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所以人们都知道商人〃狡滑〃,不是商人他非要狡滑不可,这么一个滑有什么可狡的?问题是,商人的生存模式与农人是有本质区别的,农人就算是做了点亏本的买卖,那也关系不大,最多不过是再比别人勤奋一点,让自己的庄稼长得比别人家的好一些,这点小损失总是能够捞回来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金钱的传奇时代(4)
但商人可就不成了,商人是靠了交换维持生存,如果总是做亏本的生意,那商人还活不活了?
所以从最初一开始,商人的商业性思维就必然的会和农人的农业思维产生对撞。
农人思维与商人思维之间的冲突模式在我们生活之中随处可见,农人……未必是指真正的农民,而是指具有着这种农业思维模式的人……农人最喜欢在随意聊天中为别人设置陷阱,三言两语引诱对方入套,脱口说出一句与对方不利的承诺来,这样一来农人就亢奋了起来,大叫大嚷着要求对方千金一诺,有句老话说得好:男子汉大丈夫,一口一个唾沫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认倒霉吧你,谁让你不小心乱讲话的呢?
农人的狡滑就是这个样子的,说起来也只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未可厚非。
但商人哪受得了农人这么胡来?
所以商人发明了合同,用来对抗农人的狡滑。
最早的合同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早期的合同与现在的合同没什么大的区别,都是商人实在受不了这种不同思维模式的碰撞,不得已而行的手段。
总之,狡滑的农人遭遇到狡滑的商人,这世界上可就有乐子看了。
比如说战国时期,就是这样一幕最狡滑的农人与最狡滑的商人相遭遇的热闹喜剧。
? 比商人更狡滑
实际上说起来,战国时代的秦人比之于商人更要狡滑,他们是兼俱了农业思维中的狡黠成份与商业思维中的狡滑成份,这就让秦人在当时的名声显得非常不好。
秦人狡滑的事情有很多,我们随便挑几件跟赚钱的商业思维相关系的,捎带着脚解释清楚商业思维的运行机理。
在大商人吕不韦横空出世之前,先出世的是商人公孙鞅,也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公孙鞅。这位公孙鞅最早是在魏国混饭吃,还和魏国的太子私交甚密。当时魏国的相国叔孙痤最是欣赏商鞅,极力向魏王推荐商鞅,但是魏王却左看商鞅不顺眼,右看商鞅不顺眼,说什么就是不肯用商鞅。
在叔孙痤临死之前,他最后做了一次努力,将商鞅推荐给魏王,并说:大王如果不用他,那就请杀了他,万万不可以把这样的人才留给别的国家……看看这个狗屁建议,典型的农业思维,一块地你不想种可以毁掉,别人也就无法耕作了。但一个人如果你不想用,就算是杀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只要智慧一旦产生,就会迅速的扩散开来,你杀再多的人也不管用的。不管怎么说,叔孙痤反正是依据他的老农民思维,向魏王提出了这个建议。当时魏王有口无心的应付了这老头两句;好好好,我听你的,不用商鞅就杀了他,好好好。
然后叔孙痤又把商鞅找来,说:我做事,向来是先国家,后私友,现在我已经向国君建议杀了你,所以你快点跑吧,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千万别让国君杀了你才好。
商鞅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听了叔孙痤的话后哈哈大笑,说:魏王既然不肯听你的话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我呢?甭担心,根本就不会有事……这就是金钱的无价值效用理论的实践与应用了,无价值的东西,人们是不会关心的。
果然,魏王根本就没有理会商鞅,于是商鞅就跳槽去了秦国,他的商业思维与秦人一拍即合,秦人就派了他带兵前来攻打魏国,这边魏国慌了手脚,急忙派太子统兵迎战。
看看对面统兵的是自己的老朋友,商鞅就动了感情,说;太子啊,还记得我们在魏国时的交情吗?那时候我们是多么的纯洁,又是多么的幸福啊……要不这样好了,咱们俩别打架了,你过来咱哥俩好好聊聊吧,罢息兵戈,也算是咱们为百姓做一点实事啊。
