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泡泡满脸不高兴地走出了校门,正好碰见了正打算回家的陈老师。陈老师一把拉住了泡泡,说:“怎么啦,听说让你教初中?”
“可不。”泡泡毫无掩饰地说。
“你呀,还是太老实。”陈老师拉低了嗓门说,“你应该自己去争取,她肯定是跑到学校里去争取了。否则,怎么会一个专科的去教高中呢。你去学校反映,还明正言顺呢。”
“这……”泡泡一听到别人说自己老实就不舒服,一般来说越是老实的人就越听不得这个。她无法知道该怎么和学校去说?甚至不知道英子之前会有这个想法,她以为专科教初中,本科教高中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她不知道世界上很多事情通过其他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她觉得现在事情都已经公布出来了,那么再去说,除了增加大家之间彼此的尴尬之外,是于事无补的。
看着泡泡为难的样子,陈老师摇了摇头,骑上车走了。
看着陈老师的背景,泡泡还对“老实”两字耿耿于怀。这怎么叫老实呢?这只能说明我只是不想和她争而已,有什么好争的?不都还是不受人待见的地理老师?泡泡想到这的时候并没有发觉,之前她是多么渴望只教高一。
第二年重复第一年教过的内容,泡泡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去年的一年,每一堂从查找资料到教案的完成,几乎都要花掉四五个小时,有时候更多。而今年,拿过课本一看那些熟悉的内容,泡泡连看的热情都没有了,更不用说查找资料和写教案。于是,上课前翻一翻去年的教案就当作是备课了,然后到课堂上满嘴跑火车了。
备课的时间省了,无聊的机会多了。一次,泡泡在报纸上看到当地的一个杂志在招记者,从小就号称喜欢文学的她,无聊地寄了一封简历过去。哪里知道,人家还就真约见了她,并做了一个笔试。主考官问:“老师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想当记者?”
那个杂志很小,而且名不见经传。泡泡说:“我没说老师不好呀,所以我很想能够兼职当记者。”
主考官有点意外,问:“那你觉得你适合做记者吗?”
“挺适合的,我大学期间就是我们校报的记者呢。”泡泡说了个谎,大学期间,泡泡只是给系刊投过一些酸不溜秋的稿而且凑巧被发表而已。
所幸的是主考官并没有继续问下去,否则,不善于说谎的泡泡估计将很难圆这个谎,出来之后良久,泡泡还觉得自己的脸在发烧。
但是,特别奇怪的事,没几天,泡泡还真的就接到了那个主考官的电话,实际上她就是那个杂志的主编,其实是主要编辑,她给泡泡布置了一个采访任务。时间、地点和人物对方都确定好了,就等着泡泡去采访。
第一次的采访,泡泡超级紧张,在门口半天不敢进去,还学人家做深呼吸。采访之后,在家憋了半天,把一篇不超过1000字的人物采访稿交给主编。主编当着她的面,扫了两秒钟,对她说:“我这篇人物采访稿在杂志里至少要占两个P,而两个P的内容,除了一些照片占用版面之外,至少得需要2500字左右。”“可是……”泡泡着急了,“可是,我们明明就才聊了这些内容。”“不错,确实要说的内容似乎都表达完整了。但是,你的文章里面只有骨头,没有肉,干巴巴地不耐看,一定要有血有肉。你去新华书店找几本书,看看人家是怎么描写人物的。”
一直以为自己有那么点文学天赋的她,交的第一篇稿子被人批得如此一无是处,泡泡很想就此不干了,反正也没拿你多少钱。然而,不服输的倔强性格在这个时候起了一些正面的作用。泡泡到新华书店抱了几本书回来,看了几篇别人的人物稿,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写的稿,泡泡自己也乐了,这哪里是人物稿,这简直像贴在门口的寻人启事嘛!第一次改稿到深夜,然后再工工整整地抄了一遍。第二天一早,她兴致勃勃地敲开了杂志社的门,把稿件毕恭毕敬地递给了主编。
看到主编露出会心的笑容,她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主编说:“不错,孺子可教啊。”泡泡的心里那叫一个得意,高兴地说:“还是你指点的好,否则我都不知道这种稿子该如何入手呢。”之后,泡泡就正式成为了他们的编外记者。
泡泡一边在学校里上着课,一边悄悄地在杂志社当记者,她一直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半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中,一位好久没见面的同学说:“泡泡,你在《青年》杂志写的那几篇稿子都很不错。我每篇都拜读过呢。”除了几个好朋友知道这件事之外,她可从来没有大肆宣传过,怕传到学校影响不好。于是泡泡急忙问:“谁告诉你的?”“我自己看到的呀。”那位同学也很奇怪,“这还需要人告诉嘛,你的名字那么特别,一看到就知道是你了。”“哦,”泡泡放心了,看来不是传的,“你怎么还买这种杂志?”这杂志和市场上流行的杂志相比,还差好几个档次呢,泡泡很奇怪,竟然还有同学会买这杂志。“谁买呀?这是市团委要求订的,每个单位的团委都有。”这下轮到泡泡惊呆了,每个单位的团委都订,那看来我们学校的团委也有,那团委书记会不会已经看到过我的名字,他们会知道是我吗?
