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居易被老头子的戏谑之词弄得不知如何是好。
白居易有点冒汗了,不禁拘束起来,“前些年,遭逢战乱,父执说我‘战时居不易,辗转随遇安’,就给小生取了这个名字,让大人见笑,见笑。”
老管家一旁插话:“他的父亲是徐州有名的白季庚。”
顾况:“哦。”
顾况又询问了白居易的学业,白居易一一回答,顾况便又就其诗作说了些自己的看法,对自居易大加勉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4、“别了,华阳观,著作局!”
白居易打开包袱,“如今叛乱已经平息,圣上明令今春开科取士,小生就冒昧地来了。哪知道长安……”
顾况笑笑:“长安不好混啊。”
白居易又递上一叠诗稿:“这是小生早年写的诗作,瞎写乱涂,还望大人指教!”
顾况嘿嘿一笑:“如今写诗的人多,读诗的人少,小哥儿也攻诗?”语气中,显然流露出一种不屑一顾的神情。他本不想接白居易的诗稿,但顾况毕竟是一个很有教养的名士。他还是接过了诗稿,随便翻了翻——“赋得古原萆送别?送别诗,我倒要看看。”他随口轻轻吟出声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他愣住了,抬头正眼看着白居易,“不错嘛,能写出如此绝妙好诗来,在长安居,容易,容易!”
“献丑,献丑。”白居易躬身一礼:“久闻著作郎诗名,小生实在惶恐。请大人教正。”
“呵呵,可不能这么说,老夫虽然痴长六十有余,然诗作却实在不敢与公子相比。”顾况连连摆手,“老夫刚才所言实戏言耳!请公子不必介意。依老夫所见,公子不妨就下榻敝局华阳观。吃住解决了,就看其他是否容易了。”
白居易躬身再谢。
跟顾况出了大门,过了宣平坊,向百步之外的著作局大院华阳观走去。
白居易一觉醒来,天色已经大亮。老管家推门进来,欣喜地说道, “老爷让我跟公子说,往后公子就在‘承月斋’住宿攻读,在老爷家中陪老爷进食谈天。走吧,回东府吃饭去吧!”
出了华阳观,老管家又说,“老爷说他还要为你延誉京城,敢问小哥,啥叫延誉?白居易对老管家讲了“延誉”的意思。从此,白居易就在京城长安开始了准备大试的苦读生活。
到了春闱大试那天,白居易从科场归来,一边吃饭,一边聆听顾况的教诲。“居易,今日考绩如何?”顾况问道。
白居易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怎么说呢?我自觉还不错。”他非常自信。
顾况又具体询问答卷情况,白居易也都对答如流, 有几处答对简直可以说是创见。
顾况十分高兴。他觉得坐在身旁的白居易委实够得上一个人才,“嘿嘿,这小子,答得不赖!”
但是不久就有传闻出来了。说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吗?别是哪个老头子喝了人家的酒替他写的吧?又说一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也想大试得中,我们这些人干什么去?大唐京城人才济济,难道就缺少一个“趁火打劫”的家伙,这不是欺我长安无人吗?有的干脆说社稷神器交给一个孩子,我不放心……科榜下来,白居易落第了!
对于自居易来说,这个打击确实不小。他的希望破灭了,他的信心动摇了,他的前途暗淡了。他觉得自己没脸见人。特别是一日三餐出入于华阳观和顾府的大门,他简直臊死了。在顾大人这儿吃住倒还不算什么,最令人心烦的是他们在向白居易泼污水的时候,竟连顾老大人也捎带上了。
这叫自居易怎么向顾况开口说话呢?
晚饭的时候,老管家来请自居易。
白居易说:“我不饿。”
老管家说:“一天不吃饭,还不饿?”
自居易又说:“在外面吃过了。”老管家笑道:“果然吃过了也好,老爷请公子过府说话哩!”
白居易实在推辞不掉,心绪烦乱地说道:“转禀著作郎顾大人,待他晚餐过后,小生再去打扰他老人家。”白居易哭了……
“活着有什么意思呢?”白居易独自思忖着,“没有脸面地活着还不如死了好。”天气渐渐暗下来,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白居易悄悄地出了华阳观。
“别了,华阳观,著作局!”
