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世界的认识是〃朴素〃的,这个意思就是说古人的认识是非常差劲的,不仅技术落后,连思想认识方面都远不及今人。
厚古薄今是没有道理的,但对世界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老子孔子却都是古人,现代人固然是拥有了古人所无法比拟的知识与思想,但在思想与智慧的深度方面,却未必强得过古人。至少中国历史上三千年以来没有一个人及得上孔子的智慧,孔子的一部语录集锦《论语》,传至今天仍然无可替代,就说明这么一条让人多少有些沮丧的结果。
事实上,只要我们在研究的时候能够稍微动一下自己的脑子,就会知道认为五行学说是在描述世界物质的构成是何等的荒谬,最简单不过的是五行是研究全部世界共有之规律的,人类的思想也是世界存在着一部分,可思想却是无形无质的,即不是金子铸造的,也不是流水汇成的,但是金子和流水却是通常用来形容人们的思想与识见的。
有时候我们会说一个人的思想〃象金子那样闪光〃,有时候我们形容人的智慧如百川汇海,有容乃大,这些说法的文化背景仍然是建立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之上,只不过我们自己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已。
也就是说,五行始终说根本不可能是用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构成的,如果它简单到这种程度的话,这一理论及其理论的提出者邹衍早已被人彻底清除出了历史,但五行学说却始终影响着我们,甚至我们的中医都是建立在这门因其生涩而难解的知识体系之上,就更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我们的学习态度是:要不就弄清楚五行始终学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掌握并发展之,并让这门知识为我们的人生目标服务。要不就干脆抛弃它,选择对于我们来说更有价值的知识体系来指导我们的社会性活动。这两种治学态度哪一种都有道理,都不会让我们失去什么,唯有我们口中谈着五行之说,所说所谈却与真正的五行之说相离万里,那才是最不可取的。
事实上,五行学说不过是试图从世界上所有物质的共有属性出发,研究并分析其运动发展的规律而已。
也就是说,所谓的金、木、水、火、土,并非是指实际存在着物质,而是世界上的事物的一种抽象属性。
属性与物质构成元素这两种解释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石墨与钻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二者的属性却天差地远,按照五行的理论来解释,金刚石当然要属金,而石墨呢,很抱歉,它被归到木的属性中去了。但是石墨燃烧后成为了炭灰,金刚石融化后却成为液态的流汁,这种现象用木生火,火生土,金生水倒是可以讲得通,但放在现代科学上,那就越讲越糊涂了。这种糊涂的状态到了即使科技再进一步发展,能够把炭原子重新排列组合让它成为金刚石,但这个道理还是讲不清楚的程度。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古老的财富工具(6)
这样一来我们就清楚了,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其发生发展乃至消亡的过程中,都会体现出五种属性:
第一是体现为木性,特点是表现为温涩曲直。
第二是体现为火性,特点是表现为炎热向上。
第三是表现为土性,特点是表现为厚重朴拙。
第四是表现为金性,特点是表现为坚而柔和。
第五是表现为水性,特点是表现为湿润向下。
这就是传统的〃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水曰润下〃的最合理的解释。而且这一解释对人类认识世界并没有什么价值,但是这种理论却可以用来研究财富的规律而受到商人的重视和最为重利的秦国的欢迎,道理就在这里。
? 五行财富理论的表述工具
五行始终学在理论表述上,与《易经》是完全是一致的,夸张些说它们原本就是一个东西,也不为过。
