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菲特为什么看中王传福-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价约为100亿美元。 2008年7月26日,郭台铭举办世纪婚礼,迎娶舞蹈老师曾馨莹。  将比亚迪的成长路径与富士康的成长路径相比较,我们会发现二者惊人的相似。两家公司都是从一个环节入手,而后通过向产业链的垂直延伸,进而占领产业链的整个环节。比亚迪通过在手机电池领域的突围,占领了手机全部代工业务。而富士康通过生产电脑上的连接器,占领了整个电脑的代工业务。 正是因为基本相同的发展路径,使后起之秀比亚迪成为了富士康的最大竞争对手。事实上,比亚迪的很多代工订单也是从富士康那里“抢”过来的。因为商业利益上的纠葛,双方开始了漫长而激烈并且一波三折的“战争”。一个细节足以说明郭台铭对比亚迪的仇恨之深。据说,凡是驾驶比亚迪品牌汽车的人都是不可能进入到富士康集团的。尽管富士康媒体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并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是,如果你驾驶着一辆比亚迪汽车“不知死活”地要进入富士康,会遭到保安员的拦阻,而且,保安员还会一本正经地对你说:“比亚迪挖我们的人,两家公司有竞争,公司老板规定不让进,就像两国家打仗一样。” 其实,王传福与郭台铭早就相识了,而且最初的关系也没有现在这样错综复杂。2002年12月,王传福和孙一藻等人应郭台铭之邀,来到富士康的台湾总部参观。郭台铭邀请王传福到富士康总部参观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王传福示好,以拿下比亚迪电池塑胶盒的代工业务。结果可想而知,郭台铭打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更为凑巧的是,从富士康参观回来后,王传福就开始了其在手机代工领域的飞速发展。这样的结果让人不禁想起了当年史玉柱上演的史上最牛挖角事件。当年,史玉柱提出要到盛大上海总部参观,起初陈天桥并没有同意,后经段永基斡旋,史玉柱得以参观盛大总部。可是,当参观过后,史玉柱却挖走了当时陪同他参观的陈天桥手下的两名得力干将,其中一名为当初盛大自主研发游戏《英雄年代》的负责人。这自然令陈天桥很“窝火”。 同样地,自从王传福参观回来后,比亚迪建立了一个与富士康非常相似的手机代工生产系统。这也令郭台铭很不爽。可是,与陈天桥不同的是,脾气火爆的郭台铭并没有那么宽容与大度,郭台铭决定彻底反击。  2006年6月,富士康向香港高等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控告柳相军、司少青两人在跳槽到比亚迪后,泄露富士康的商业机密,向二人索赔500万元,并要求法院判令比亚迪立即停止侵害富士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同时,双方也打起了“口水战”,郭台铭说比亚迪的迅速崛起原因是“剽窃”了自己的商业机密,但是自己并不惧怕他,“论竞争力,它绝对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也不把窃取商业机密的公司当对手。比亚迪在模具等众多产业领域中,连我们的1/10都不到,如果我输了,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指着背后的落地窗)。” 对此,王传福却回击说:“富士康对比亚迪侵犯知识产权的诉讼,纯属无中生有。是竞争对手太恐怖我们的增长所产生的行为,我非常有信心打赢这场官司。”  随着比亚迪在手机代工领域的快速发展,比亚迪传出要在2007年分拆上市的消息。上市无疑将加快比亚迪在电子领域的发展。在这个节骨眼上,郭台铭再次发难比亚迪。 比亚迪上市的关键时刻,富士康再次以盗取商业机密为由,向香港高等法院起诉比亚迪。起诉书中提到:因为比亚迪建立了一个与富士康极度相似的手机生产流程,令公司损失了价值亿的合同。并且,富士康相关人士表示,从2003年开始,富士康有400多名员工陆续跳槽到比亚迪,其中包括富士康花费几十万元派往欧洲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比亚迪甚至为此成立了挖角办公室,以各种方法利诱富士康员工跳槽到比亚迪工作。富士康人员还举例说,每次比亚迪在手机业务中的爆发式增长,都与富士康大量员工跳槽的时间相吻合。 郭台铭的“出击”,确实打乱了比亚迪电子分拆上市的步伐。