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走乌江-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干部好像酒喝多了,也只管闷着头往前走。不知摸黑走过了多少地方,终于看到了一片灯光。乡干部说,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乡政府所在地,撤区并乡(镇)的时候合并了。他是这里的包村干部,和一个老师熟悉,老师有一辆三轮车,他说叫老师送我们到镇里。我在路边等他,可半天不见他回音,我只好摸过去看看情况。老师家好像有些人正在打麻将,不太情愿送人。一个妇女说,天气不好,这么晚了不安全。其实是人家嫌麻烦。我只好开口说了句求情话。我想,如果人家硬是不愿,也就只能另作打算。我在坝子里站了半天,没人问我喝不喝水,我又饿又渴,汗水流多了,特别想喝水。

    又捱了半天,老师终于答应送我们到镇里,然后叫我们坐到车厢里去。车启动了,8点过钟到了镇上。老师把乡干部送到住处后,我叫他把我送到有旅店的地方。老师把我送到岩脚镇最大的一家旅店,他和老板很熟悉,可能是被我的精神所感动,告诉老板,我是省城的记者,招待一下。旅店客人不少,还在热闹。我要了两个菜,又要了半斤包谷酿的散酒,我太疲乏了,很想喝酒,尽管我有胃病。老师的名字我记不得了,当时我的心里很感激人家,那么晚了送我们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我硬是把他叫住和我对饮了两盅。

    老师走后,我要了半盆很烫的水烫了烫脚,也不管身上脏不脏,立即睡进了10元一称的床上。这时我发现我的两个大脚拇有淤血从指甲流出,指甲已经坏死,没有感觉。我以为死血流尽后,就没什么事了,谁知过了半个多月,两个指甲从根部脱落,变成了两个肉肉的“光头”,难看极了,好在没有影响走路。走完乌江,有人为我捏了把汗,说我太不把身体当回事,要是引起感染就完蛋了。算是老天爷长有眼睛!可我当时根本没有想那么多。
09 别样的心情(1)
    10月2日,秋阳炙热。早上从岩脚镇走到河边,翻山越岭,爬坡下坎,虽然同样辛苦,但心里有了别一样的感受:一路上见到了不少稻田,金黄的谷穗让我感到祥和与丰收,心里凭添了一分塌实,不像走过的前面的路,少见阳光,心里总是有一种不安和惊慌。说不清是因为什么?而走到这里却有了另一种心情。

    走到老坡底,过桥后便是一个村寨,顺河行进不远便没了路,不得不又爬上山坡。中午过一个村寨时,由于背的东西太重,勒得两臂酸痛,加上火热的太阳,我差不多走不动了。咬咬牙又过了几个山岭。早上没有吃东西,下午2点左右走到一个山坳时实在饿得慌,那里在修公路,山坳上有个小店,名为方便大伙,实质是为了做生意赚钱。店里摆有简单的饼干、白酒之类的一些饮食,我买了一筒饼干,又要了一瓶矿泉水,吃了半筒饼干就咽不下去了。我把剩下的半筒拿给看着我的小孩,小孩左手捏着,右手小手指伸进筒里抓起一块嚼得咔嚓咔嚓脆响,津津有味的不到10分钟就把半筒饼干给解决了。他盯着我,似乎还不满足。看着他,勾起了我对童年的记忆……

    我的父亲大约在我两岁时就病逝了,他离去的情景如今没有任何记忆。我的母亲成份不好,人格严重受到歧视,甚至遭到侮辱,我们母子在外面常常比孙子还不如,只有夹着尾巴做人的份。加上家里贫穷,我和寨上小孩玩时,用现在的话说极尽拍马屁和低三下四。但是小时候的“德性”却没能成气候,没有延续到这个特别派得上用场的时代,不知为什么反而非常厌恶今天身边有我小时德性的人。

