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章 外貌和肢体语言(10)
诚实(Honesty)与不诚实(Dishonesty)
想象有一个少年向他妈妈辩白,说还有其它人也从饼干筒里偷饼干,但他却不敢看妈妈的眼睛。他的两腿替换着站,还结结巴巴的语不成句。 诚实的人通常很自在、开放,不诚实的人则否。任何暗示焦躁、紧张或神秘的动作,都可能意味着不诚实。在第九章「例外」中,我们会讨论四种不同型态的骗子的特质:偶尔型、经常型、习惯型和职业型。其中的习惯型和职业型很难单靠肢体语言就看的出来。习惯型的骗子因为太习惯撒谎,所以他要不就不在乎,要不就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撒谎,因此反而常不动声色。职业型的骗子台词背的滚瓜烂熟,所以行动上也往往天衣无缝。
就跟吸毒和酗酒一样,爱撒谎的人通常都不承认。但只要你学会如何寻找蛛丝马迹,撒谎就不难侦测。我们列在这儿的征状可以很有效的测出偶尔型和经常型的骗子。这些外表上的线索,只有在此人知道自己在撒谎──或起码在撒谎时自己也觉得不好受时──才会出现。好在大部分人顶多也只是偶尔型的撒谎者,所以真撒了谎后又会在很多方面泄露出不自在来。 不诚实的征状 ◎ 闪烁或游移的目光 ◎ 任何形式的坐立不安 ◎ 讲话快速 ◎ 音调改变 ◎ 两脚换前换后,或在椅中坐前坐后 ◎ 任一形式的紧张 ◎ 很夸张的「诚恳、深刻表情」 ◎ 流汗 ◎ 发抖 ◎ 对眼睛、脸庞或嘴巴的遮遮掩掩,例如讲话的时候用手捂住嘴、揉鼻子,或眨眼睛 ◎ 舔嘴唇 ◎ 舌头盖住牙齿 ◎ 往前倾 ◎ 不恰当的###,如拍背、碰触其它部位、靠的太近(侵犯个人空间)等
诚实的标帜就正好是上述的相反。诚实的人能放轻松、镇定;他们经常会响应你的目光。真诚的微笑、温暖以及和善的目光正是我们最常见的诚实标记。 当压力开始增大时,可能就很难判别到底是「诚实而紧张」,还是防卫心强或不诚实。如果你的员工犯了大错,你要他给个交待,那么就算他句句属实,他也很可能会神情紧张、自我防卫。我就看过上百个紧张的证人,我发现,要知道对方在紧张的场合里到底有没有说谎,最可靠的方式,就是注意他们的行为模式,留意其中的一致性和异常处。
几年前我接了一个案子,一家土地开发公司的老板被他的合伙人控告诈欺。主要的证人之一曾是双方的心腹。她非常紧张,却仍竭尽心力,从上证人席到作证完都抖得像片树叶。她就表现出很典型的不诚实特征:不能维持目光接触、发抖、在椅中坐立不安、无意识的在证人席上玩弄纸杯。但我不能就此论定她在撒谎,因为,就算她在撒谎,在她陈述某部分证词时她也应该能够放轻松──例如在说明她的专业背景时。结果证明她的紧张是很一致的,并非是不诚实。
你一定要对某人的正常行为模式观察的很仔细,才有可能在他或她说谎时,分辨的出那些是「异常」现象。有时候那种异常会像暂停几秒一样的难以察觉,有时又很明显而突然。最近我在电视访问里看到一个旧面孔,我相信她一定会在某些敏感问题上撒谎,果然!在整个访问中,她大多表现得镇静而直接,但当她开始撒谎时,她的神情态度立刻开始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她仰头、「不可置信」似的大笑、前前后后的摇头。问题确实很###,但我发现,大体来说,不管问题有多敏感,只要一个人持续地讲真话下去,她的态度应该不至于改变的那么显着或突然。但你一定要看得很仔细,才有可能看到这些转变。
第三章 外貌和肢体语言(11)
注意(Attentiveness)或沈思(Pensiveness)
想象一只母狮子如何悄悄逼近牠的猎物:纹风不动、目光坚毅,不动如山下,只见尾巴轻轻的抽搐着。 注意和沈思这两者,都被看成是没有动作。那股肃然,就像逼近猎物的母狮子一般,暗示着此人正把注意力摆在另一人说的事物(注意)或自己的思绪(沈思)上。
