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汽车超级读本-3-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爬较大的岩石时还要避免车轮空转。空转的车轮可能会使半轴、传动轴、万向节或差速器折断,原因在于空转的车轮在突然抓地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会使传动机构难以承受,在使用差速器锁或限滑差速器时更需要注意。    
    如何使捍马的半轴折断  
    捍马车在一个或更多车轮失去附着力时,能将扭矩转到仍抓地的车轮上,只要并用刹车与油门就行。捍马使用的是Zexel…Torsen限滑差速器,如果车轮失去附着力,可以猛踩刹车使车轮停止空转,然后仍踩住刹车与油门,因刹车锁住了打滑的半轴,扭矩就会转到另一有附着力的半轴,像使用离合器那样慢慢松开刹车,同时仍踩住油门。关键在于找到刹车与油门间的平衡点使车前进(或后退)。  
    这也是有风险的,如果操作不当就很容易使半轴折断。事实上,悍马的设计思想就是要让半轴比差速器、分动器或变速器等其它传动部件容易折断,半轴本身的设计也便于在战场上更换。悍马的车主们都被忠告在越野时要带上备用半轴,假如半轴折断了说明你很幸运,因为那表明其它更贵或更难修的部件未被损坏。  
    如果有谁想弄断悍马的半轴,那么他所需要做的是:首先,使车轮空转。可以把车开到岩石上并让其中一个车轮悬空。先让这个沉重的车轮空转,然后猛踩刹车就可折断半轴。悍马车的轮胎有37英寸、带有CTIS(中央轮胎充气系统)接口,重约165磅;刹车是盘式刹车,但并非像其它车那样装在轮盘上,而是装在半轴上紧邻差速器之处。所以当半轴外端重达165磅的车轮空转时,突然刹住半轴内端,必然就会将半轴折断。  
    很明显,如果不想损坏半轴,关键是在车轮空转时不要猛踩刹车,应该先松开油门,让空转的车轮减速,然后轻踩刹车使车轮完全停下。在轮胎静止后再猛踩刹车,然后通过刹车/油门调节将扭矩传到有附着力的车轮上。    
    爬岩石——而不是跨岩石  
    不要让车骑跨在岩石上通过,应该让前轮爬上岩石并开过去。要注意在车轮压过岩石时避免车架被岩石顶住,必须保证车架下有足够的净空;假如离地间隙不够,那么就应该选择另一条路径,或者用石块、木头、泥土垫出坡道。  
    在岩石上行驶时,视线应该放在机器盖前沿。最好是有引路员(即副驾——译者注)在车外指挥,切记:只能由一个人指挥,两个以上的人指挥会给出混乱的信息。如果没有引路员,那就必须不时下车观察车下的情形,按精确的路线通过大石。    
    保护拇指与手腕  
    千万不要把拇指放在方向盘内侧。在前轮顶到坡坎、从岩石或圆木上滑下时,前轮的扭动会使方向盘急速徊转,如果拇指在方向盘内侧紧握方向盘就会扭伤、甚至折断拇指与手腕。    
    车胎放气——优点与缺点  
    有些人在通过崎岖的路段特别是爬岩石的时候喜欢给车胎放气。我开的K…Blazer用Tuff Country的4英寸悬挂进行了升高,并装有BF Goodrich T/A泥地胎(LT285/75R16S),胎压35磅时离地间隙为32英寸。在通过崎岖路面与岩石时我通常会将胎压降到15…18磅,通过后再用车上的ARB气泵使车胎气压恢复到正常水平。  
    降低胎压会使轮胎在岩石上的附着力更好、行驶也较平稳,但胎壁容易被岩石割破,轮圈也容易损坏。如果从岩石上猛跌下来,放过气的轮胎就会被扎破、轮圈会变形、碎裂。轮圈一旦损坏,车胎就会泄气。总之,除非你有在岩石上驾车的经验,否则,最好不要给车胎放气。    
    钢制轮圈  
    铸鈻轮圈看上去非常神气,但如果从岩石上跌下来就容易受损,轮圈可能会碎裂,轮胎也就因此而存不住气。钢制轮圈如果弯曲了还可以敲正,因此在爬岩石时使用钢制轮圈会更保险。锻造的鈻轮圈更好,这种轮圈更结实,承受损伤的能力也不错,但非常贵。锻造鈻轮圈受撞击时会弯曲而不会碎裂,弯曲后同样能校正,可以从Mickey Thompson公司或Alco国际轮圈制造公司买到。    
    跨越沟壑、垄坎及倒伏树干  