1、红颜知己
白居易决定要离开长安。
白居易走在大街上。街上的人还是那么多,老是有人碰他,看他,“真讨厌,有什么好看的?你们活得倒自在!还有人笑,看那个高兴劲儿,哼,在耻笑我吧?”
白居易来到曲江池畔。他决定投水自杀,早一点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站在岸边的太湖石旁,望着晃动的湖水,月影在湖面上一会儿破碎,一会儿腾跳,好象也在讥笑他,“好了,不要幸灾乐祸,我死,我死还不行吗?”自居易迈过栏杆,向那没有纷争,没有嫉恨,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世界跨去……但是就在自居易举足跨步的时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只夜游的妓馆画舫过来了。船头上挂着一盏昏暗的灯笼,一个老翁在船舷上来回走动、撑竿。船舱里也有一盏灯,粉红的舱棂纱幔上映出一对青年男女的身影,伴随着低缓而悠远的箫管之音,传来清丽淡雅的娇声低唱:
古原上的芳草啊,
稠密而茂盛,
一丛接着一丛,
一年里有一度枯萎,
也有一度繁荣。
任凭那无情的野火烧啊,
又怎么能烧毁干净?
一旦温暖的春风吹来了,
她又会焕发出新的生命。
远处的芳香侵入古老的道路,
晴朗的天底下一片翠绿爬进遥远的荒城
。。。。。。
这不是唱的他的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么?他的这首诗歌很少有人知道的,在长安,也充其量只有顾大人知道啊,难道。。。。。。
自居易惊呆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使劲捏了一把自己的大腿,有点疼,自己没有死。人世间竟有如此的幸会和巧合,白居易不认识他们,他们也并没见过白居易,但他们却在这里神交心会了!
“这诗写得好,也唱得好。”背后仿佛有人在说。
自居易不知说什么好,他朦胧中觉得,人世间理解自己的人还是有的,尽管这些人有的相识,有的陌生,但从他们的吟唱和交谈中,他第一次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生最可宝贵的是什么呢?还不就是人们的理解和信任吗?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己刚才的举动太可笑了,太脆弱了,也太愚蠢了;是啊,小草,小草,你还不如小草啊,刚刚一“烧”,你就经不住了,差点成了灰烬,也太可卑可怜了!
现在,这棵小草又经历了一番“春风”,终于又活过来了。但是自居易始终不明白,自己送别友人的小诗怎么竟成了劝解自己的东西。难道真的有什么神明在冥冥之中随时拨正自己吗?神明,神力,神灵,神……白居易第一次感到诗歌的魅力了。
白居易正在低头沉思默想,忽听有人喊道:“易哥!你原来在这!”
白居易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啊,让他大吃了一惊——面前活脱脱地一朵芙蓉花!
“灵儿,你怎么会来到这里啊?”白居易又惊又喜,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思想彷徨的时候,她总会出现的!
这妙龄少女名叫湘灵,是符离东菜园村的农家女子,也是白居易的红颜知己。
湘灵,姓刘,原名娟子,人又称婵娟子。其母早逝,父亲刘家声是徐州有名的流浪诗人,经常不在家,撇下女儿一人以种菜园为生计。在白居易来埇口的第二年,娟子不小心滑入河中,被白居易和伙伴们救起。自此,白居易和娟子相识,他借故为了向娟子学诗,白居易三天两头去菜园找娟子。
一次,白居易对娟子说:“给你改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好么?”
娟子:“你说叫什么好呢?”
白居易:“大历十大才子之一钱起的《湘灵鼓瑟》,这首诗是应试诗,也就是说那是考进士时当堂完成的命题作文,据说钱起在那次坐船赴京赶考的路上,有一天夜半,他怎么也睡不着,便披衣而起,忽听见江上有人在作诗,那是钱起有生以来听到的最好的诗,他就想看看这是哪位大诗人啊?那夜月色很好,举目望去,大江之上却别无他船,他自己的船上只有一个老艄工和一个书童,都不可能是诗作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