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摩托罗拉随时提出的各项需求,这个小组经常要加班到深夜,而王传福每次都要亲自参加他们的问题解决会议,即便是再晚,他也会按时参加会议。据说,王传福办公室的内部还有一间卧室,如果工作得太晚,他就会干脆住在办公室里。最终,经过努力,比亚迪得到了摩托罗拉的订单。 2000年11月,比亚迪通过摩托罗拉审核,赢得了摩托罗拉的第一笔订单,为其代工20万支手机电池。对于当时争夺摩托罗拉订单时的情景,王传福说:“摩托罗拉这样的大客户不仅对配套产品有极高的品质要求,它更重视配套厂商有无技术发展潜力。其专门派人进驻比亚迪进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观察。最终我们获得了认同。” 2000年比亚迪和摩托罗拉的合作只是一个开始。到2002年,王传福已经通过深度合作,得到了摩托罗拉在全球约30%到40%的手机电池业务。在两年的交流中,王传福还和摩托罗拉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成为了好朋友,克里斯托夫曾称赞王传福是“制造中国传奇的小伙子”。 接下来,比亚迪又得到了爱立信、诺基亚、美国最大电动工具生产商百得等大客户的订单。到2001年,比亚迪在锂离子电池市场中的份额已经上升至世界第四位,镍氢电池为全球第三位,实现销售额达亿元,纯利润达到亿元。到2002年,王传福甚至公开叫嚣“三年之内我们将取代三洋,成为电池产业的全球老大”。说这话的时候,王传福不再有原来的尴尬及不堪,而是充满肯定与坚毅。 此时,比亚迪已经打破了日本厂商垄断锂离子电池市场的格局,开始了同索尼、三洋等日本电池生产巨头的同台竞争。而且,与这些全球电池生产巨头相比,比亚迪还有着巨大的成本优势。在锂离子电池市场被日本垄断的时候,一块锂离子电池的售价通常是8美元。而比亚迪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可以低到美元。这使比亚迪在竞争中拥有很大优势。就像王传福所说的:“后来日本人从台湾经销商那儿得到我们的锂离子电池,对各项指标一经测试,傻了眼,感觉被比亚迪狠狠地抽了一记耳光,对我们的锂离子电池由不屑变为恐慌,因为我们的价格只有他们的一半多。我们从产品设计到整个工艺过程控制都是完全创新的,而且是大批量生产,当时锂离子电池市场是供不应求的,我们仅靠锂离子电池一项创新,每年就能给公司带来近10亿元的纯利润。” 到2008年,比亚迪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手机电池生产企业,牢牢掌握着全球近15%的市场占有率。到2009年1月,王传福正式对外宣布,比亚迪锂电池已经超越三洋,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就像王传福所言,他和比亚迪都在不断地做着证明题,用比亚迪的优秀业绩证明“我可以,比亚迪可以”。当王传福成为众所周知的“电池大王”后,曾经狂妄地说“没有对手,好无聊”的他又将把比亚迪带往何方?
