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5月7日,睛转多云,东南风二…三级。
看着行程计划单,我们的旅程只剩一天了,不免感觉时间过得太快,假期就要结束了,今天要前往向海湿地国家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去一睹美丽的长寿大鸟的飘然丰姿。按计划向海的朋友早就在等待我们,昨天晚上给向海的姜哥打了电话,他要到通榆接我们,考虑有200多公里的往返路程,我们谢绝了他。定好早晨7点半,在向海博物馆门口见,清晨4点半,大家换上薄衣,姑娘们也漂亮多了,男人更帅。吃了早点,喝过牛奶,6点半启程,7点半到达。沿途我看到向海的水更少,沙化更大了,自然环境更恶劣了,我在为那群丹顶鹤担忧,不知哪一天,最后的一滴水也没有了,那么最后的一只丹顶鹤也就飞了。鸟是人类的朋友……。
7点半,车队准时到达保护区博物馆,热情的老姜7点就在此等侯,由于保护区环境的不断恶化,丹顶鹤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老姜也越来越忙,初一见面,感觉他黑了许多,可一谈起丹顶鹤和摄影,他就兴奋得不得了,看着我这次带来这么多人,他更是滔滔不绝,忙着给他六哥打电话(把门的),给他四哥打电话(喂鹤的),一切妥当后,我们开始进入保护区,哈哈,4500车在第一,老姜坐在副驾驶,到达收费口后,老姜跟六哥介绍了我们这些新朋友,我们也给六哥带了些沈阳特产,六哥很高兴,大手一挥,每人20元的门票和每台相机50元的费用全免。我们每个人都带了三四台相机,太美了,金黄色的芦苇、深蓝色的湖水、细细的白沙、悠闲的丹顶鹤,一幅美轮美奂的大自然美景,影友们疯了,忘关车门的,忘关车窗的,忘带胶卷的,一瞬间跑得无影无踪。好在有行动慢的女士,只好让她们在此看车。我们买了苞米,慢慢地学着来喂丹顶鹤,这大鸟一开始害怕,后来就不怕了,过来叼你手,叼你相机,还叼你眼睛,吓的女士们都带上眼镜。大家又是一阵狂拍,最后要走时,我们照例将所有的胶卷盒用废塑料袋收好,带出保护区。我简单地数了一下,足有二百多盒。美景拍不够,留着下次再拍吧。我不断地召集着各位,这时的各位已不像行车途中那么规矩了,因为95%的人是头一次来,看到这般景象,怎能就此罢手,有两位竟然忘情的追拍丹顶鹤,走进了沼泽地,最后在众人的帮助下才得以脱身,真是有惊无险,只丢了只鞋,万幸。中午,我们在保护区餐厅点了向海特有的蓝皮鱼,大家一边品味鱼宴的美味,一边唠着这一路的感受,太棒了。好几位车友表示下次再来,一定要带上老婆孩子,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这大自然的美丽,也体验一下这惊险刺激的一幕幕。告别了向海保护区,我们于下午2点半准时出发,奔目标长岭仙人谷景区,在此游玩了半个小时。奔长春,下午4点半到长春后加油。和吉林的朋友分手,上长沈高速,晚8点10分到达沈阳王家沟,大家依依不舍,意犹未进,在高速口畅谈了半个小时,相约秋季国庆节期间西征哈斯阿图。最后4500决定由本人请客,请大家吃锦州烧烤,为旅程划一个圆满的句号,并为外地的朋友在金桥商务酒店安排了住宿,但外地的朋友第二天要上班,坚持连夜赶回。
后来反馈的信息是锦州的孙哥午夜12点半到家,鞍山军分区的王哥零晨1点半到家,丹东的小光和刘军两位车主惨了,220公里的沈丹高速,竟然走了一夜,早晨5点才到家,害得4500一夜未睡,为他们担心。
最后,十分感谢此行的摩托车手们,到现在我也没记全你们的名字,感谢你们及时为我们反馈前方路况,同时对没能去上的几位,一位是QQ车主、一位是夏利车主、一位是4月15日才拿到驾照的朋友,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字和电话只好在这里表示歉意了,希望有机会同行。
告诉大家如何开轿车去西藏
