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杏出墙”是怎样从“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变化出来的?它与那个比裴勇俊还英俊的裴少俊又有什么关系?
《牡丹亭》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性描写?杜丽娘游园惊梦到底梦到了什么?
黄梅戏里的那位女驸马是怎么考上状元的?中国历史上到底还有多少位“女状元”?
杜十娘阅人无数,怎么就看中了李甲?而李甲出卖杜十娘,到底是一时糊涂,还是有着其他的什么原因?
莘瑶琴与杜十娘号称南北两大名妓,为什么十娘不能获得的幸福瑶琴就能获得?而她的幸福为什么会与一个“卖油郎”联系起来?
唐伯虎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房奴”?他做“房奴”的原因是不是因为他的生命里真的有过一个“秋香姐”呢?
吴三桂冲冠一怒是不是真的就是为红颜?吴梅村的《圆圆曲》为什么要为这个大卖国贼戴“高帽”呢?
柳如是怎么会以一个“扬州瘦马”的身份开始了幸福的生活?钱谦益又是怎样娶到这个比他小33岁的秦淮名妓的呢?
娇小的李香君为何要用鲜血去染红那把“桃花扇”?在“血染的风采”之后,历史的真实又会是一种怎样残酷的结局呢?
董小宛倒追冒辟疆的故事为什么会让后代的才女大为不解?她以小妾的身份在夫家忍气吞声,却为何还幸福得要命呢?
芸娘为什么会在夫妻恩爱的情况下提出为沈复娶妾?难道她是对爱情没信心,还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猪油蒙了心”?
美人一笑倾人城,再笑即可倾人国,为什么婴宁却要笑个不停?后来,又是什么让一个那么爱笑的女孩永远都不再笑了呢?
张柏芝的电影版《河东狮吼》到底是取材于宋代“河东狮吼”的典故,还是有别的什么来源?在江城身上,蒲松龄到底做错了什么?
面临“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贾宝玉真的选择过吗?曹雪芹到底离那个“贾宝玉”有多远?
杨乃武与小白菜是不是真的没有私情?为什么在平反昭雪之后,这对苦命的人又会受到刑部杖责的处罚呢?
白娘子到底是怎样来到人间的?这曲人间的神话是怎样为中国古代的爱情文化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的呢?
…………
我们一口气细数了宋元明清的那些爱,但千年的时光何其漫长,谜一样的爱情传奇又岂止这些!
我喜欢蔡明在春晚上的那句疑问——“为什么呢?”
当我们用探索的目光去重新审视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无数美丽的爱情故事都体现出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是人性的力量赋予了爱情吸引我们的力量,是命运的力量赋予了爱情震撼我们的力量。不论是悲剧还是喜剧,每一场经典的爱情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一种深刻的存在。
是的,“真相只有一个!”
穿越迷雾之后,看到了真相。有的很温情,有的也很残酷。但不论结果如何,那些真情燃烧过的岁月,都只会让我们更为深切地去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
踏着这片热土,让我们把“评点中国经典爱情”的浪漫之旅继续下去,让我接着为您解读那些“传世经典,倾城之爱”!
1 回首向来萧瑟处,几番风雨几多情(1)
——苏轼和他的三个女人
我们一般称北宋大文豪苏轼为苏东坡,因为他的号叫东坡居士。可是苏轼这么大的才学,为什么会给自己起个“东坡”这样通俗的名号呢?若有人叫张西坡、刘北坡,你会觉得这名字俗不可耐。
原来,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的时候,喜欢上了干农活。他在他家东面山坡上开垦了一片荒地,又因为白居易的一句“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的诗,苏轼就号东坡了。
那么苏轼干过最多的农活是什么呢?
是种树!他曾经持续不断地在一座山上种了三万棵雪松!
苏东坡为什么要种那么多树呢?是为了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的号召吗?还是意识到绿化与环保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事实上都不是。原因你恐怕很难想到,他竟然是为了一个女人种了这么一大片的雪松!
