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不是这样的。费斯他自己也自我告诫,认定肢体语言是极难解的命题:「研究肢体语言,等于是研究所有肢体动作的总合,从最有意识的,到完全潜意识的……从各文化特有的,到所有文化共通的。」这么庞杂的系统,当然就不可能「简易好学」了。但是,尽管费斯这么警告着,研读肢体语言还是成了全民风潮。隔了一代之后,很多人仍然会在开会时对要不要交叉双臂,思之再三。
在《肢体语言》末尾,费斯指出了人体动作学中最恼人的主要问题。他谈到老是被人提起的「双腿交叉」:「双腿交叉……到底能不能看出性格呢?我们在坐着的时候,真的藉由双腿,泄露了我们的本性吗?所有的肢体语言都没有单纯的「是…或…否」这样的答案。双腿交叉或两腿平行可以算做此人当时感受的一个线索,但也可能什么意义也没有。」
第三章 外貌和肢体语言(8)
肢体语言反映的,常是一种生理状态(就像背痛),或一时的心智状态(好比沮丧),而不是更常态性的人格特征。一个人的肢体语言会时时变化、随场合变化,所以,用肢体语言来判断一个只见过一面的人的性格,是有风险的。每个人都会有紧张的时候,但这不代表我们都是「紧张大师」。但如果某人在你每次碰见她的时候,好像都绷得很紧,你大概就可以猜出她性格的一二了──起码你可以看出她生命的常态之一是什么,这可就和头发吹坏没有关系了!
「一致性」常是解读肢体语言的关键。如果你不认识对方,也没有在不同的场合里近距离的观察过对方,你就不会知道她的行为常态,也就没有什么参考数据来做比较。你从肢体语言所领悟的心得,只有在你看到更多对方的性格特质时才最有用。而要想认清某人的性格,你就要归纳出在本书讨论过的所有特质模式,而不光只是他的肢体语言。 好学易懂的肢体语言
介乎严谨的肢体语言学和「美容院式八卦分析」间的,是一套针对人们每日动作的实用解读。附录B列出了很多肢体动作的得分,相信可以帮你解读某人的情绪状态或人格。但就像生理特质一样,大部分的肢体动作可以有很多意义或完全没意义──一切要看环境!
要从不重要的细节里找出有意义的情报的最好方法,就是要学会:不同的情绪,往往会借着同时发作的一套动作来宣泄,所以不要死记每一单独动作和它们所可能代表的意义。例如:不良的眼神接触(eye contact)可能是不诚实、气愤、紧张、戒心、不好意思、恐惧、傲慢、无聊,以及其它情绪的征兆。只有当你验收了指向特定方向的其它线索之后,你才能确定它到底是哪一项。所以,只把某项特质或行为(如不良的目光接触)所带动而出的所有不同情绪列出来,是没有什么用的。相反的,这本书所描述的,是常能反映不同心智状态的多种动作的组合。在本章结尾处,我们讨论了九种基本的情绪状态,而在附录B里,我们还探讨了另外十三种。从本章所提到的这九种中,我们可以看出相似的情绪其实常会自极不同的肢体动作中流露出来;而极不同的情绪,却又能靠许多相同的肢体动作表达。
虽然你不该太依赖肢体语言这一项,但无可否认的,它们确实能提供有用的数据。例如:如果你有预感某人在骗你,你可以强迫那人对你说实话,寻找类似书面文件的证据,或带着情报找第三者谘商。但是,除非你知道「不诚实」的动作特征,否则你可能永远也不会想到要先质疑对方的诚信。大部分人撒起谎来都很不舒服,所以只要你知道该注意哪些蛛丝马迹,要揭穿谎言其实不算困难。你也许不能在法庭上证明你的论点──但,你反正也不需要上法庭去证明!一旦某人的肢体语言暗示了他可能在撒谎,你就可以透过那些行为征兆来印证你的预感。 情绪上的「捉迷藏」
我们的很多基本想法──如不诚实或愤怒──都是负面性的思想。其它如惊喜、恳切等,既不会永远都正面积极,也不会老是负面消极;在某一场合你可能很需要它们,而在另一个场合里,却又对它们避之唯恐不及。某些像「快乐」这样的感觉,几乎都能百分之百地受到正面性的肯定。
