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0辆汽车,载敌2000余名,还出动了5架飞机,配合坦克、重炮,向三八六旅猛扑围杀过来。
十分愚蠢而可笑的日军,此次“追剿”还在其先头装甲车上贴上了“专打三八六旅”的标语。陈赓对此嘲笑道:“日军打着标语宣传我们,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作战,好让日本鬼子再长长记性。”面对多路“追剿”而来的日军,陈赓指挥部队利用敌人的结合部,多次巧妙地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而尾追的日军沿途探询:“是不是三八六旅旅部?” 一打听不是,汽车一溜烟就走了。这样愚蠢的日军一直搜索和追击了整整七天,始终没有抓到三八六旅的踪影。日军的阴谋未能得逞,只得恼恨而归。
陈赓率领第三八六旅进入山西战场后,接连取得了重大胜利。1939年2月4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在给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的一封电报中,充分肯定了陈赓所部抗战以来的卓著战绩: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参加七亘村、广阳、神头村、响堂铺等战,尤以粉碎敌人九路围攻之长乐村战斗,该员更显奇功。后复参加河北作战,收复失地,扫荡平汉线伪军及伪政权,缩小了敌占区。
5.破击正太西段(1)
“有几天不打仗,
我就坐卧不安,烦闷得难受。”
日军在晋南战场上的连连失利,岂能善罢甘休。于是又与1939年7月初,纠集五万余兵力,对我晋冀豫根据地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扫荡”,企图打通白晋、邯长、平辽等线,寻找我陈赓主力部队作战,分割摧毁我抗日根据地。
在反“扫荡”中,陈赓派出一支部队对太谷至分水岭一带敌军进行了连续的袭击与破击战斗。7月5日,敌军一○九师团一○七联队3000多人,由南关分水岭、来远镇分路来犯,当晚该敌会合于石盘镇,6日进至榆社云簇镇,途中遭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不断阻击,伤亡200余人。为了给敌人以严重打击,陈赓率七七二团、新一团夜袭云簇镇。当夜23时发起战斗。敌遭我袭击后,立即以全力向我反扑,7日与我在云簇镇附近的新庄、高庄、桃阳、乔家沟一带激战竞日。我在给敌以沉重打击,毙伤敌300余人,并迟滞了敌人的行动后,于当晚主动撤出战斗,又使“追剿”之敌付出代价而一无所获。
但是,日军毕竟是处于优势,所以,这次反“扫荡”后,日军打通了白晋、邯长、平辽公路,占据了我根据地的大部分县城,这使三八六旅的机动作战更加艰苦。
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这年秋、冬,经请示刘邓首长同意,陈赓决定将三八六旅所属部队,进行半年的分遣作战。各部队分遣以后,结合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在白晋路北段和祁县、太谷、榆社、辽县、武乡、沁县等地,共进行大小战斗100多次,以袭击、伏击、破路、翻车、收割电线、冷枪战、地雷战等各种手段,毙伤俘日伪军1000多人,给敌人以很大打击。
在日本侵略者面前,陈赓是一位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将军。他经常说:“有几天不打仗,我就坐卧不安,烦闷得难受。”他在1938年1月22日的日记里面写道:“最近几天,我甚感烦闷而无聊,大约是因为这几天没有亲身参加战斗的关系。”
1940年1月中旬,陈赓率领三八六旅主力及八路军总部直属特务团进入太岳区,迅速改变了太岳区的形势,加强了太岳解放区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这支骨干力量很快就成了太岳区武装力量的主体,并带动和帮助决死一纵队等部队,进一步展开了对敌、顽的斗争。不久,又成立了太岳军区,陈赓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从此,三八六旅协同决死队和军区部队,转战同蒲、白晋铁路沿线,粉碎敌人多次“扫荡”,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牵制和消耗,巩固了太岳解放区。