    我的童年是孤独的。但有个叫四皮子(绰号)的喜欢和我玩,认真说是我喜欢找人家玩。我们经常打架,仅仅为了一只蜻蜓或者别的什么小东西马上就干了起来,但很快又和好如初,当然一般都以我失败而求和。他的父亲在县里当同志(当时叫的同志就是今天当官的意思,其实是在邮电局工作),半把个月回家看一次他们姐妹和他母亲,每次回家总要给他们买些山里没有的东西。四皮子在我们面前炫耀的是第二天从腰兜里摸出几块饼干和几棵水果糖来。他高兴哪个就赏给人家一块饼干或是一棵糖,一般“关系”就用嘴巴咬半块给人家。有一次他对我很友好,当时我们好几个小伙伴在地里用小石块玩拱桥的游戏,他从兜里很大方地摸了棵糖给我,我十分欢喜,剥了纸就放进了嘴里,用舌头在嘴里不停地搅动,半个多小时才化完。谁知刚把那棵糖消灭,我的拱桥轰一下垮了,一块石头倒过去砸在他玩的拱桥上,把他已经“竣工”的拱桥打垮了。他以为我是故意的,气呼呼的叫我把吃到肚里的糖给呕出来。无论我如何解释,他还是一个劲的叫我把糖呕出来,可想而知,我当时有多尴尬。从此我再也不敢随便吃他给我的东西了,他非给我不可的时候,我就说,等会你不要我还你喔!

    这个童年的伙伴的父亲在我们10来岁时不幸因公去世,由他后来顶替他父亲去邮电局工作。如今我们都是30多岁的人了,他的孩子跟我们当年一样大了,但他未必记得我们小时候这些好笑的故事。因为那样的伤痛对他并不深刻……

    边想着一些无边无际的事儿边朝坡下走去,下午3点过钟我到了山脚。大河又流到我的眼前,它从一个小镇的房前屋后缓缓地流去,没有在乎一个近似于傻子的人寻着它的轨迹走啊走。这个小镇原来叫马场,大约觉得这两个字有损形象,不知什么时候改成了龙场,现在叫龙场乡。当然了,龙比马厉害多了,什么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的精神等等都是高贵的象征,而马呢,什么一马当先,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都逃脱不了一个“跑”,跑不动就没有就没有好结果,甚至还要捱鞭子。所以还是虚的好,凡是实的东西都很累,甚至费力不好看。从这个角度看,现代人不如古人了,古人吃苦耐劳,真说实干,而且也不会弄出什么与本质不沾边的事情出来。不像现在的人赶时髦,行不行,符不符合实际都不加考虑,只要听起来舒服就成。比如上面我走过的很多地方,名字叫猫场、狗场、猪场、牛场、鼠场的一路都是,我不知这些地名是不是跟地形有关,前人为什么要取跟动物有关的、而不取别的什么美名更是不得而知。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全国我到过不少地方,以及后来走过的乌江中、下游都很少听到这样以猪、狗命名的地名,这尤其值得地名学家们好好研究。
09 别样的心情(2)
↙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我在小街的背后找到现在的龙场乡政府,院里有很多男男女女,我走上前打听乡政府的领导是否在家,没有一个人回答。我只好说出自己的身份,有人才叫我去墙根那儿问坐着的人。墙根那儿坐了好几个人,他们也没有说谁是书记,谁是乡长,而是问我有什么事。我向他们简单介绍了我的乌江之行,其中一个男的才告诉我这个乡的情况。原来这个人就是这个乡的领导。这个乡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是六枝区一个中等乡,人口有近3、5万人,过去是下云南、上四川的古驿道。问他们这里有什么古迹,他们都说调来不久,不太了解情况。

    下午的阳光格外温和,乡政府周围到处是稻田,走出门来,打谷声此起彼伏,秋收的景象尽收眼底,心情十分爽朗。虽然已经四点过钟,但我还是决定继续赶路。我想,如果我能坐着一只小木船在这样美丽的光照下荡舟而下是多么惬意。河岸上摆着很多小木舟,打听得知,这些船儿是当地农家打鱼船,一般不渡人。乡里的那位秘书明白我的意思后,带我到河边树荫下的农家询问,看谁愿意送我到下水的普定县马场,前提是我得给报酬。一个小孩到坡上去喊大人,喊了很久才来了一个50多岁满脸长着小土坑的老人,他来后说天都快黑了怎么送啊,又问我给他多少钱,我出口就说给他20块,他说太远了,再说下水容易上水难,回来累得很,而且得摸夜水。他似乎不情愿,我只好又加了10块,他才勉强答应送我走。

    这个满脸长坑的老农叫什么名字,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好像叫李什么昌的,这都不重要了。我们泛舟而下,见两岸山势平缓,黛色映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