你可以放大胆去做结论:负面性的情绪比正面性的情绪更难读。有一种例外:当有人私下因为别人的不幸而暗暗窃喜、或不愿轻易被追求到、或正在角力谈判……等等,除此以外,其它人大多很愿意表达他们的正面情绪。只要没有人刻意要隐瞒,通常读懂一种情绪是不难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章 外貌和肢体语言(9)
但人类灵魂中较不为人喜的阴暗面可不这么好懂。在抱怨者、喜怒无常者或焦虑者身旁,常会让我们不好受。我们绝不希望我们的好友、家人压抑忧伤、愤怒和挫折,也不希望他们独自受苦。所以人们经常会对别人隐藏这些情绪。如果你想证明负面情绪不受欢迎的话,那就试着在下次心情不佳而又偏有人问你:「你好吗?」时据实以告吧(好好看看对方被你吓到的样子吧!)。
人们通常也因为不敢面对而会隐瞒自己的负面情绪。「怎么了?」「没什么。」──绝对是讲的最多的话。如果你要从一个人的肢体动作来判断他到底是难过还是焦急,那千万别忽视你的结论。想一想好好把问题解决掉的话,会不会更好?还是要再等一个更恰当的时机?或静观其变?就算你决定不要当场解决问题,只要你能体会出确有问题,那么一旦问题爆发的话,你就比较有准备了。
这些不成文、情绪上的「捉迷藏」没有什么错──它们使人生显得「文明」。虽然人们对显露负面情绪觉得不自在,但这却不表示人们没感觉。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辨识它们的话,你就不能得体的应对了。反之,如果你学会辨识──例如:当某人对你不高兴时,你就能早点看到问题,不至于让问题恶化,把自己搞的由沮丧到不满到充满敌意。
懂得如何读通肢体语言的美妙处就在:当人们试着掩盖连自己都「不能接受」的情绪时,要是你知道该留意些什么,就没什么能逃过你的法眼了。稍早前我们曾经提过,那些生死全靠证人在证人席上表现冷静、镇定与诚实与否的人,私下也常通不过考验。他们的肢体语言会和其它特质一块儿泄露出真相。除非某人是演技精湛的演员,否则他绝不可能掩饰得了他的情绪状态。
如果你学会哪种线索暗示哪种基本情绪的话,你就一定能把周围看得更透彻。仔细研读下面几页,你就一定分辨得出哪个顾客有注意听?哪个又被你烦的半死?哪名员工紧张?哪名又很优柔寡断?哪个朋友在难过?哪个又在生气?运用同样原则,你也会对自己的肢体语言更了如指掌,也更清楚别人是怎么看你的──就算他们只不过潜意识的捡拾一些线索而已。只要你明白肢体语言的运作法则,你就能改善你向世界呈现自我的方式。一旦你明白了肢体语言的力量以及它所透露的你,你甚至还能避开自己比较有可能「失态」的特别场合(例如,可能某一次你就弃「面对面会晤」而改以电话连络,只因你怕可能会在前者的场合中透露的太多)。不管你怎么用,这项本领绝对是珍贵的工具。 解读肢体语言
接下来的这几页中,我们要讨论九种肢体语言。每一种都会附上视觉性的描述,好帮助你熟悉哪种动作指的是哪种情绪或特质。我们讨论到的九种心智状态是: 九种心智状态 1。 诚实与不诚实 6。 忧郁 2。 注意或沈思 7。 难过/悲伤 3。 无聊 8。 犹豫不决 4。 愤怒/敌意 9。 紧张 5。 沮丧 在附录B中更延伸讨论的是: ◎ 骄傲/谦卑 ◎ 自信心/统御力 ◎ 困惑 ◎ 防御性 ◎ 滥用药物和酒精 ◎ 尴尬、恐惧 ◎ 怨恨 ◎ 隐密/坦然 ◎ ###或浪漫 ◎ 惊讶 ◎ 怀疑/不信任 ◎ 担忧
这些只是一部分;人类拥有不可限量的情绪,但是如果你学会辨识这些,要诠释其它的就不会太困难。就像我们先前提过的,如果你先学会去探讨环境、音色和行为的密语,之后再来温习附录B的数据就更有帮助了,因为这样,你就更能把特定的肢体动作放入整体的模式中来做思考。
第三章 外貌和肢体语言(10)
诚实(Honesty)与不诚实(Dishonesty)
想象有一个少年向他妈妈辩白,说还有其它人也从饼干筒里偷饼干,但他却不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