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牵制。在美国内战之前那段民风淳朴的岁月里,那些来自穷乡僻壤的青年文盲们凭借自己小小的聪明、大大的胆子、弹性的道德,开始幻想着自己能够与金融大亨们平起平坐,甚至后来者居上。同样地,一百多年之后,在一个人们称为“网络经济”的时代,一些来自穷乡僻壤的年轻人,他们既没有贵族血统,也没有就读常春藤名校的教育背景,却又重新梦想着把华尔街的“老牌”贵族(white shoe)祖先是英国新教徒的美国人。——译者注0拉下马来,同时还要哄骗美国人为这个不着边际的空想买单。
前言(3)
有时候,这些骗子可以凭借神奇的整容手段极尽七十二般变化,一会儿把自己变成自己曾经顶礼膜拜的巨大神像,一会儿又把自己变成华尔街上的英雄好汉。科尼利亚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绰号“海军准将”)、久必利·吉姆·菲斯克(Jubilee Jim Fisk,绰号“海军上将”)、杰伊·古尔德(Jay Gould,绰号“华尔街恶魔”)等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是称霸华尔街的第一代征服者。这些人大都没有什么显赫的社会背景,他们能够出人头地是因为卑鄙无耻或者阴险狡诈。他们很快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民众把他们视为拿破仑式的英雄,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人并没有什么来头,从出身卑微到腰缠万贯,这些白手起家的富豪们似乎是美国梦最辉煌的版本。其他人自然是紧随其后,亦步亦趋。甚至有些像摩根这样拥有美国上层社会贵族血统的人也向他们欢呼致敬。无论出身如何,他们都有一副一鸣惊人的姿态。正是这些人一手缔造了这个金融帝国。他们是自然力量的征服者、市场的征服者、别人的征服者,也是他们自己的征服者。他们一生都在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哪怕地狱烈火的毒焰劲吹,也从来都是镇定自若,甚至连眼睛都不眨一眨。当小人物陷入极度恐慌的时候,巨人们仍然泰然自若。如果环境允许,他们就可能变成肆意妄为、横行霸道的人。华尔街英雄体现了男子汉大无畏的非凡气概。从奠基华尔街的这一代“山头大王”们开始,华尔街舞台上的戏剧语言一直大量借用绿林好汉的话语,包括西部牛仔的黑话、古希腊神话以及中世纪神话。持枪的歹徒与强壮的猎人、壮硕的巨人与蛇发的女妖、封建贵族与白人骑士,这些戏剧人物在华尔街虚构的峡谷地带追踪着他们的猎物。在菲斯克与范德比尔特的时代,捕获猎物是相当容易的事情,可是在这个信息畅通无阻的时代,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垃圾债券之父。——译者注0则栖身于一个具有孔武刚健气质的雄性世界。
华尔街的贵族与骗子姑且不表,即使是华尔街的英雄人物也引起了美国民众最深刻的质疑。美国人被自己崇拜的那些人震慑了。华尔街似乎是诞生罪人的地方,道德堕落者以及社会颓废者混迹于此,不劳而获、腰缠万贯的家伙简直是俯拾皆是。对于一个衷心地、即便有时也会假惺惺地、故作神圣地信奉劳动道德规范和劳动尊严的社会来说,一个令人病入膏肓的溃疡脓包正在逐渐蚕食这个共和国的道德意志,这样的现实情况确实令人担忧。毕竟,大多数美国民众震惊地看到了华尔街神秘的(不仅是偷偷摸摸的,而且是极其危险的)赌博方式,而19世纪的新教思想曾把赌博视为一种十恶不赦的滔天大罪。更糟糕的是,华尔街的赌博游戏还涉嫌故意欺诈,这种游戏青睐那些拥有特殊优势的内线交易群体。还有更糟糕的情况,华尔街虽然像寄生虫一样积累了惊人的财富,但是其赖以生存的宿主却是饥寒交迫的农民、汗流浃背的产业工人、克勤克俭的企业家。诚实劳动的果实变成了他们的盘中美餐。华尔街的罪人都住在一个道德方面的古拉格劳改集中营里面。在这种贪恋物质享受的社会里,人们必须把物欲横流的贪婪之辈区隔出来,让他们接受起诉然后将他们流放,这样人们内心才会有一点儿安全感。否则的话,贪婪在社会各界将会猖獗得一发而不可收。在集中营里,华尔街的寄生虫终日沉溺于尔虞我诈的投机活动。他们赌博成瘾,蔑视劳动。如果金钱足够多的话,他们还要炫耀花哨的排场,身穿自命不凡的服装出现在金光闪闪的晚会上。对于浸淫着新教的原罪意识却又同时物欲横流的美国文化来说,华尔街是一个完美的替罪羊。华尔街无德小人的丑陋面目让镀金时代的一切都显得黯淡无光,在半个世纪之后的经济大萧条中,它仍然不时地出现在美国人的想象之中,并且以戈登·盖科(Gordon Gekko)这一电影人物形象重新出现,盖科就是因为说出“贪婪是好事”这句电影台词而臭名远扬。
