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波,房价下跌,房主停止还贷款,由此引发第二波——放贷机构收回房产,而这进一步导致房价下跌,同时许多投资与次贷相关产品的金融机构纷纷承受大亏损,随之被要求追加资本金,这些机构只有卖出各种资产,这样进一步加剧了各种资产价格的下跌,由此又走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此机构转型或破产。第三波,因为次贷相关资产价格下跌,导致其他各种资产的价格都开始下跌,投资者纷纷远离有风险的资产,这进一步导致了整体资产价格的下跌,从而带动更多、更大市场的下跌,于是更多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先后落马。最后到达第四波,美国及其他国家消费者信心受挫,经济步入衰退。
总之,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涵盖了全球央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基金公司、股市等金融领域,最终演变成经济危机。
我们可以用下图来看看次贷是如何导致一家金融机构出现问题的:
图2…2金融机构破产路线图
其中最关键的,是因为金融机构所持有的各种资产缩水,由此导致资本金不足,达不到政府监管的比率。没办法,这些机构只有通过变卖甚至甩卖已有的各种资产,或者指望政府和其他机构来援救了。
美国华尔街问世以来,曾经历过无数次危机,但大家普遍认为这次华尔街所经历的是其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被美洲银行收购、摩根士丹利与高盛宣布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再加上2008年3月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顷刻间遭受重挫。这不仅仅标志着华尔街固有金融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同时也意味着华尔街金融神话的破灭。
美国经济遭危机重创(4)
其中,雷曼兄弟的破产值得一说。这家有着158年历史、曾被纽约大学金融教授罗伊?史密斯形容为“有19条命的猫”的公司,最终倒
在了自己对次贷危机的误判上。早在1999年,雷曼就用账面资产做抵押大量借贷,再将借来的资金贷给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或者购买房贷资产,再打包发行给投资者,在此过程中将杠杆机制不断发挥到极致。从2003年到2007年,雷曼的利润达到了160亿美元,次贷危机爆发前,雷曼成为华尔街打包发行房贷债券最多的投行,自身也积累了850亿美元的房贷资产,比摩根士丹利高出44%。
然而,这些“财富”在次贷危机出现后就成为雷曼手中的烫手山芋。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加深,雷曼受到重创。2007年下半年以及2008年一季度,雷曼的减计资产高达100亿美元,这迫使雷曼开始自救。在2008年雷曼第一财季中,雷曼充分表现了赌徒的风格,卖掉了五分之一的杠杆贷款,同时用公司的资产作抵押,大量借贷现金为客户交易其他固定收益产品,希望豪赌一把摆脱险境。然而,美国房产价格的急剧下跌,使得这一努力不但没有改善雷曼的状况,反而雪上加霜。最终,由于美国政府的不救助政策,雷曼无奈破产。
同样,2008年9月,全球最大保险集团美国国际集团(AIG)因承保数以百亿美元计的信贷掉期合约(CDS)而出现巨额亏损,导致无力偿债。为恐AIG拖垮全球金融体系,美联储紧急宣布以1000亿美元的一篮子拯救计划支持AIG,后者算是险渡难关。
在过去的2008年里,信贷市场震荡已经令全球股市蒸发了11万亿美元,严重情况堪比1929年大萧条时期,而且这次危机的复杂性与传播速度更是无与伦比。这已导致人们对金融市场失去信心,由此引发了更加严重的流动性困难,股市大幅下跌,汇率反常变化,全世界受到进一步冲击。
金融危机导致的失业遍布华尔街各个角落,美国金融业即将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银行大量倒闭之后规模最大的裁员潮,被裁员工总计将超过20万人。人们所熟知的华尔街已渐渐消失。
3。第三步:经济危机全民受难
由于流动性短缺,加之消费者信心严重不足,危机对实体经济打击很大,以消费和信贷支撑的美国经济可能失去增长基础,经济已开始下行。但次贷危机还会造成多少破坏,什么时候市场见底,现在尚不明朗,比较乐观的看法可能得持续3~5年。危机演化如下图:
图2…3美国经济恶化链条
