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个旅长兰普恩抢先攻占了尼格莫山。拿破仑10日抵达萨沃纳,他会见了马塞纳和拉阿尔普,并对预定于15日发动的攻势作了最后安排。现在他发现整个奥军都在向他推进,因此必须立即改变计划,当务之急是对付博利厄而不是攻击柯里。11日,他抵达尼格莫山正南的桑托里奥,发现据守坚固阵地的兰普恩正受到奥军阿根陶部六个营的攻击,在芒泰诺泰以西却未见有其他奥军。拿破仑集合所属各师师长口授命令:命拉阿尔普次日上午向阿根陶发起正面攻击;马塞纳连夜率所部沿芒泰诺泰以西的阿尔塔山脊前进,于次日拂晓进攻阿根陶的右后方。法军的攻击如期实施,结果完全成功。4月12日,当晨雾升起时,阿根陶发现自己几乎被包围。经过短促交战,其部下便开始溃散并向东北方向的阿奎仓皇撤退。拿破仑在芒泰诺泰首战得手,的确决定了这次战役的结局。他已经在他的两个对手之间打进了一个楔子,而且他们今后也休想再次会合。他迅速利用这种形势,命拉阿尔普在芒泰诺泰据守夺取的地盘,同时命马塞纳挥戈北上往克罗和代戈推进,以对付奥军的援兵;命令奥热罗的生力军向卡凯尔运动,然后朝西折向米勒斯摩;而塞律里埃则从加里希奥直下塔纳罗河谷以威胁切瓦。同时,拿破仑把司令部也移到了卡凯尔。他认为梅尼尔不胜任此师的指挥职务,于是将此师的一个旅拨给了马塞纳,另两个旅拨给了奥热罗。4月12日下午,拿破仑发布了如下战报:共和国万岁!今天,4月12日,马塞纳将军所率师与拉阿尔普将军所率师一起攻击了据守在芒泰诺泰重要阵地的奥军,该军达万人,由博利厄将军本人以及阿根陶将军和罗卡维纳将军所指挥。结果共和军彻底击败了奥军,打死打伤敌人约3000人。罗卡维纳是阿根陶的一个旅长,至于博利厄则根本不在场,他实际上是两天之后才听到战败消息的,当时他正在从沃尔特里返回其设于阿奎的司令部的途中。
炮兵出身的拿破仑初次在战场上运用步兵便首战告捷,战绩辉煌。不过,这不应归结为不可思议的天才或侥幸。他忠实地应用了从布塞、吉贝尔和杜特那里领略的战术思想,难能可贵的是,他头脑清醒,能当机立断,迅速行动。
4月13日上午,奥热罗率3个步兵旅约9000人西进,攻击据守在米勒斯摩的皮埃蒙特军。在这里他受到奥军普罗韦拉将军的独立旅和皮埃蒙特军一个掷弹兵营的阻拦,当时,他们正据守着西博尔迷达河谷。当奥热罗逼近时,普罗韦拉便率其大部分兵力逃到一个陡峭山顶的科西里亚古堡中凭险据守。奥热罗具体地企图对该堡实施强攻,但被击退,而且损失惨重。不过,普罗韦拉终因弹尽粮绝滴水无存而于次日投降。在此期间,奥热罗还把柯里的部队从米勒斯摩往西撵到了切瓦。
拿破仑在成功地扩大奥军与皮埃蒙特军之间的间隙之后,现在回师与马塞纳重新会合。据马塞纳报告,他为阿根陶在代戈的一个后卫部队的坚固阵地所阻。4月14日下午,拿破仑再次组织围攻,马塞纳从正面进攻,而拉阿尔普则涉水渡过代戈下方的博尔米达河攻击奥军后方,结果俘获奥军2600人,阿根陶残部往斯比格罗峡谷向北逃往阿奎。
不过,代戈战役并未结束。博利厄原先曾命令武卡塞维驱逐在沃尔特里的法军。这个任务其实已由其左侧的皮托利完成,于是武卡塞维便率领他的7个营沿阿尔卑斯山脊西进以与在萨塞罗的阿根陶会合。14日上午,他奉命火速驰援在代戈的阿根陶,经过彻夜行军,他于15日上午突然出现在代戈法军的翼侧,迫使法军仓皇撤出该镇。马塞纳很快就扭转了局势,接着发动反击将武卡塞维往北逐往阿奎。博利厄从开战起,就根本控制不了部队,现在他试图收拢其在亚历山大里亚和托尔托纳两个要塞之间的残部,以求守住波河上的那个渡口。4月16日,他上呈奥皇的一份悲观的急报:本部处境艰险,……我正尽力收集在阿奎的残部……然后我将尽量选择于我军安全最为有利的阵地,确保伦巴第的防御。我恳请陛下斟酌一支仅剩万人的军队还能有何作为。
