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本、租赁分析等都必须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而个人理财也是一种个人财物的管理。所以,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就成了个人理财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因为,如果没有货币的时间价值,通过理财来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和增值就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了。小知识: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货币的贬值我们经常能听到身边的人的抱怨:原来的馒头四分钱一个,现在4毛钱一个。原来的北冰洋汽水1毛5一瓶,现在都1块钱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钱毛了”。人们也经常把这些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同起来。其实不然,物价的上涨是因为通货膨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商品,但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必然和通货膨胀是如影随形的。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所谓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市场表现是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称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其实才是物价不断上涨的原因。 当然,这种物价变动也不全是上涨,也有下降的情况发生。这就是通货紧缩: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从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跌现象称为通货紧缩。。 最好的txt下载网
决定是富人还是穷人(2)
3、复利的巨大魔力
前面的例子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上对于财富最大的奇迹就是复利。
很多人对于20%的年收益率认为是不可能的,但是,有着股神之称的沃伦。巴菲特投资36年来收益率年均增长(2001年数字),也就是说增值了1995倍。如果时间在前进三年,今年将达到3758倍。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第二富有的人了。
二、经济周期
2004年,两个消息几乎同时成为了报纸的热点。专家预计:中国百万大学生“毕业即失业”、“10万年薪难寻技术工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工人老大哥的地位不断下降。家长们都不遗余力的让自己的孩子考大学。经过20年的经济飞速发展,高校扩招终于改变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历史。可是,当越来越多人进入大学深造的时候,现实却和人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企业出高薪却招不到技术工人。怎么知识越多越不值钱了?技术工人怎么会突然成为了“香饽饽”?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其实仔细想一想的话,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已经很多年没有招收过正式的大学生了。在现在这样一个科技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和人才供需的巨大矛盾导致了大学生成为了“天之骄子”。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面临着全面升级的时候,工人又成为了发展所必需的。20年的时间,社会完成了一个轮回,颇有风水轮流转的感觉。如果套用一句经济学的话说:因为经济的发展是周期的。小笑话:师生对话老师,我考什么专业比较好?70年代后:上什么大学呀,当工人多好。工人老大哥,挣的又最多。80年代初:上大学吧,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80年代中:当然是中文,这是诗歌和小说的时代。80年代后:经济管理,毕业就当领导。90年代初:学英语吧,现在领导都要出国考察,没翻译哪儿也去不了。90年代中:电子商务,都网络时代了,谁不学电子商务呀。90年代后:你最好直接去新西兰吧,他们在国内跑的再快,也不如国外回来的“海龟”呀。21世纪初:呦,你怎么上了高中了?初中直接考技校多好,现在技术工人年薪10万呀。你要不想大学毕业就失业,委屈点去上技校吧。
1、经济是周期运行的
如果回想一下改革开放开始的初期,大批没有单位,甚至被人认为“游手好闲”的人“被迫”做起了生意。他们从“练摊儿”起家,在整个社会商品短缺和国营企业“苦瓜脸”服务的机遇下,经过几年时间,纷纷致富,成了“倒儿爷”。这个时期,那些拥有高学历,经过常年工作努力而技术突出的很多高级知识分子的收入还不及他们的零头。“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等俗语不胫而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但他们的收入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还抱怨生意越来越难做。那些医生、教师、科研工作者们的收入却稳步提高。随着高校扩招,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但到了现在,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面临失业的危险。而一向不被人重视的技术工人却紧俏起来。
我们简单的回顾了一下经济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经济现象是不断重复出现的。这样的感觉总是隔那么几年或者十几年就会出现一次。其实,这就是经济周期运行的结果。对经济周期理论的认识,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成果。
决定是富人还是穷人(3)
2、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trade cycle)亦译经济循环或商业循环,意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曾作了这样的描述:“在繁荣之后,可以有恐慌与暴跌。经济扩张让位于衰退。国民收入、就业和生产下降。价格与利润跌落,工人失业。当最终到达最低点以后,复苏开始出现。复苏可以是缓慢的,也可以是快速的。新的高涨可以表现为长期持续的旺盛的需求、充足的就业机会以及增长的生活标准。它也可以表现为短暂的价格膨胀和投机活动,紧接而至的是又一次灾难性的萧条。简单说来,这就是所谓‘经济周期’。”
从萨缪尔森的这种描述中可以看出,经济周期可以说就是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经济学家在解释这一定义时强调: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由于这种波动而引起了失业率、物价水平、利率、对外贸易等活动的波动。所以,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规律与根源。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即每个周期都有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3、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
当人们发现了经济周期理论后,开始采取种种措施手段来避免经济周期造成的危害。最早是20世纪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通过以工代赈等手段,以比较小的代价比较平稳的度过经济危机。可以说,从那个时候开始,经济运行周期由于人们针对经济周期的预防等手段,经济的运行周期和历史上的经济周期有了巨大的不同。尤其是历史上的大萧条基本上被避免了。
另外一个影响经济周期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生物、航天等新兴学科的发展,人类的经济发展开始不断的升级。因此,经济的运行周期和传统的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就更小了。
但是,经济周期性运行的基本规律并没有改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互联网的奇迹,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但互联网并没有改变经济运行的本质,虽然在互联网早期〃免费〃的浪潮风卷全球,但这只是互联网普及过程中的一个小小波澜。随后,互联网迅速的泡沫化,一夜暴富的神话迅速变成了一碰就破的“泡沫”。经过了几年的探索,互联网告别了“免费时代”。互联网企业也再次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可见,互联网并没有改变经济的周期运行,而互联网的发展本身却再次证明的经济发展是在周期运行的。你知道吗?他们因经济周期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经济学家纲纳?缪达尔(GUNNAR MYRDAL) (1898…1987)、英国经济学家弗? 冯? 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1899…1992)在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方面的首创性研究而共同获得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美国人,1937年出生,他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由此获得1995年诺贝尔经济奖。普雷斯科特(EdwardPrescott):他与合作开创了讨论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实经济周期理论(RBC),该理论已被广泛应用到经济学各个领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