陈赓率部在正太路西段的破击作战,使敌后游击战争得到了迅速发展,甚至严重地威胁了日军后方的稳定,迫使日军不得不从前线把一些主力部队调往后方,以维持其后方的安稳。但这种调整又使敌后方一下变成了战场,由此有效地迫使日军在正面战场停止了战略性进攻,代之以诱降政策。所以,在华北战场上,日军不得不又在自己的后防进行“治安肃正”、“总力战”,实施“囚笼政策”。采取所谓的“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链、以碉堡为锁”政策进而达到其先把根据地军民加以分解,后再辅之以封锁沟、墙,构成网状压缩包围圈,将敌占区向我根据地逐步推进延伸。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破击正太西段(2)
针对日军的残酷封锁,八路军总部于7月22日发布了实施总破击战预备命令。接到总部的预备命令之后,陈赓就开始组织太岳军区部队进行战役准备工作。8月上旬,陈赓接到师首长转来朱德、彭德怀的预先号令:命令太岳区部队立即秘密地进行破袭正太路和敌人重要交通线的准备。并命令七七二团、十六团和决死一纵队的二十五团、三十八团,待命参加正太破击战。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正式下达了对侵占华北的日军据点展开大规模破击战的命令:以积极主动的作战行动,采取有效的作战手段,打破日军的交通线和封锁网,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以鼓舞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士气,打击国民党顽固派。八路军总部计划展开114个团的兵力,于8月20日晚8时,在同一时间内向华北各主要铁路干线实施破袭和进攻。这就是史称的“百团大战”。
八路军总部的命令下达后,陈赓当即按照这个命令的精神,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进行了深入的战斗动员。8月14日,陈赓率领重新归属的四个团组成的太岳纵队,由沁源地区出动。经过五昼夜的急行军,从太岳区越过白(圭)晋(城)铁路日军的封锁线,于18日,冒着滂沱大雨,到达寿阳县城以南约50里的松塔白云村一线秘密集结。
陈赓偕同三八六旅参谋长周希汉,前往一二九师前进指挥所驻地石拐镇去面见刘伯承和邓小平,受领具体战斗任务。刘邓两位首长当晚在标好的地图前面,向应召前来的各部队首长传达了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8月18日下达的战斗命令:一二九师主力以正太路、阳泉至太谷段及平定至辽县公路为主要破击地区,其次是平汉路安阳至内丘段与同蒲中段。在此任务完成后继续扩大战果,并适时南下,进行榆辽战役,夺取榆辽路据点,以巩固抗日根据地,缩小敌占区。
正太铁路当面驻守的敌人是片山第四混成旅团。这个旅团辖有五个步兵大队,附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分布于正太路娘子关至段廷段。
正太战役由陈赓和陈锡联、谢富治统一指挥。师属主力分作三个纵队:中央纵队(总预备队)以第三八五旅主力及七七二团组成,归陈赓等直接指挥;右翼纵队以第十旅主力二十八团、三十团等组成,归旅长范子侠、政委赖际发指挥;左翼纵队以十六团、二十五团、三十八团组成,根据陈赓的建议,由周希汉指挥。
太岳部队组成的左翼纵队,担任寿阳至榆次间的破击任务,首先集中兵力攻占芦家庄、和尚足、下湖、上湖、马首等车站和敌据点,得手后视情况向北、向西扩大战果。
8月20日夜,势如潮涌的左翼部队与上万名参战群众,穿过正太路外围的堡垒线,猛扑正太路西段,按照“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座桥梁”的口号,一下子就把寿阳到榆次间沿线所有敌人据点及其守备部队全部消灭,并将所有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建筑物都彻底削平。参战群众架起一堆堆枕木放火焚烧,把大部分铁轨运回解放区制造武器,拿不走的便都毁坏了。
这个时候,陈赓直接指挥的中央纵队七七二团进袭平定西南敌人的重要据点冶西村。22日,七七二团两个连强袭冶西未果。25日16时,该团第一营,配属平射炮、迫击炮各一门,再次向冶西发起攻击。第二连迅速通过敌铁丝网,冲至敌外壕前沿,受敌火力阻击,形成对峙,第三连绕敌左翼将敌铁丝网破坏。固守阵地的日军拼命顽抗,并且施放大量毒气。我攻击分队以集束手榴弹投入日军工事,给日军以重大杀伤。同时,第二连也由正面逼近碉堡,除残敌十多名逃往平定外,余敌全被歼灭。
9月5日,太谷出犯的敌第三十六师团永野大队500多人,向榆社双峰镇进犯。师部令陈赓指挥太岳军区四个团的兵力,即在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