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久,但我不惜以自己的名誉担保:总有一天,每一个石油界人士都会希望我们以前曾谋求过联邦立法。”
到20年代结束时,新生的公司巨头们一门心思只想着如何加强自己的竞争地位。他们坚信,稳定和调整供求平衡的前景,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看起来还相当不错。结果,大难临头。1929年10月,狂热的股票市场下跌到前所未有的低点。这是大萧条的前奏。大萧条使全美国经历了失业、贫穷和困苦,也使石油的需求不再增长。接着,在1930年秋天,当美国人刚刚开始不情愿地认识到股票市场的崩溃决不是什么“暂时的调整”,而是预示着一场巨大的经济灾难时,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在美国48州从未见过的巨大油田被发现了。这个被人称为“黑大个”的油田可以独自满足全美国的石油需求。至此,亨利?多尔蒂将被证明从一开始就是正确的。
第十二章 石油争夺新格局(1)
石油等于权力的等式,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得到证实。在那次冲突之中出现了石油公司和民族国家之间关系的新纪元。如果说石油是权力,那么,它也是主权的象征。这不可避免地意味着石油公司的目标与民族国家的利益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将成为国际政治中长期存在的特征。
墨西哥的金色甬道
20世纪初,美国之外的西半球石油勘探大多集中在墨西哥。当时的两家主要石油公司是以爱德华?多汉尼为首的“泛美石油公司”和以英国人威特曼?皮尔逊爵士为首的“墨西哥鹰公司”。多汉尼在加利福尼亚石油界早已成名。1990年,他应墨西哥国家铁路公司总裁之邀,首次前往墨西哥寻找油田。由于木柴紧缺,这位总裁急切希望沿铁路线开发石油。
皮尔逊是19世纪最出类拔萃的大工程承包商之一。他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技术方面的发明家,又是一位敢作敢为的企业家。他生就一块工程师的材料,数学天资强,从容而稳健,细致而坚韧。身材肥胖而又不引人注目的皮尔逊,还有与生具来的指挥才能。他谢绝了剑桥和牛津大学的聘请,而选择了本家族在约克郡的工程企业。早年繁重肮脏的工作,使他一生都注意保持双手干净、指甲清洁,养成了从不忽视工作细节的习惯。
他取得巨大成功的诀巧“皮尔逊风格”深受人们仰慕。但他对诀窍的作用却不抱什么幻想。他对儿子说:“在反对同事的意见或推翻他们的决定时,不要有丝毫的迟疑。只有在独裁者的领导下,一个企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在做法上是越隐晦越好。”他一次又一次地证实了自己的格言。他负责完成了19世纪末的几项工程奇迹,其中包括泰晤士河下面的“黑墙隧道”,为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公司在纽约东河底下修建的4条隧道,还有多佛港。最后,他创立的帝国囊括了一切,从《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经济学人》(Economist)杂志、企鹅出版社到伦敦的拉扎德投资银行以及一家加油公司。但是墨西哥将给他提供更大的发财机会。
由于“皮尔逊风格”十分诱人,墨西哥的波菲里奥?迪亚斯总统便请他到墨西哥去承建几个大项目,先是墨西哥城排水的大运河,然后是维拉克鲁斯港以及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特万特佩克铁路。他一到墨西哥便开始了工作。他极力赢得墨西哥人特别是迪亚斯及其周围人的好感,用了给好处和送礼等一切手段,并出资10万英镑建立了一所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医院。他似乎总是乐于以美国人不屑一顾的方式,照顾墨西哥人的情感,作出让步。他在英国的关系之广也给墨西哥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皮尔逊置身英国议会多年,并以“墨西哥人”闻名。不过,他在墨西哥的地位还要归功于迪亚斯冷静的政治谋略。据说,这位领导人曾说过:“贫穷的墨西哥远离上帝,却靠近美国。”迪亚斯及其身边的政客们不能允许美国人全盘垄断他们的经济,因此,迪亚斯完全有理由从一个遥远的国度请来一位世界闻名的工程师,给他一切机会在墨西哥扩展自己的活动。