    横跨沟壑时应保持一定的角度,原则是同一时间只让一个车轮进入沟中,而另外三个车轮仍保持附着力使车前进。驶入沟壑的角度取决于车的接近角与离去角;接近角取决于车的前保险杠与前轮之间的净空,离去角取决于车尾的净空。  
    跨越角(Breakover angle)也很重要,车的跨越角指车架底面与前轮或后轮最底点之间的夹角。跨越角决定了车能跨越的垄坎高度,跨越角越小,车接近时就应更多地斜对沟坎。  
    跨越树干也应保持适当角度,同一时间只将一个车轮驶上树干,要避免托底,必要时应在树干两侧垫出缓坡。  
    有时车必须沿狭窄的沟槽或沟沿垂直的溪沟行驶。如果因沟壁太陡,车不可能沿沟的一侧或另一侧前进,这时可以用轮胎的外侧搭在两侧的沟沿上跨骑而行,还可能需要用轮胎的侧壁挤在沟沿上走一小段。    
    在石板上行驶  
    在光滑的石面上行驶时,应该先检视石面以了解其表面附着力会有多大。像花岗岩这样的光滑石面就会使车侧滑而撞向旁边的岩石或树木。沙石路面的附着力则变幻无常,路面时而因疏松而分崩离析、时而又会像砂纸一样牢牢抓住轮胎。  
    斜卧在路中的大树根也是易打滑的地方,当树根潮湿时更是如此,一不注意就会使车侧滑、甩尾并撞到树上。    
    驾驶原则  
    小心地选择行车路线,缓慢驾驶,必须保持对车的完全操控;一旦起步后就应保持前进,最好车外有领路员指挥;不要跨过岩石,应该用稳定的低速四驱驱动力使车轮慢慢爬上去,然后用引擎牵制力并轻踩刹车缓缓开下岩石。   
    第九章:爬山    
    有一条四驱越野的基本原则是:“必须了解前面的路况!”,这条原则在爬山或下山是特别重要。在冲陡坡时不仅仅是要对付不一致的摩擦力用车轮挠上去,还可能会冲到陡坡另一侧时发现车已在悬崖边摇摇欲坠。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必须先徒步爬上山顶,就算上山的路很长、很难爬也必须先自己走一趟。  
    同样,在你准备下很陡的山时,也应该先关闭引擎、拉上手刹并塞住车轮(即打眼——译者注),然后先走一趟你准备开车下山的路,你会看见坐在车里所看不见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极可能是你在开车下山的过程中极不愿意看见的,比如横在路途中的沟壑,会让车摆尾、翻车;或者是半道出现的光滑花岗岩石面使车轮失去附着力;也许会是突然出现在眼前的瀑布,车会摔入谷底;还有可能在山脚拐弯处有倒伏的、用绞盘都拖不动的参天大树挡住去路。  
    开下一座难以通过的山要远比倒回山上更难,如果下山的路可能无法完成,那么你最好事先就应该发现,而且干脆就不要往山下开。    
    车的角度是多大?  
    必须清楚车的接近角、离去角及跨越角。当山坡与平地间的角度大于接近角时,那么一开始爬坡就会啃前杠,这种情况下需要用石块、木头垫出缓坡以降低接近的角度。更具风险性的是接近45度的山坡,轮胎一压上坡面就应该左右打轮使车正对山顶,如果你未能及时让车头正对坡顶,陡坡会让车滚下山来。  
    接近角还决定了你是否能从山坡上再开回到平地而不会在下到平地时来个嘴啃泥。接近角、离去角和跨越角越大,车的操纵性越高。悬在保险杠下的东西,如隐藏式绞盘、前辅助灯或车尾车架下吊着的备胎会降低车的接近角与离去角,从而降低车的操纵性能。  
    悍马有72度的接近角、37。5度的离去角及29度的跨越角,能爬陆地巡洋舰所不能爬的陡坡,陆地巡洋舰的三个相应角度为34、22及23度。在悍马的前面装绞盘后,接近角降为47度,因绞盘垂下了一些,虽然损失一点操纵性能,但获得了在陷车时脱困的能力。    
    冲坡  
    假如你的车是手动变速箱,就需要根据山坡的陡峭程度和附着力大小来选择冲坡所需档位,要避免车轮空转,将分动器置于低速四驱。在山并不太陡,但表面疏松或湿滑的情况下,要将档位放在二档,或者甚至用三档,视是否有足够动力使车山坡而定。如果你用最低档位爬坡,可能会使加在车轮上的驱动力太大而使车轮空转,一旦车轮开始空转,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