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月15日,战况空前激烈,每一阵地均经反复争夺。全纵指战员坚决执行命令,忍饥耐渴,猛打猛冲,奋勇作战。敌顽抗无效后,倾全力多次突围,均被击退。第10师攻占西540高地的大山腿后,即向主峰发起攻击。师长卢胜、副师长俞炳辉亲临第一线指挥。副师长俞炳辉不幸中弹,身负重伤,被抬下火线。
。。
合歼王牌军(2)
第10师第30团副团长黄竞,哪里战斗激烈,他就奔向哪里,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阵地上,他和战士们一样冲锋,拼杀。在攻击600高地战斗中,他头部中弹,英勇牺牲,年仅27岁。
黄竞牺牲的不幸消息传出后,干部战士极为悲痛,大家喊着“为副团长报仇”、“血债要用血来还”的口号,更加勇猛前进。
这时,3个战士押着一个俘虏,来到卢胜师长面前,说是敌人的大官。经审问验查证件,原来是整编第74师参谋长魏振钺。
魏振钺是在540高地指挥所被攻破时俘获的。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等腿快逃上了主峰。
师长张灵甫,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只得往一起龟缩,最后钻进一个山洞,在报话机旁张灵甫一改过去骄横傲慢的态度,苦苦向左右的整编第25师师长黄百韬和整编第83师师长李天霞呼救。黄百韬的援救被我军坚决阻击。而李天霞象征性地增援了一下,并无拼死相救。从内心讲,李天霞是希望张灵甫从此完蛋的,因为在争当整编第74师师长这个肥缺时,李天霞败给了张灵甫,他一直耿耿于怀。
堂堂一个“国军”中将,一个“王牌师”的师长,像一只被追得无路可逃的豺狗一样,蹿进山洞。他到了自己的最后时刻,阎王爷已经在摸他的鼻子了!
张灵甫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出身贫寒,儿时十分聪颖,18岁考入陕西省第一师范学校,酷爱诗词书画。如果他的人生之路照此走下去,以他的天赋和才气,可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教师或文化人。但是,后来他从军了,先投河南军官训练团,后进黄埔军官学校。从此,开始了他征战杀伐的铁血生涯。他打过不少仗,负过伤,流过血,深得上司的赏识。这也铸成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冷酷无情,嗜杀残忍。他当团长时,听到几句流言蜚语,竟在西安枪杀了妻子吴海兰。
亡命之徒张灵甫图以山洞做掩护,苟延残喘,但山洞恰恰成了他的坟墓。人民解放军在外面喊话,令其放下武器,张灵甫拒不投降,战士们冲进山洞,张灵甫被当场击毙。
我军攻占了孟良崮周围所有的高地,敌整编第74师指挥机关已被粉碎,但在收拢部队、清点战果时,华野指挥部电台发现孟良崮地区仍有敌人电台活动,这说明山里还有残敌。
粟裕副司令员和参谋长陈士榘立即指示各纵清查毙俘敌军实数。当数字报上来后,一核对,只有万人,与敌军的编制数相差很大。粟裕令各纵队继续进行战场搜索。当时,虽然是下午两点多钟,但是,天空乌云密布,能见度很低。第10师和兄弟部队不顾疲劳,踏着乱石满山遍野搜索。在孟良崮与雕窝之间的山谷中,又发现残敌,我军勇猛出击。敌人因失去指挥机关,早已军心动摇,死的死,降的降,7000多人全部解决。这下子,使歼敌总数达万余人,与敌编制数字正好相符。
围歼黄维、杜聿明集团(1)
在第4纵队编成内,第10师于1948年11月初参加著名的淮海战役。
至11月22日,黄百韬兵团被全歼、黄自杀身亡,淮海决战第一阶段结束。
之后,第10师继续参加围歼杜聿明集团。
黄维兵团是蒋介石嫡系部队,其中的第18军,即原来的整编第11师,又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也是在10年内战时,陈诚赖以起家的部队。
淮海大战刚拉开战幕时,为了加强兵力,蒋介石就命令华中“剿总”白崇禧将在豫西作战的黄维兵团,东调徐州。但白崇禧为了桂系的利益。迟迟不放。徐州被围,蒋介石下了死命令,才让黄维兵团东援。
黄维率领12万人马,沿蒙(城)宿(县)公路攻击前进,很有气势,他也是信心十足的。开头两天,进展尚可,每天前进几十里,但一与中原野战军接触,情况可就不妙了,我军灵活机动,巧妙牵制,使黄维兵团变成了爬行的乌龟。
当时,中原野战军兵力并不多,除了3个纵队比较充实,好几个纵队都不满员,总兵力只有15万人,但刘邓首长决心很大。邓小平政委说:“只要歼灭了南线的敌军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国的胜利,这代价是值得的!”