前言(4)
在美国人心目中,所有这些华尔街人物,无论是自命不凡的贵族、老谋深算的骗子、帝王一般的英雄,还是丧失灵魂的罪人,他们在社会交往及心理上都与普通美国人民有一定的背离。大体上讲,直到最近,华尔街仍然还是一个相当排外的封闭王国,亿万人民惊奇或者厌恶地注视着这个地方,但是他们很少认为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地方。在我们这个时代,这种情况已经大有改观。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华尔街的“*化进程”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高歌猛进。突然之间,平民百姓也收到了华尔街的邀请,在那儿他们似乎变成了一见如故的老朋友。自由市场思维的胜利为他们铺平了道路。同样地,20世纪50年代,“华尔街是我们大家的华尔街”这种心态第一次得到了坚持不懈的宣扬,提出“看好美国”这一口号的人是查尔斯·梅里尔(Charles Merrill),美林财团的创始人。在20世纪末的25年里,美国的去工业化已经降低了“生产劳动”的分量,而勤劳原本是美国人的一个神圣信条。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至少在网络经济的泡沫破裂之前,股票市场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早餐桌前、在健身房、在办公室里,股票市场随着时钟滴滴答答地跟着人们在走。”城市街道灯火通明,犹如每天24小时开放的数字影院,跟踪着全球证券市场信息显示屏的波动节奏,在齐眼高的平板显示器上实时滚动着各种神秘的数字图表,它变成了一个司空见惯的场景和一个从不停顿的经济心电图。
近年来,华尔街在公众心目中地位稳步攀升这一事实意味着,除了别的东西之外,古老的道德忌讳也已经枯萎凋零了,真可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些传统禁忌认为:辛勤劳动是人与上帝以及社会订立的契约。在爵士时代之前,这种情况也曾发生过一次,当时股票市场发了神经似地飙涨不止,私酒贩子的买卖与花枝招展的*大行其道,释放出了声色犬马的*文化即将来临的信号。然而,经济大萧条让这一切戛然而止。可是,那些违反传统的、隐匿地下的欲望永远都是华尔街诱惑民众的一个秘密武器。在里根时代,当华尔街再次崛起的时候,这些欲望又开始肆无忌惮地兴盛起来。而且,与此同时,华尔街古老的神话形象也开始复苏了。今天那些任人唯亲的资本家让我们不得不回想起那些镀金时代的金融贵族,他们的经济实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他们真正威胁到了*政体的安全。安然公司(Enron)终于因为财务丑闻缠身而破产,这种情况让人们不禁为骗子们的可怕行径大惊失色。在太平盛世,迈克尔·米尔肯似乎表演的是经济英雄主义的好戏,同样的英雄主义却把摩根变成了民众崇拜的偶像巨星。卡尔·伊坎(Carl Icahn)恬不知耻的贪婪行径清楚地表明华尔街的无德小人还活得很滋润。
华尔街的四副面孔都与神话中与其同流合污的人物具有相同的面部特征:贵族是罪人;罪人是骗子;英雄既是庸众中的普通一员,也是其中的精英。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华尔街处于美国资本主义隐喻的心脏位置上。当我们进入美国的梦幻宫殿的时候,我们就面对着这样一个迷宫:它是如何在吸取武士文化的隐喻和骑士荣誉的密码的同时,又背着“寄生虫”这个不光彩的标签的?同是这条华尔街,为什么它能在代表经济精英与政治寡头的利益的同时,还能承载平民百姓异想天开的致富美梦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贵族老爷(1)
华尔街是不是君主专制的皮条客?还是说,它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共和国的孵化器?它到底是反革命分子盘踞的老巢,还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