最有名的沈思者代表人就是罗丹(Rodin)雕刻的沈思者(Thinker),他是坐姿,手肘放在膝上、脸颊倚着手,目光朝前。不动的静默或直视,以及脸颊靠着手掌等,都是沈思或注意的标记。有时候这些人也会有简单、重复性的动作,不像母狮子那样边摇尾巴、边准备攻击。但是,这类小小的动作和肢体语中言的「无聊」那项(请见于后),有极显着的不同。沈思者的动作,通常比较无意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会保持一致。例如:如果有人玩弄着铅笔,她就不会忽然停下来改用脚打拍子,也不会忽然又停下不打拍子而改在椅子里扭来扭去。
注意或沈思的特征 ◎ 保持强而有力的目光接触 ◎ 专注地瞪视一个物体 ◎ 不动 ◎ 斜着或昂起头来 ◎ 咬嘴唇或铅笔 ◎ 蹙起眉毛 ◎ 交叉双臂、瞪向空无 ◎ 在椅上往后靠 ◎ 朝上看 ◎ 搔头 ◎ 支着头 ◎ 脸颊倚着手或手指头
你也许以为没有表现出「注意」特征的人,就是无聊,但是,人很可能因为很多原因而显得心不在焉:她可能很烦心、低潮、病了、醉了、瞌睡或困惑……这些都还只是举其一二而已。
无聊(Boredom)
晴天下午的最后一堂课,差二十分钟就要放学了。大部分学生都在发呆,少数几个在讲悄悄话、伸懒腰、传纸条……他们全像热柏油路上扭来扭去的蚯蚓一样。
无聊的人想换个地方、做点别的事。你愈不关心周遭的事,你就愈想站起来就走。当某人无聊的想要到别的地方去时,就好比他的身体想飞向梦境或梦中人一样。那种介于心灵与肉体之间的压迫感,非常不舒服!所以很多感到无聊的人常想办法找事做,好来分散注意力──他们很可能就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无聊的征状 ◎ 眼光游移 ◎ 瞪向空无 ◎ 瞄手表或其它对象 ◎ 大声叹气 ◎ 打呵欠 ◎ 交叉或不交叉腿、手臂 ◎ 用手指头打拍子、大姆指转来转去 ◎ 用脚打拍子 ◎ 玩弄笔、眼镜、纸等 ◎ 胡乱涂鸦 ◎ 身子往一旁倾以避开某人 ◎ 左倚右靠 ◎ 在椅上前俯后仰 ◎ 头转来转去 ◎ 转动眼珠子 ◎ 伸懒腰 ◎ 手托着颊,一面瞟着房内 ◎ 挑着指甲或拉扯衣服 ◎ 老想着要做点什么
无聊是比较难发现的一种状态,牵连其中的很多手势,只是为了要保持清醒所做的努力而已──无聊的人有时候一定要打呵欠或伸懒腰,不然他就睡着了!很无聊的时候要想看来专注、有兴味,那可是要很大天分的!要是你怕烦到身边人,那就注意一或多项上述的征状吧。
愤怒(Anger)/敌意(Hostility)
想象一个愤怒的棒球队教练和一个不易亲近的裁判吵得面红耳赤、剑拔弩张的场面。教练的手臂猛挥,裁判也顽强地在他面前交叉起手臂。 气愤常以下列三种方式之一显露:侵略、防卫或撤退。侵略型的愤怒就像棒球队教练表现的一样,很抢眼。但大多数人不善表达愤怒,所以你也应该小心仔细的观察防卫和撤退行为。 愤怒的特征 ◎ 脸部发红 ◎ 手臂、腿或足踝交叉 ◎ 手放臀部上 ◎ 重复地使用特定的字眼 ◎ 用手指指指点点 ◎ 讲话飞快 ◎ 动作快 ◎ 紧张 ◎ 紧咬牙 ◎ 双唇紧闭 ◎ 面无表情或皱着眉头 ◎ 姿势僵硬 ◎ 发抖 ◎ 握紧拳头 ◎ 沮丧,几乎不能控制手臂的动作 ◎ 假笑或嘲讽虚伪的笑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外貌和肢体语言(12)
极度愤怒的人可能借着侵犯他人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也就是所谓的「冲向他的脸」;挺着一张脸、颊或胸膛,就像上面提到过的教练;或凶巴巴的好像要把某人瞪倒!
当人有戒心时,她可能会紧绷着颚、手臂交叉、皱着眉,或紧闭着双唇。不过可能一时还不会看到她的肢体动作有很大的改变,或脸发红、呼吸节奏异常等,大概也不会有比前面描述的侵略型行为更严重的动作。你反而会看到一阵僵硬,仿佛她正武装起来要保护自己似的。她的手脚会更缩向她身体,并且横架在你和她之间。她会脸色凝重,并时时避开和你目光的对视。 如果她是以退缩来表达自己的愤怒,那么你所看到的「征状」可能会比上述的更夸张。她可能会把身体和目光转开,以避免和你有任何接触;也可能会安静下来、愠怒……在某些极端的情形下,如果这样还不能让她宣泄怒气的话,她很可能会站起来掉头就走。
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