金融风暴已经肆无忌惮地向实体经济蔓延,美国汽车业可能会成为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2008年10月,福特汽车在美国的销量降至132838辆,同比下降302%;通用汽车轿车销量下降34%,轻型卡车销量下滑51%;克莱斯勒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5%。在现金不足、销售不振的情况下,三大汽车巨头进入全面自救阶段:一边压缩开支,如关厂裁员、减少赞助,一边四处叫卖资产。
由此造成的失业更是触目惊心。研究显示,如果上述三大汽车巨头全部倒闭,美国第一年将约有300万人失业,政府收入将损失600亿美元,三年下来将损失1560亿美元。其他实体经济也是一片悲歌,许多企业纷纷节省成本,回避投资,这种情况是空前未有的。投资银行高盛预测,2009年失业率将高达9%。随着失业状况的恶化及衰退的加深,消费者可能会更加节省开支,因此与消费者有关的行业将遭到波及。
美国经济遭危机重创(5)
信心缺失,导致美国人无处投资,基金也不再是美国人的最爱了。2008年,美国人共同基金资产失去24000亿美元或五分之一市值。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一些美国人重新把钱放在银行里存起来,当然这也未必安全,2008年以来,美国已有20家地区性银行宣布破产。虽然储户有25万美元的存款保险,但银行一旦破产也是麻烦重重。而大银行同样面临诸多危机,自顾不暇,也可能有破产之灾。比如2008年9月美国最大存贷款机构华盛顿互惠银行破产,显赫一时的花旗银行也一度陷于破产边缘。
更可怕的或许是危机对人们心理的冲击。2008年12月美国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八成美国人担心金融危机将对其工作、家庭财富、退休养老、子女前途等产生直接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也告诫大家,震荡全球市场的金融危机将给人们带来更多压力、自杀和精神紊乱。贫穷往往伴随暴力、社会边缘化和持续的不安全感,而这些情况可能就是导致精神紊乱的根源,这一观点已在历史上得到印证,美国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曾导致自杀事件急剧增加。
一贯出言谨慎的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更将这场风暴称为“百年一遇的危机”,恰如其分地代表了主流世界的担忧和恐惧。更加令人难以释怀的是,这场灾难现在看来似乎才刚刚拉开序幕。随着危机的逐步深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机构陷入困境,未来将走向何方?据预测,下一个危机的引爆点可能来自如下几个市场:9500亿美元的信用卡市场、过万亿元的Alt…A(略好于次贷)按贷市场、数千亿元的商用物业市场以及约六千亿元的资产抵押商业票据市场。所有这些市场都可能先后或者批量“中彩”爆炸。在整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不断出现金融机构破产、转型等,流动性不断缩紧,消费信心下降,各类资产价格不断降低,进而导致更多机构出现问题,由此不断恶性循环。
4。美国经济能否获救
次贷危机和10年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一样,上次危机发生在资本主义的边缘地带,这次危机发生在资本主义的心脏地带。边缘地带出现问题,慢慢“活血化淤”,问题就解决了。但是现在美国这颗世界经济的“心脏”出问题了,边缘再“活血化淤”也是根治不了的。
目前,美国政府采取的是综合性拯救措施。起初,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剥离“有毒资产”,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不断降息、减税等,以此来刺激实体经济。
就在布什政府宣布美国2008年11月份失业率已至15年来最高后的一天,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表示,他将启动自艾森豪威尔时代以来涉及最大规模基础建设的“经济振兴计划”,以创造至少250万个工作机会。很明显,奥巴马试图一方面通过政府大规模投资基础建设,一方面通过对公司和个人的减税政策来刺激经济,而中国却早已开始了同样的行动。
美国的救市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我们要知道,美国经济的复苏,实际上取决于“有毒资产”的消失情况、消除“高杠杆比率”的程度和膨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