比亚迪招股:王传福说“这些数字都很保守”
经过两个星期紧张而又充实的路演后,2002年7月31日,比亚迪在香港主板市场成功上市,王传福敲响了比亚迪的上市钟声。在紧张的氛围中,比亚迪的上市创造了香港股票发行的多项纪录:一是发行价在所有H股中位列第一;二是面向散户10%的公售部分获得了倍的超额认购,面向投资机构配售的股票超过了7倍的惊人超额认购。 2008年王传福借力巴菲特所创造的资本神话,只是其一贯所擅长创造的资本神话中的一例罢了。与2008年比亚迪在资本市场上创造的财富神话相比,其在2002年香港资本市场上市时所创造的奇迹毫不逊色。 2002年,比亚迪在电池领域不仅拥有成本优势,同时拥有了很多中国制造企业不曾拥有的优势,那就是技术优势。在拥有了这两个竞争的关键优势后,王传福又有了这样一个疑问:“(比亚迪)有了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为什么不借助资本市场的优势?”于是,王传福决定带领比亚迪上市,而后用上市圈来的钱为自身的业务拓展所用。 众所周知,1998年1月,为了进军锂离子电池领域,比亚迪曾经进行过一次增资。增资后,吕向阳所在的广州融捷投资管理集团的股份达到,王传福个人持股,夏佐全持股10%。在上市之前,王传福又对比亚迪的股权进行了几次调整。到2002年上市前夕,王传福个人持股为,比亚迪内部34位高管持股,其余股份为广州融捷与夏佐全持有。 但是,对于比亚迪而言,也许选择在此时上市并不是最好时机。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那时的股市并不是让人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地方。道?琼斯指数下降了20%,还有两只有名的股票,中银香港、长江生命都跌破了发行价。但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王传福仍然带领比亚迪开始了全球路演。 2002年7月11日到25日,比亚迪在全球进行了路演。两个星期之内,比亚迪团队到香港、新加坡、波士顿、纽约等十所城市进行了路演,工作强度可想而知。每天从天刚蒙蒙亮,一直到深夜,他们都在不停地会见基金经理。在这期间,王传福大约见了600个基金经理。对此,王传福曾回忆说:“有时候晚上睡不着觉。在差不多11天里,会见了约有600个基金经理。最多一天有九场会议,从早餐到晚餐,最后到夜宵都是和基金经理在一起。我们感到很高兴,就是说这些基金经理都愿意见我们。” 从投资人的口中,王传福知道他们早就对比亚迪有所关注了。这让劳累的王传福在异国他乡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骄傲。而他们对比亚迪最初的关注则来自于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洋公司。据一位在新加坡的基金经理介绍,他最早知道比亚迪是从三洋处得知的,因为他在两三年前曾经购买过三洋的股票。当他询问三洋负责人关于三洋的未来发展障碍时,那名负责人毫不客气地说,未来比亚迪会成为三洋的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关注比亚迪,发现这的确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可是遗憾的是,它并没有选择在资本市场上上市。所以,当比亚迪在新加坡路演时,他非常兴奋,并毫不迟疑地决定要购买比亚迪的股票。 可是,在路演的过程中,王传福也曾坦言,自己也非常担心股票卖不出去,因此他每天都很紧张。他曾说:“我们(当时)都很紧张,那时候经济确实太差,人家都不敢碰股票,我们还要卖股票。这个时候,特别是香港民营企业很负面的时候,你这家公司,毛利率又这么高,面临的困难很多。” 而且,在路演的过程中,王传福和他的团队并不是每次都会面对这样友善的投资人。投资人基于对投资安全考虑,总是会想方设法得到自己心中存在的疑问的答案,而不会太多顾虑当事人的想法。比如在一次宣传活动现场,就有一位投资人问王传福这样的问题:“比亚迪毛利率这么高,这是不是处于高位状况?”投资人担心比亚迪这家民营企业,在香港上市把股票提价后,就会拿了钱走人。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王传福坚定地说:“我会把我的电池作为我的生命来做的。第一是因为法律上我不能套现,第二我又不会这样做。” 有一次在宣传活动现场,一位美国的投资人问了王传福一个充满敌意的问题。他问王传福说,由比亚迪代工的无绳电话怎么那么糟糕?而且,他接下来的问题,简直是让比亚迪团队的心情达到了冰点——他接着问王传福:“比亚迪的专利技术是不是抄三洋的,抄日本的,抄韩国的?” 当投资人提出这两个问题时,吵闹的现场顿时安静下来,等待着王传福的回答。而比亚迪的整个团队则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除了气愤之外,更多的是委屈。王传福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就让你一下子没有自尊,当时我们许多人都生气了,我是唯一一个没有脾气的。” 面对这样的挑衅,王传福却一字一顿、肯定地说:“如果有一天你到工厂看,我的工艺、我的生产线和日本是截然不同的。日本是用纯干燥室来做锂离子电池的,我们比亚迪不用干燥室做锂离子电池,这是截然不同的。”最终,在了解了真实的比亚迪后,这名尖酸的投资者决定购买比亚迪的股票。王传福还是不计前嫌,将股票卖给了他。 经过两个星期紧张而又充实的路演后,2002年7月31日,比亚迪在香港主板市场成功上市,王传福敲响了比亚迪的上市钟声。在紧张的氛围中,比亚迪的上市创造了香港股票发行的多项纪录:一是发行价在所有H股中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