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就在你身边-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事实非常符合我们的论题,我们追求薪水,但却不是我们工作惟一的目标,因为工作、人生是由很多精彩的元素构成,如果惟一就会显得苍白和无力,少了哪一项都会感到缺憾,所以,用正确的方法去追求美好的生活,这就是为薪水工作的条件。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四 在工作中自我实现
“幸福就是灵魂的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他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观,开启了西方哲学史上完善论幸福观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在反思生活质量意义的幸福感研究的基础上,从西方哲学中完善论幸福观的传统出发,对幸福的含义进行了新的阐释,发展了心理发展意义的幸福感研究。在心理发展意义的幸福感研究者看来,幸福不仅仅意味着因物质条件的满足而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这类体验的获得是以个人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为前提的。在马斯洛需要层次和自我实现理论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按照自我决定理论的解释,人们能否体验到幸福,取决于那些与人们的自我实现需要密切相关的一些基本需要的满足情况。因此,幸福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价值感,它从深层次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与价值的追问。
  工作中的幸福就是,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既然选择以此为生,就应该有专业精神,竭尽所能做好工作。这是一个邮差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
  身为一名普通邮差的雷蒙德,他的事迹闻名世界。他的工作就是负责为小区的住户收送信件。当他知道小区里有一位职业演说家,这位演说家一年大概有200天在外出差。他便找到了这位演说家,向他索要一份全年份行程表。
  “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当你不在的时候,我就替你保管你的信件,当你回家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把信交给你。”雷蒙德诚恳地解释说。他的这一举动令演说家十分惊讶,他从没遇见过这样的邮差。演说家回答道:“不用这么麻烦,你只要放在我的邮箱里就可以了。”“据我了解,盗贼经常窥探住户的邮箱,如果发现是满的,就表明住户不在家,那么家中很有可能失窃。”雷蒙德继续解释。
  后来,雷蒙德细想,继续说:“不如这样,只要邮箱的盖子能盖上,我就把信放到里面,塞不进去的话,就搁在房门地下,如果也放满了,我就把信留着,等您回来。”演说家无可挑剔,欣然同意。
  半个月过去,出差回来的演说家发现自家门口的擦鞋垫跑到了门廊的角落,下面还遮着什么东西。原来演说家出差的时候,美国联合速递公司把他的包裹投到了别人家里,雷蒙德看到演说家的包裹送错了地方,就把它拣了回来,并送回了演说家的住处藏好,还在上面留了张字条,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细心地用擦鞋垫把它遮住,以避人耳目。
  对于雷蒙德专业的服务演说家非常感动,并深受启发。演说家明白了生活中的任何一项工作,有的人可以做得很出色,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后来,他经常把雷蒙德的例子讲给他的学员听,后来还编辑成书,雷蒙德便成为了敬业的模范。
  曾在商场的一个鞋店里,看见过一个能用各种各样方式系鞋带的售货员。一个人能把普通的鞋带系成鲜花和卡通人物,他的心灵手巧着实令人佩服,据说,这个人还曾经在电视上现场表演过,技惊四座。他的营业额要比其他人高好几倍,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
  演说家在书中这样写道:人人都可以成为他,人人都会喜欢他。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有一份敬业的精神,即使是一份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也能做得让人佩服。正所谓“以此为生,精于此道”。
  

一 财富与幸福
什么会让你感到幸福,一所大房子,一辆好车,还是一位更性感或者更善解人意的伴侣?积极心理学权威米哈伊·西卡森特米哈伊曾问过一个问题:“我们这么富有,为什么我们还不开心呢?”生活中也时常会听到一些朋友说:“郁闷啊,郁闷。”为什么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却有那么多的人陷入精神苦闷之中去了呢?有这样一个故事:
  冬日里,一位富翁去海边散步,当他漫步到海边时,他看到一个渔夫也在悠闲地晒太阳,就问道:“你怎么不去打鱼呢?”
  渔夫反问:“为什么要去打鱼?”
  “挣钱买大渔船呀!”
  “买大渔船做什么?”
  “能够打很多鱼,你也能成为富翁。”
  “成了富翁又怎么样?”
  “不用天天去打鱼,还可以幸福自在地晒太阳!”
  “我不正在晒太阳嘛!”
  富翁哑然。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财富不是幸福之源
富翁和渔夫哪个更幸福呢?不见得锦衣华服就是幸福,不见得粗茶淡饭不是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标准都不尽相同,所以,只要是自己认为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幸福。
  《2005年社会蓝皮书》公布了目前中国近八成居民感到生活幸福,农村居民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金钱不是万能的”,这句话在“澳大利亚幸福感指数”的调查中得到最佳印证。这项调查涉及澳大利亚不同地区23万人口,结论显示:悉尼等大都市中的人们最郁闷,而“穷乡僻壤”的人们反而活得最快活。在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幸福感比其收入预期的要高出一些,在东欧国家的幸福感则比其实际的经济收入水平预期的要低一些。而经济收入水平很高的日本,其幸福感却很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做的幸福调查中,心理学家大卫·迈尔斯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唯一的例外是在一些极穷困的、基本的生活条件得不到满足的地区。根据积极心理学大师塞里格曼的观点,财富只是缺少时才对幸福有较大影响,当财富增加到一定水平后,财富与幸福的相关就小多了。即便是在福布斯排行榜中前100名,身价在125亿的富翁,也只是比中等收入的人稍微幸福一点而已。此外,泰勒博士指出:金钱除了可以提供食物和居所外(不是指鱼翅和城堡),只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有趣的是,我们经常搞不清楚目标和手段的区别,而牺牲幸福(目标)来换取金钱(手段)。
  财富并不能使人感到幸福,可为何还是令我们如此痴迷呢?为什么寻找生命的意义远不及获得财富来得实际呢?为什么我们可以很自然地以物质条件为标准做决定,却总是十分困难地以内心为标准去做决定呢?
  从生物的进化角度来看,有可能是我们远古的历史影响了我们现在的行为。当人类还在原始时代时,更多的物质资源决定我们是否可以度过一个严冬或者自然灾害,因此,储存成为一种习惯。而发展到现代社会,我们不再为生活而储蓄,而是为储蓄而生活。对于广大的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人来说,他们并不能对“金钱买不到幸福”有深刻地认识,他们认为,如果生活中多一些金钱能使他们过得更加快活。社会心理学教授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他们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们一旦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后,快乐的源泉主要建立在一些有意义的娱乐活动和丰富的人际关系等因素。而这些基本与金钱没有直接的关系。一些心理权威教授曾说:那些无形的财富比有形的财富更能让人得到快乐,快乐并不是拥有更多的物质享受,而是懂得享受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
  财富不是幸福之源,财富仅仅是提高人们幸福感的有效方法之一。不可否认,在社会生活中,物质上的富有可以在帮助个人获得幸福的同时也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有了金钱上的保障,我们不但可以对不喜欢的工作说“不”,更不会为账单而感到烦恼。此外,赚钱的欲望可以成为积极的挑战,甚至给我们启发。但是,金钱本身并没有价值,它仅可以带来一些丰富的经历。物质本身并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或是精神上的财富。正如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所说:“人类刻苦勤勉的终点就是获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艺术创作、科学发明、法律制定,以及社会变革。”可见,财富、声望、知名度与其他目标都不能和幸福相比,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名望上的追求,其最终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无论在哪种身份背景下,只有当自己觉得心灵舒坦,精神充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