提到这个女子,就不得不提到大家都很熟悉的那首千古悼亡之作《江城子》。这是很多人都很喜欢的一首词,连半文盲杨过都很喜欢它。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里说,杨过一生潜心武学,对文学全然不通,之所以认得两个字还是小时候在桃花岛上黄蓉教他读《诗经》、《论语》时认得的。而杨过在后来浪迹天涯的过程中,在一家路边小酒店的墙壁上偶然读到这首词,“一读之下便也牢牢记住”。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这首词一是特别容易懂,二是特别感人,所以它才成了杨过这个半文盲也能牢记的文学作品,才被后人评为“千古悼亡之首”。
我们来看一下,这篇号称“千古悼亡之首”的《江城子》到底好在哪里?
词曰: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来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也就是公元1075年,当时苏轼被贬在山东密州任知州。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用的标题只有两个字,叫《记梦》,也就是说,他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梦。那么他做了一个什么样梦呢?
词里说梦到一个女子,在窗边梳妆,而苏轼自己与她默然相对,泪流满面,这其中既有相逢的浪漫,又有无奈于命运的悲伤,所以梦醒后,苏轼才说这样的情景足以让他“年年断肠”。
那么这个让苏轼断肠的女子到底是谁呢?
答案很多人都知道,她就是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正是在词中所说的“千里孤坟”旁,也就是在王弗坟墓所在的山坡旁,苏轼亲手种下了三万棵雪松,以此来纪念自己的亡妻,可见苏轼与王弗的感情之深。
但是我发现这首《江城子》还有一个小小的谜团,那就是苏轼既然渴望与亡妻相会,怎么又会说“纵使相逢应不识”呢?
“纵使相逢应不识”应该是一句很白的话,就是说恐怕我们见了面你也认不得我了。既然是这样,为什么后来又说“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呢?难道是因为王弗认不出站在对面的苏轼,才让东坡先生伤心到“泪千行”的地步吗?这样的话,未免太过荒唐可笑。
所以真正的解答应该在于,词的标题虽然是《记梦》,但词中真正记梦的应该只是下阙,而上阙说的并不是梦,而是苏轼这十年以来的心态。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在“纵使相逢应不识”的前面,苏轼说“不思量,自难忘”。也就是说不去想却已刻刻难忘,这说明这种意识已经成了一种刻骨铭心的存在,用心理学词汇准确地说也就是成了一种自觉的潜意识。随后的“纵使相逢应不识”的感觉其实也应该是这样的。那么苏东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被王弗认识的直觉呢?
其实,苏轼自己在词中也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尘满面,鬓如霜”。
一般的解读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认为是尘土满面、星鬓如霜让苏轼自觉难以面对自己的妻子。也就是苏轼觉得,即使这时妻子王弗真的再看到自己,也会认不出年华老去的苏轼了。但苏轼为什么会这么想呢?这是不是只是一般人的年华老去之感呢?
我们知道王弗16岁嫁给苏轼,死的时候刚好26岁。他与苏轼结婚的这十年,正是苏东坡一生中最锐意进取,也最春风得意的十年。这十年里,苏轼与苏辙兄弟高中进士,名满天下,被授官职,层层提拔,那叫一个“春风得意马蹄疾”啊。可自从王弗死去到苏轼写下《江城子》后的这十年呢?苏轼卷入由王安石变法引发的新旧党争。前面###得势的时候,他由于反对新政,被王安石这一派排挤;后面旧党得势的时候,他又强调王安石变法中也有可取的地方,结果又被司马光这一派排挤。结果是不论###得势还是旧党得势,执着于自己理想与坚持个人主张不趋炎附势的苏轼都倒霉得很。这段时间,在政治上他经受的最多的事儿就是贬官,一贬再贬,那真的是叫“宦海沉浮”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 回首向来萧瑟处,几番风雨几多情(2)
此后的数十年,苏轼也一直没能摆脱这种仕途上的险恶命运,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