6天前他是以万之众参战的,可见奥军的损失的确是相当大的。在暂时击败其主要对手之后,拿破仑现在可以转而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地对付撒丁人了。他自设在卡凯尔的司令部下令围攻柯里在切瓦的设防营地。柯里被迫经芒*朝北面都灵方向溃退。现在法军抵达皮埃蒙特平原,其骑兵师在斯但格的指挥下正乘胜追击溃败的撒丁军队,不幸斯但格本人却翻身落马受了致命伤。撒丁国王的特使在都灵以南33英里的凯拉斯科会见拿破仑。4月28日,双方在此签订了一项停战协定。4月26日,拿破仑曾发布过如下战报:将士们,在15天之内,你们已经赢得了6次胜利,夺得了21面军旗、55门大炮和若干要塞,并征服了皮埃蒙特最富庶的地区;你们已经俘获了万人,打死打伤1万多人。对于一位青年将领而言,这不是一个小成就。在26岁时,他已经接连击败了两支敌军,从而树立了作为一位杰出的部队领导人的声望。
征服皮埃蒙特是拿破仑作为司令官所指挥的第一个战役,而且也可能是他毕生最光辉的一仗。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他走运,撇开这点不谈,且看拿破仑在一开始所面临的困难的确是令人望而却步的。首先,战场的地理环境于他不利。诚然,他有一座山脉作为屏障可以掩护其最初的兵力集结,但是,这座屏障仅有一条狭窄的隘道供其大部分兵力通过,这就意味着他必须冒相当大的风险。其次,其交通线从萨沃纳回到尼斯长达百英里,而且由于濒临大海,在其任何一点都极易为纳尔逊的舰队切断。至于纳尔逊为何不曾作这种努力倒是颇令人费解的。第三,他的补给系统非常不得力。这一方面是由于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组织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次战役比他预定的时间提前了4天。拿破仑原来打算先对付离他的交通线较近的撒丁军,然后再回师对付其兵力远为分散的奥军。阿根陶沿亚平宁山脉出其不意地推进也许可以使一位次等司令官丧失平衡,然而拿破仑却可以非常迅速地改变计划来适应这种突然变化。由此可见,他的头脑反应是何等灵活!
4月初,意大利军团所据守的阵地正是头一年舍雷尔在洛阿诺攻势中所夺得的阵地。由于马塞纳和拉阿尔普在冬季一直沿着前线积极巡逻,因此对敌人的兵力部署了如指掌,这多亏了马塞纳的情报人员。法军在表面上虽没有什么动静,可是暗地里却调兵遣将,从海防区增援到达加瑞索的塞律里埃师。此外,由于前线附近饲料缺乏以致炮兵连的骡马不敷使用,为此拿破仑于4月初由海路给瓦多送去一批骡马,并指示马塞纳只准在战斗打响前起用。为了欺骗敌人,转移敌人对卡蒂波纳山隘的注意力,塞尔沃尼旅奉命沿海岸向沃尔特里进军,结果博利厄急不可待地吞下了这个诱饵,他错误地断定法军的主要目标是热那亚。
博利厄首招失误,拿破仑立即加以利用。他改变原定计划,不等奥军集中就对分散的奥军发动第一次打击,首战于芒泰诺泰,再战于代戈。这是一个灵活机动的出色战例。在这些闪电式打击中,拿破仑应用了他研究前人的战役所吸取的经验教训:集中兵力以对付最接近的重要目标,同时节约用兵保留预备队以防不测。事实证明,对极为脆弱的侧翼实行战术包围往往取胜。最后,到达平原时,他用骑兵来扩大战果,追歼溃敌。在此之前,即使从事侦察活动他也未能使用骑兵,这是受地形限制的缘故,因为骑兵在山区行动不便。
这位年轻的总司令其人及个性是颇值得注意的。他身材矮小,像马塞纳,而且不修边幅,讲起话来带有刺耳的科西嘉口音。在任意大利军团的炮兵司令期间,他的人缘也不好,整天郁郁寡欢,人们只知道他是一个主要关心个人升迁的青年军官。在宣布由他出任意大利军团司令后,诸如马塞纳和奥热罗这样的资深将领,一想起在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司令下供职就不寒而栗。不过,一旦他开始发号施令,谁也不敢怀疑他的个*威和指挥能力。像马塞纳和奥热罗这样一些有经验、有主见的将领,起初在内心里对他存有妒忌而且也许执行其命令不痛快是可以理解的。
首战旗开得胜使人们对拿破仑的疑虑和妒忌也一扫而光。九天之内连打了四次大胜仗,这个壮举足以令最顽固的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