担心归担心,泡泡并没有因此放弃了那份兼职工作,她甚至还兼了另外一份工作,那是一份找上门来的工作,一个成人高考的学校让她每周上八节地理课,每节课45元想好了对策。自此之后,她的生活似乎很充实。
妈妈又开始在朋友面前卖弄了,“我家泡泡最近太辛苦了,外面有个学校老要求她多上几节课呢。”“你家泡泡就是厉害,从小就乖。”叔叔阿姨们也附和着。“是呀,这孩子就很少让我操心的,《青年》杂志社的主编也很看好她呢。”泡泡真的不忍心拂逆妈妈的得意,可是妈妈总是夸大她的得意。
实际上,成人高考的课程并不是因为她是泡泡而请的,只不过是因为泡泡是个地理老师而请的,也就是说随便一个地理老几乎都可以去上那个课,而泡泡只是凑巧拥有了这个机会而已。杂志社就更不用说,泡泡的能力离看得上根本还远着,充其量只能算还过得去,能一拍即合主要是因为泡泡是愿意被这样使唤的一个便宜的劳动力而已。
其实就算妈妈知道这些,她还是会由衷的自豪。然而,泡泡却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应该是这样,不应该是去计算几节课该带来多少收入地过日子,也不应该是盘算几篇稿子有多少稿酬的生活。
【泡泡感受:该争取的一定要不遗余力去争取。】。 最好的txt下载网
5、逃离,有个美丽的谎言
泡泡的兼职工作做得风生水起的,而本职工作虽说没有一塌糊涂,却也并不令人如意。高一的学生尚且还可以对付,然而初一的孩子却依旧是控制不了。面对这个难题,泡泡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招式,只有听之任之。
在一些闹得厉害的班级,泡泡经常选择在上着上着的时候突然不说话了,然后装作很威严地看着学生,直到学生被看毛了安静下来,然而等到泡泡开始讲课的时候,那叽叽喳喳的声音又慢慢地变大变大……泡泡黔驴技穷地使用这种并不很奏效的招术,弄到最后自己也累了,于是换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随遇而安。学生不再害怕老师能停多久的时间,老师竟然也能忍受学生一定程度上的吵闹,结果泡泡就落得了一个不大会抓纪律的名声,于是一些班主任会在泡泡上课的时候巡逻在班级外面。
自己做不好,也没去想怎么才能做得更好的泡泡,却又从心里非常抗拒班主任的这种帮助。嘴里虽然没说,心里却离这些班主任更远了,本来就不在一个办公室的泡泡,现在连办公室的门都懒得进去。更不用说去和各个班主任去沟通每个班级的情况,了解各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而所有的这些“不作为”,泡泡归结为其实我并不适合做初一的老师,我应该更适合做高一的老师。
老师如果没有努力去做老师,学生也会不怎么喜欢老师,不怎么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更没有动力去努力了。泡泡陷入这个怪圈之后,一直也没有检讨自己不对的地方,而是埋怨自己站错了队的缘故。而对于站错队的事情,她却从来没有努力过。于是,她一边做着并不很受欢迎的老师,一边抱怨自己的无聊。
无聊的时候,她经常和剑一起互相骚扰。剑是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