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txt小说上传分享
贵族老爷(1)
华尔街是不是君主专制的皮条客?还是说,它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共和国的孵化器?它到底是反革命分子盘踞的老巢,还是社会革命进步的现代化发动机?美国的金融贵族和工业新贵正在逐渐形成一个阶级,他们肆意炫耀贵族派头,而且他们的傲慢到了目空一切的程度。
重点关注:威廉·杜尔、汉密尔顿、JP摩根、杰克·摩根
疲于奔命的威廉·杜尔(William Duer)(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助理、连襟。——译者注)正在抱头鼠窜。在他身后,愤怒的民众穷追不舍,挤满了纽约市的大街小巷。要是被追上,他一定会被打成肉酱,或许还要更糟。不过,杜尔交了好运,警察局长抢先一步,及时赶到现场。在后面追赶他的人们大声叫喊着:“把杜尔先生交给我们吧,他黑了我们的钱。”杜尔被押送到了监狱,他将在这里度过余生。这位一度声名显赫的富翁,现在彻底完蛋了,他也该好好闭门思过了。
这一幕发生在1792年,华尔街刚刚经历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崩溃,威廉·杜尔和一个秘密的纽约显贵圈子是罪魁祸首。他们沆瀣一气,刚刚成立的联邦政府发行的公债成了他们投机倒把的对象。不久,他们发现自己银行贷款过多,不得不变卖持有的债券清偿银行债务,最终导致刚刚建立的金融市场陷于崩溃,市场的操纵者们也四散逃亡,杜尔则因为负债累累而锒铛入狱,时运稍好点儿的则流亡国外。尽管当时既没有正式的证券交易场所,也没有非正式的股票交易场所,尽管当时本地的经济实体大多数并没有受到金融家们阴谋诡计的影响,可是这次崩溃依然让许多平民百姓身受其害。随后,房地产价格一落千丈,银行信贷干涸,建筑行业停滞。工商业的悲哀情绪弥漫到了社会各界,小店主、寡妇、孤儿、屠夫、车夫、园艺师、商场女售货员,甚至社会名流妓院的老鸨——麦卡提夫人()的生意都受到了冲击。
尽管蒙受了巨大损失,可这还不是让麦卡提夫人和街坊们最愤怒的事情。她们和同胞们一样痛恨杜尔及其同伙,不只因为他们的恶劣行径,而且因为他们拥有特殊的身份。当时,美国革命刚刚结束,激烈的战争气氛还没怎么缓和下来。在这种氛围中,人们对于隐匿的保皇派和托利党贵族的怀疑与敌意仍然相当浓厚。而华尔街的内幕交易者似乎正好符合那个可憎的形象。
不管怎么说,威廉·杜尔毕竟是当时的商业巨子。他住在哈得逊河边的一处豪华庄园里,过着奢侈的生活,一日三餐由身穿制服的仆人专门侍候。当时人们认为,让仆人身穿制服是蓄意挑衅美国爱国主义者的*精神。杜尔曾在英军中担任军官,在伊顿公学接受教育,他的祖上是西印度洋群岛上一位富裕的种植园主。为了增加财富,他在殖民地时代移民来到纽约。到了纽约,他就娶了一位出身名门望族的小姐。他的妻子,基蒂夫人(Lady Kitty),是威廉·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将军的次女,这位将军拥有苏格兰伯爵的头衔。基蒂夫人的祖父菲利普·列文斯顿(Philip Livingston)是纽约最显赫的贵族成员之一。杜尔的密友和至交还包括在荷兰人统治时期统治纽约的豪门望族:马考姆家族(Mabs)与罗斯福家族等。他坐拥庞大的商业帝国,从弹药厂、锯木厂、面粉厂、酿酒厂到军需物资工厂,几乎无所不包。
贵族老爷(2)
尽管杜尔也曾支持过美国革命(事实上,他还参加了大陆会议,并且是《联邦条例》的签署者之一),人们还是怀疑他从中投机倒把牟取暴利。在革命危急关头,他以极其高昂的价格向华盛顿的独立军队出售建造营房用的稀缺木材以及运输船只。他为大陆军队提供给养,包括马匹、武器弹药、牛群以及草料,但是人们还是怀疑他垄断酒类和毛毯以便囤积居奇,甚至还在暗中偷偷地跟敌军做生意。在美国革命胜利之后,杜尔变本加厉地追求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当他企图垄断政府有价证券交易的时候,这种狼子野心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这时候,他也有些心存侥幸,因为他是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的莫逆之交。