1901年,皮尔逊在去墨西哥途中,在得克萨斯边境城镇拉雷多误了转乘的火车,不得不在那里过夜。他发现该城“寻找石油的狂热触目可见”。3个月前在“纺锤岭”发现石油后,这股热潮便在全州蔓延开来。他研究了在拉雷多匆忙之中收集到的每一份石油简报,随即发电报给他的经理,要求“迅速采取行动”,获得有希望出油的土地。据他推断,石油将为他的特万特佩克铁路提供上等燃料。所有这一切都是在9个小时逗留期间完成的。皮尔逊开始了他在墨西哥的石油冒险事业。他将勘探区扩大到塔瓦斯科,并雇用了钻出纺锤岭第一口油井的安东尼?卢卡斯船长以帮助他在墨西哥开展业务。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支出和密集投入。但是大约整整10年,皮尔逊的墨西哥鹰公司在找油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最后,他于1909年承认自己对石油业只有“粗浅”的了解,并解雇了他一度雇用的英国地质学顾问、有名的托马斯?博韦顿?雷德伍德爵士及其公司的人员,转而雇用了以前与美国地质勘测公司有联系的美国人。这些美国人显示出他们的进取精神。1910年,当时已是考德雷勋爵的皮尔逊有了惊人之举,首先是打出了神奇的波特罗德拉诺4号井,日产11万桶,被认为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油井。这些发现给墨西哥带来了繁荣,同时几乎在一夜之间使墨西哥鹰公司成为世界主要的石油公司之一。产油区集中在离坦皮科不远的“金色市道”。在这一带,日产7~10万桶的油井比比皆是。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二章 石油争夺新格局(2)
墨西哥迅速成为世界石油市场的重要力量。它的原油质量好,大部分精炼为燃料油,直接与煤炭在工业、铁路与航运市场上形成竞争。1913年,墨西哥的石油甚至被用到了俄罗斯的铁路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墨西哥成为美国的关键供油国,到1920年,它满足美国国内20%的石油需求。1921年,墨西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跃居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年产亿桶石油。
然而,这时墨西哥的政局发生骤变,1911年,因牙疼而造成精神错乱的81岁的迪亚斯总统政权被推翻了,从此拉开了墨西哥革命的序幕。此后暴力事件持续不断,外国人的投资兴趣一落千丈。新泽西公司驻墨西哥经理E?J?萨德勒携带着公司职员的薪金被匪徒俘虏,野蛮痛打之后,匪徒们以为他已毙命,遂扬长而去。然而,他侥幸活了下来,设法回到营地。从此以后,他随身携带的现金绝不超过25美元,而且总是戴着一块廉价的金表以便搪塞劫道者。他极力反对进一步在墨西哥开发石油。原属于墨西哥鹰公司的油井曾一度被起义者接管,一些职员被杀害。1918年10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1个月,卡洛斯特?古尔班坎代表亨利?迪特J找到考德雷勋爵,表示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想购买墨西哥鹰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并且接管其管理。
在墨西哥20年的石油开发使考德雷勋爵不仅疲惫不堪,而且对未来的风险更加小心谨慎。这位英国绅士已经感到厌烦,不想“无休止地单独承受这一巨大企业的沉重财政负担”,立即接受了古尔班坎的建议。他正确地把握了时机,因为兼并墨西哥鹰公司绝非壳牌公司的最佳决策。几乎刚兼并,盐水便开始渗入一些高产油井,这意味着石油产量开始下降。其他石油公司不久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用更多的资金和更好的技术或是勘测新井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在革命###之中,外国公司不愿追加投资。事实上他们在墨西哥的日子已经每况愈下。因为,比革命本身带来法制崩溃和现实危险更重要的是,墨西哥民族主义者和革命者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激烈斗争给石油公司的生产造成更加深远的影响。
墨西哥日趋明显的冲突将在该国政府与石油公司之间导致一场持久大战,如同在世界其他地方所发生的情形一样。在墨西哥,斗争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协议的稳定性和主权与所有权问题。石油收益属于谁?墨西哥人想重新确立迄今未被遵循的一条原则。1884年以前,国家的地下资源首先属于国王,然后才属于国家。迪亚斯政权改变了这个合法的传统,将地下资源所有权给了农庄主、牧场主和其他土地所有者。这些人欢迎外资,而外国人最终控制了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