用王传福的话就是“企业就是这样嘛,在你要上市的时候,出来给你捣点乱”。按计划,比亚迪电子会在2007年7月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当比亚迪电子终于在2007年12月20日在香港上市时,因为受官司所累,开盘价仅为港元,未能守住港元的发行价。但是,这并没有妨碍王传福想继续在电子产品代工领域延伸的战略布局。 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比亚迪电子的日子也并不好过,2008年全年虽然取得了48%的营收增长,达亿元,然而其净利润却下滑了30%,仅为亿元。而且,随着山寨机的泛滥,手机的利润越来越低,手机制造商的生存越来越艰难。 在这样的前提下,王传福又该怎样保持比亚迪电子的业绩? 据传闻,为了突围,比亚迪电子的相关团队已经开始了对“上网本”的研发。显然,比亚迪进入“上网本”领域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王传福必然要带领比亚迪进入PC代工领域,甚至布局整个3C市场。就像批评所说的,厂房、生产设备的扩张,必须要更多的订单来填补,“进军PC和3C产品代工是在所难免的,从工业流程、供应链管理而言,电子产品都有共通之处。” 显然,比亚迪布局3C的战略是郭台铭所深恶痛绝的,因为它会在电脑代工、其他电子产品代工领域继续吞噬富士康的市场。但是,比亚迪这样的发展潜力以及深远的战略布局,也许恰恰是投资人所看中的。
  

10亿骑自行车的老百姓都是潜在市场
在短短的几个月后,王传福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汽车制造专家。在经过大量研究和调查后,他只说了一句话:“汽车不应该是这个价钱。”言外之意,比亚迪的竞争优势仍然在成本,这是比亚迪能够在汽车领域制胜的关键因素。  如果说比亚迪以电池制造领域为突破口,进入到整个手机代工市场是“水到渠成”的话,2003年,比亚迪宣布进入汽车制造领域时,无疑是一个惊天霹雷,把很多人都震住了。 比亚迪在香港成功上市后,就不断传出小道消息说要进入汽车市场。尽管只是传闻,但还是引起了很多基金经理的紧张。他们纷纷打电话给王传福,以证实消息的确切性。 而王传福总是以沉默相对,同时,比亚迪内部员工的口风也很严实。 得不到答案的基金经理们自然更紧张,不管比亚迪要进入汽车行业的消息是否准确,他们都明确对王传福表态说,如果王传福要进入汽车行业,他们就会抛售比亚迪的股票。因为在他们看来,毫无汽车制造经验的比亚迪要进入汽车产业无疑是在“自掘坟墓”。   从后来事态的发展来看,比亚迪要进入汽车领域的传闻并不是空穴来风。 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出资亿元收购秦川汽车有限公司77%的股权,比亚迪通过控股秦川汽车正式进入汽车行业。比亚迪也成为了继吉利之后第二家民营轿车企业。 在收购秦川汽车协议签订之前,很多基金经理都给王传福打电话,劝说他放弃收购行为,甚至有基金经理不耐烦地威胁王传福说:“你如果要收购,我们就要抛售你的股票,抛死为止。” 基金经理们之所以反对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是因为他们根据当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现状分析认为,汽车行业已经发展成熟,市场已经趋于稳定,年增长幅度最多只有5%。从一个增长速度高达80%的行业,转型到一个增长速度只有5%的行业,这样胜出的几率很小。他们都认为王传福这样做是在赌博。 而且,基金经理们认为,即便比亚迪想进入汽车市场,也不必冒险收购秦川汽车。因为从各项分析指标来看,收购秦川汽车的风险很大。 秦川汽车在2002年的利润只有万元。也就是说,比亚迪凭借亿元只能得到56万元的收入,收购市盈率482倍,大大超过常规收购底线。并且,这家企业还拥有沉重负担,包括700名职工,亿元债务,以及4000多万元的贷款担保。同时,有消息证实,2002年上半年,汽车疯子吉利李书福曾想进入秦川,但是因为重组成本过大而选择放弃。  基于以上分析,基金经理们都不看好比亚迪在收购秦川汽车后的发展。 比亚迪内部的高管也同基金经理们一样,激烈反对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事实上,整个比亚迪创业团队中,只有锂电池生产设备的主要研发设计人毛德和支持王传福,其他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