魏太子的脑袋却是单纯得很,就乐颠颠的跑过去跟商鞅叙旧,不曾想老朋友商鞅却突然翻了脸皮,当场将魏太子拿下,然后驱兵大进,于是魏国大败,被迫迁都大梁以避秦之威势。
商鞅在这里所表现的,就是最典型的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商业思维了,商业思维不重口头上的承诺,说出来的话就跟放屁一样,随风一吹,也就散了。可是农耕思维却恰恰相反,农耕思维拿合同当放屁,却最爱揪住别人的话头不放,所以农人思维在商人思维面前,那就是处处受制了。
金钱的传奇时代(5)
当时的列国几乎都被秦人这种说了不算的花样给玩过,所以秦人在当时的名誉很不好,人称虎狼之秦,背义之秦。
但是农耕思维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侥幸的心态。
商业思维的做事是利益型的,有选择的冒险……非线性的行为,并仔细对冒险行为的后果进行评估,而农耕思维则不考虑那么多,农耕思维不喜欢冒险,却是一种直线式的侥幸心态。非线性的冒险行为是一种投资,而直线式的侥幸心态却多是把成功的希望放在别人身上的一槌子买卖。
大家可以用这个标准看一下自己,绝大多数赚不到钱的人,都有这种直线式的侥幸心态,而缺乏一种成熟的非线性的风险投资行为。
直线思维的侥幸心态,就是虽然列国都知道秦人不是个东西,可还是不肯放弃幻想,历史上那位把屈原气得活活跳了江的楚怀王,就是这么一个笨蛋。
秦人派张仪去忽悠楚怀王,说:你要是和齐国人绝交的话,秦国送你六百里土地。楚怀王一听就动了心,就派了勇士拎一堆垃圾去齐国,指着齐王的鼻子尖破口大骂,彻底的把两国的交情骂砸锅了。然后楚怀王笑嘻嘻的向张仪伸手向六百里土地,张仪却说:有没有搞错?秦国怎么可能会白白给你六百里土地?我说的是给你六里地,是你自己听错了。
可想而知,楚怀王听到这个回答之后的感觉会怎么样了。
看楚怀王气成这个模样,秦人非常过意不去,就说:那什么,你也别这么生气了,出来咱们聊聊吧,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楚怀王就要出门去和秦王喝茶,当时屈原死抱着楚怀王的大腿不撒手:大王你不能去,秦人都不是东西,你要是去了的话可就回不来了。
楚怀王被屈原的话气坏了,骂道:撒手,你这个心理阴暗的家伙,在你眼里这世界上还没好人了呢!一脚踢开屈原,前去和秦人喝茶,结果被秦人趁机逮住,直接押到秦国的战俘营里去了,屈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气就投了江,而楚怀王则是在战俘营里活活的气死了。
战国群雄不是秦国的对手,原因就在于那种老土的农业思维没法子跟商业思维较劲。列国遇到秦国,那就好比是一群只知道窝里斗的农民遇到一个狡黠的商人,那就只有吃瘪的份。
没有最吃瘪,只有更吃瘪。当历史上最具金钱思维的吕不韦跑出来之后,列国诸候们倒霉的日子才是真正的来临了。
但我们已经解释过的了,金钱之道虽然也是道,但与财富之道相比,却只不过是术尔,凡事一沾到术这个字就没好下场,但既然大道这东西怎么搞也搞不到手,马马虎虎的玩玩术,那也是胜于与草木同朽的。
? 以人为货可居奇
吕不韦出生在中国最好的时代里,战国争雄。那么战国争雄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你乐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楚国人不让你干的,你可以去魏国干,魏国人不允许的行为,你可以去赵国玩,这么听起来那时候和我们这个时代差不多少,但区别还是有的。
区别就在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上。
信息这个东西,实际上是权力的一部分,这也是网络技术能够在美国出现并迅速走红全世界的原因,其它国家的科学家们不是不想发展这种技术,但是权力却限制了这种技术的发展,因为权力不想改变自己,总想着维持现状,而信息的发展就意味着权力的平衡被打破,这在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允许的。
只有象美国那种信息技术完全的掌握在民间,从权力中剥离出来并形成与权力对恃甚至反过来控制权力的力量,它才有可能获得空前的自由发展。
而在战国时期,由于信息技术的极端落后,所以权力对民众的控制,是非常有限度的。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