昔年孔子为《易经》作十翼,云:〃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意思是说,万事万物出自于震的方位,萌生成长于巽的方位,露出明显的征兆与苗头的时候是在离卦方位,到了坤的方位的时候就没了发展的后劲,但到了兑的方位的时候还能够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等到了乾的方位就开始遭遇到对手,走下坡路了,发展到了艮的方位就彻底歇菜了。
这段话也是用来解释世界物质的发展变化规律的,但到了这一步,我们所面临的不仅是阴阳和五行搅和在了一起,连易经中的后天八卦也跟着掺和,整个古代的哲学思想,已经被搅和成了一锅粥。
所以要想把这一锅粥的营养配方弄清楚,让我们自己也好照着这张菜谱下厨发财,还得先把周易与五行阴阳之间的搅和原理说个明白。
其实周易这东西也是从阴阳学说发展而来的,而且这门知识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最为古老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有一个最基本的公理……阴阳两爻,有在这个公理之上的数学演算和逻辑推演,甚至比目前现有的许多知识体系更加规范的奉行了科学知识体系的最基本法则,所以让西方人一见之下目瞪口呆,莱布尼茨甚至就拿这个东西搞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西方人拿我们传统的国学搞出了花样,可是我们自己却是不争气得很,到现在也没人能够弄清楚这个易经到底有什么用途。三千年来我们使用易经的唯一派场就是占卜算命,有意思的是,居然还真的人算得非常准确。
算得准确是正常的,算得不准才是有问题。
因为易经和五行始终学说是一脉相承,都是研究世界上所有一切的内在运行规律的,人的命运与社会发展都是符合这一规律的,岂有一个算不准的道理?
同样的,财富与金钱的内在规律同社会与人的命运一样,也是看起来神秘莫测的,但如果用易经与五行这两个工具来观察的话,却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
简单都是从繁杂中变化出来的,开始的简单不叫简单,结果的简单才是真正的简单。所以我们要想得到一个简单的结果,还有必要再学一点周易的入门常识。
说过了,周易的最基本原理是建立在阴阳两极之上的,如果你不承认这个世界是由阴阳两极构成的,那么你大可以不理会周易,自己另搞一个建立在多极或单极之上的理论知识体系出来。但如果你不否认这个假设的前提,那么只要你由此推演下去,最后得到的一定是这个周易。
这就是科学知识体系的最大特点,只要基本的原理确定,任何人关起门来无论怎么个搞法,最后大家都得到同样的东西,因为我们所使用的推理工具是完全相同的,这些工具就是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哲学、数学与形式逻辑。
世界是由属性完全相反的两种物质构成的……阴和阳,这个就是易经的哲学原理了,承认这个原理之后再动用数学和形式逻辑,阴阳两仪排列组合,得到阳阳、阳阴,阴阳和阴阴四个概念,这四个概念就是所谓的〃四象〃,这个四象再继续和阴阳两爻搭配组合,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乾坤震巽离坎兑艮这么广为大家所熟知的八卦。
古老的财富工具(7)
八卦在这里冒了出来,抢了五行的场子,那么八卦和五行这二者之间又是一个什么关系呢?
它们虽然在表述上完全不同,但却是同一套知识体系,因为它们都是在阴阳两极的原始公理上推演出来的。
于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就出现了最有趣的一幕,易经拿五行当工具来使用,五行拿易经当工具来使用,双方都就这么你撕我扭,混战成一团,搅和到了宋代遇到了大理学家邵雍,让邵雍用一部《梅花易数》将它们两个彻底搅和在了一起,从此以后再也难以分开了,而且再也弄不清楚它们谁到底是谁的工具。
但是幸好我们还可以在源头上将它们两个分开,否则的话,春秋年间的那些大富豪们也没办法用这东西来赚钱了……都改行算命去得了。
如陶朱公、白圭等商人都是拿易经当做五行的工具的,但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偏偏要跟他们扭着劲来,拿五行当易经的工具,但是我们现在说的是陶朱公和白圭的策术,端木赐虽然忠于老师孔子,坚持易为五经之首,那他也得靠后。
拿易经用作五行的计算和解释工具,就是这样一个说法:
震巽同属于木宫,也就是说震和巽这两种属性都是木的属性。
离属火宫,就是说离这种属性就是火的属性。
坤和艮同属于土宫,就是说坤和艮都是土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