汉密尔顿是美国革命战争的英雄,也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但是,到了18世纪90年代,许多人也曾怀疑他怀有精英主义思想,而这种思想相对于刚刚建国的美利坚民族所笃信的*理想来说是极度危险的。在立宪会议的辩论过程中,汉密尔顿主张实行总统终身制,希望参议院成为一个类似于英国上议院那样的贵族议会。他凭借自己担任华盛顿总统的财政部长的职权制定了一个经济计划,目的是偿还美国在战争期间以及战后数年积累下来的国家债务。这个计划就是由联邦政府发行自己的债券,以便赔偿美国各州以及大陆会议在革命战争期间发行的几乎沦为废纸的各种债券。汉密尔顿指望那些商人、银行家以及其他实力雄厚的人能够积极购买政府新发行的债券。通过购买这些债券,他们可以帮助这个新生的国家建立起金融信用。汉密尔顿以为,此举有助于吸引国内外的资本,为当时仍然贫穷落后的美国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注入活力。
汉密尔顿直言不讳地认为,新政府应该信赖社会精英与财富集团这股势力。这些人的经济资源与无私奉献精神足以让他们成为引领这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排头兵。他的想法大概就是这样。这些人即将成为拓荒运动的先驱者,他们的金融实力加上他们为了国家利益甘愿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有助于美国实现有朝一日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梦想。汉密尔顿本人出身寒门,他是一个出生于西印度洋群岛的私生子。但是,当他结亲名门之后就开始对纽约的贵族阶层抱有好感。他的妻子伊丽莎白·斯凯勒(Elizabeth Schuyler)是菲利普·斯凯勒(Philip Schuyler)将军唯一的女儿。这位将军是一位大英雄,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荷兰移民家族的族长,其家族在纽约哈得逊河畔也拥有庞大的庄园。汉密尔顿非常信任这些家族圈子,相信他们是正直无私的,而且愿意为了国家未来的荣光奉献一切力量。他自己也非常迷恋权位与财富。问题是,事实证明,像杜尔这样的贵族并不像汉密尔顿幻想的那样能够一心为公。
杜尔与斯凯勒家族的姻亲关系为他接近汉密尔顿提供了机会,他被任命为财政部长助理。杜尔及其“六个百分点俱乐部”的投机商们希望窃取美国政府有关新发证券的具体定价的内幕消息,以便在市场上能够拔得头筹。汉密尔顿正直无私的品行肯定是无可挑剔的,他批评了杜尔,并且警告他不要在国债方面赌博玩火。杜尔不听他的话,结果投机不成,反而把自己弄得彻底破产。在此后两百多年中,许多华尔街的内线交易人员都落得和他一样的悲惨下场。随后,杜尔的大部分财产被警察局拍卖以清偿债务。基蒂夫人一辈子都过着极其拮据的生活。虽然她依然在繁华社会的边缘地带居住,但是她却不得不招徕租户以维持生计。18世纪90年代,汉密尔顿和托玛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美国第三任总统。——译者注)两人的追随者们就美国革命的未来命运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恰在此时,汉密尔顿涉嫌参与杜尔投机倒把案的传言反复见诸报端。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贵族老爷(3)
事实上,1797年,汉密尔顿迫于形势不得不公开承认自己与杜尔的一名同伙的妻子私通,同时慷慨激昂地否认自己曾经有过因公肥私的动机。他批评了他的“雅各宾派”敌人,特别是杰弗逊和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美国第四任总统。——译者注)。汉密尔顿指控他们媚俗地向人民群众的世俗偏见摇尾乞怜,并且散布谣言破坏自己的良好声誉,目的是全盘否定自己要把美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商业共和国的努力。在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反驳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杰弗逊、麦迪逊以及其他主要的*与共和派其实早就知道了这位财政部长有不轨的性行为,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有真正地怀疑他有滥用职权的行为。可是,他们强烈反对汉密尔顿的金融与商业计划,反对他创设国家公债、建立中央银行以及补贴新生国家的制造业的建议。虽然杰弗逊和他的追随者们并不反对贸易活动,但是,他们的理想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