刘邓巧妙部署了一个口袋,黄维兵团大摇大摆地钻了进来,我军扎上口袋,完成了对黄维兵团的包围。
黄维兵团,是非常难啃的硬骨头。
兵团司令官黄维,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性格内向坚毅,从来不服输,曾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1937年去德国学习,回国后任第67师师长,率部参加过“八一三”淞沪抗战;1940年任第54军军长;来12兵团前,任新制军官学校校长兼陆军第三训练处处长。
兵团副司令官胡琏,也不是等闲之辈。胡琏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从小聪颖好学,进入行伍,潜心研读兵书,治军很严。从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直线上升。内战开始时任整编第11师师长,多次与人民解放军作战,整编第11师改编为第18军后,又任军长。这个军相当兵团建制,12兵团司令官本应由他胡琏当,因为白崇禧说了一些坏话,他才当了副职。胡琏用人全看能力,不徇私情,他作战机警,注意侦察,又经常研究对方指挥特点,打胡琏很难。在华东、中原战场,我军几次想吃掉胡琏集团,都没能如愿。
我军逐渐缩小包围圈,到11月25日,将黄维兵团压缩在宿县西南以双堆集为中心的横宽不足15里的狭小地区内。黄维、胡琏严令部队向外突击,每天纠集三四个团或一两个团的兵力,在空军和炮兵的掩护下,向我军占据的阵地攻击,妄图冲出包围圈。敌军白天攻占的阵地,我军晚上又夺回来,反反复复,异常激烈。
中原野战军在围歼黄维兵团时,华东野战军正在合围杜聿明集团,南线还要阻击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国民党军统帅部还在继续调兵淮海战场,情况非常复杂。总前委认为,必须迅速歼灭黄维兵团,而后再集中全力歼灭杜聿明集团。著名军事家刘伯承对此形象地比喻为吃一个(黄维兵团),夹一个(杜聿明集团),看一个(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
为了尽快歼灭黄维兵团,总前委决定调集战役预备队华野第7纵队、第13纵队及特种兵纵队参战。12月6日下午,我军东、南、西三个集团,同时向黄维兵团发起总攻,如潮水般向敌人涌去,敌人阵地一块块丢掉,已无有效抵挡。12月15日晚17时,我军向黄维兵团进行最后攻击,敌人尽管拼死抵抗,还放了毒气弹,终究无济于事,黄维兵团全军覆灭。在四散逃跑中,兵团司令官黄维、副司令官吴绍周被俘,兵团副司令官胡琏侥幸逃跑。
在我军围歼黄维兵团时,蒋介石为了保住主力,挽救其全军覆灭的命运,命令“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到蚌埠监督李延年、刘汝明兵团迅速北援;命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放弃徐州,绕道萧县、永城南下,妄图击我中原野战军的侧背,以解黄维兵团之围,然后共同南撤。
。 想看书来
围歼黄维、杜聿明集团(2)
总前委及华东野战军首长及时查明敌人行动后,当即以11个纵队向西穷追猛打。第4纵队与第1、12纵队由潘塘镇、褚兰、朝阳集地区经徐州以南向萧县、永崮寨方向急进。追击中,纵队政治部颁发了《为全歼敌邱、李、孙三个兵团,对政治工作贯彻两大要求的指示》,要求全纵指战员充分认识敌人总退却、总崩溃的形势,发扬“三猛”精神,不让敌人喘息,积极歼灭敌人。
全体指战员不顾敌机袭扰,不顾饥渴疲劳,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兼程,追击敌人。后勤人员和支前民工,在部署多变和部队急速行动的情况下,保证粮弹供应和伤员的后送。
12月3日晚,第10师第30团一举歼灭张寿楼之敌一个连,从俘虏口中得知前面大镇子郝汉楼为敌第8军据守,但数量不详。团长刘春山命令第3营攻歼郝汉楼守敌,以保障主力继续前进。第3营第7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