各位西藏迷好,我在论坛里看到有好多的朋友很希望驾驶自己的爱车去西藏,但又不知道轿车能否平安到达,在网上有许多驾车去过西藏的朋友都只是详细的介绍了西藏的美好风景而没有介绍沿途的路况,真令人憎恨! 因为我的老婆是援藏干部,所以我经常开轿车去西藏看望她,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青藏线的路况,{首先说一下,我开始也不西藏路况如何,为保险起见,我花血本买了一辆 雪铁龙C5 底盘可以自由升降 } ,第一次走在青藏线上,看到数辆桑塔纳来回飞奔,我就感到自己亏血本了,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积蓄盲目的买了一辆 雪铁龙C5 ,原来青藏线这么好走,头晕的感觉赛过高原反映。 从格尔木一直到塘古拉山口轿车可以在不发飘或打滑的情况下仅管放心跑(有点夸张了,要当心五道梁的雨雪天气,和其他路上的冰雪)。只是在那曲那一段路不理想,稍微慢一点就行,绝对可以通过,然后路就越来越好了。开车到西藏真的不可怕,至于在网上的论坛纯粹是那些去过西藏的人为了体现自己的勇敢而故意夸大其词的,别相信他们。还有在网上看到的进西藏的越野车顶上那些大包小包的行李和铁锹 电绞盘 防滑链等装备也只是些美丽的泡沫………在车保养良好和不去可可西里的前提下根本用不上。 多带两件漂亮的西装就行了,因为一路上有加油站和小酒店而没有卖时装的,哈哈!昼夜温差大,别冻坏了哟早上4点钟出发,天黑之前应该可以到布达拉宫广场留影纪念。
嘿嘿~~青藏线当然好啦~~试试川藏线或者滇藏线?是的,青藏是最好走的。但也没那么简单啊,高原反应还是会很厉害的,我认识的好多人去过,那曲整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开宝来可以选择4,5月和9,10月份,要避开洪水季节,在那曲经常发生洪水冲毁公路的事,其他的路都经过翻新改造,问题不大,一路上藏民很友好,有困难他们会帮忙的,别忘了说两句吉利话。
“火石”探险小组在中国 驾斯堪尼亚游世界
2004年5月24日…… 西安,“火石” (Hot Rock) 环球探险小组驾驶着一辆名为“大红卡”的斯尼亚卡车,在历时两年多的环球旅行后到达中国西安。在西安休整一天后,驾车直奔华山,并且驻扎在华山脚下。在华山开始了一系列的攀岩活动。
2001年,一位名叫斯图亚特的英格兰人发起了一项攀岩爱好者环游世界的活动。此次活动从2001年11月11日开始,计划至2004年11月11日结束,历时三年。经过9个月的充分准备,“火石”环球探险小组驾驶斯基尼亚卡车从英国伦敦出发,经过欧洲、非洲、南美、北美、澳洲,进入东南亚,途经中国,再经过中东、欧洲返回英国伦敦。本次活动的参加者大多数都是攀岩爱好者,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约15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攀岩爱好者参加了此项活动。他们分别来自英格兰、德国、瑞士、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全程途经55个国家,行程大约十几万公里。整个活动分成不同区段,每一个区段会设若干站点,主要选择当地著名的山脉做为一站,然后进行攀岩活动。攀岩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所感兴趣的国家有选择地参加不同区段的旅行。唯一跟随全程的是来自英格兰的费昂娜小姐。她既是全程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者,又是卡车驾驶员、维护人员,同时还负责“火石”环球探险小组的网站内容的更新。
“火石”环球探险小组的座驾是由著名的瑞典斯堪尼亚公司于1989年生产的112M型卡车。经过“火石”小组的队员们的精心改装,并命名为“大红卡”(Big Red Truck)。很多队员都参加了“大红卡”的改装,队员自己焊接铁板,自己刷漆,自己做表面的绘画装饰等等。整部卡车的上装部分看起来象是一艘轮船。车箱的顶层拥有29个座位,下层侧面有3个座位。顶棚是世界地图及”火石”小组的旅游路线,中部有一个小书架隔段,有丰富的图书供队员们选择。在书架上部还有一个小型的玩具柜,供队员们在旅途中消摩时间。座位层的下面一层分割成很多个储物柜,可以存放备用轮胎、野营用的帐篷、睡垫、衣服及饮料、食品、修卡车的常用工具、做饭所用的锅、灶、液化气罐、椅子等等,总之日常生活所需物品,应有尽有。最下面一层是储物架。整齐地排放着两排白色的大塑料桶,里面存放的是供应给所有队员的饮用水,如果卡车行至沙漠地带。这些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谈到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