰到这种情况,有个处理的原则:“回去掌握你的现在,不要屏住呼吸等候奇迹。”如果你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拥有‘它’才会快乐和满足。”那么你不能如愿以偿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3。宽宏大量
  原谅自己或别人,基本上是朝向为现在而快乐生活的一个抉择。
  “为这件事,我永远不原谅你!”
  “我没法子原谅自己!”这种话听起来耳熟吗?我们不肯原谅某人,事实上无异在说:“我不想采取行动改善现状,我宁可活在过去,而且把这结果怪到别人(或自己)头上。”不肯原谅自己,就是让自己一直沉浸在罪恶感之中,承担不必要的心理折磨。
  选择原谅,情况会循着一条神奇的轨迹转变。当我们改变了,别人也会跟着变。我们改变待人的态度,别人也会调整他们的行为。在我们修订对事物观点的同时,别人也会随着我们的新期望作出反应。
  原谅别人不容易,原谅自己更难。很多人一辈子都为一些自以为是的缺点,在心理与肉体上惩罚自己。有些人饮食过量,有些人故意挨饿,有些人喝酒喝得人事不省,有些人处心积虑毁掉所有的人际关系,有些人贫困一生或疾病缠身。在所有的这些痛苦后面可能都有一种信念,坚持认为:“我做了很多不应该的事”、“我有罪”或“我不配享有健康快乐”。对生病的人作个调查,你可能会发现,他们之中,相信自己应该活得健康快乐的人少得出奇。
  4。快乐就是你能看见的
  林肯说:“人快乐的程度多半是自己决定的。”人生际遇对快乐程度的影响,其实远不及我们对事件的反应来得重要。
  破产的时候,乐观的人可能认为这是个尝试新的工作、发掘新可能、独立自主的好机会,并期待着在人生的谷底反弹。可是悲观的人,在相同情况下却决定跳下二十层高楼,一了百了。处境完全一样,一个人兴高采烈的同时,另一个人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个人眼中绝望的灾祸却是另一个人心里崭新的契机。
  快乐实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东西。有时它可视为人生最大的挑战,需要投入全部的决心、毅力、自制力。成熟的一种代表就是懂得为自己的快乐负责,把注意力集中于已经拥有的一切,而不是放在没有得到的东西上。
  一个人心里想些什么是别人无法控制的,因此,快乐与否的感觉操纵在你自己手中。别人不能把思想硬灌进你的脑子里,要寻求快乐,必须专心思考快乐的事,但我们是否经常反其道而行之?我们是否经常不把别人的赞美放在心上,却为一两句不中听的话生好几天的气?如果你容许不愉快的经验或恶言占据你的心灵,后果只能自己承担。记住,你是自己思想的主宰。
  大多数的人,对好话只记得几分钟,坏话却能数年不忘。他们就像收集垃圾的人,把二十年前人家丢给他们的陈芝麻、烂谷子背着到处跑。
  有时快乐需要努力去达成。就像维持家中整洁美观——你得把好东西陈列出来,把垃圾丢掉。快乐就是搜寻生命中的好东西同样面对一道窗户,有人看见美丽的风景,有人却只见玻璃窗脏了。看见什么,也要靠你自己用思想作出抉择。
  5。完美与快乐
  不快乐是因为生活与预期不符。我们的要求不能满足,认为人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