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货币战争 批判-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币战争》借助的那些专门爆料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网站上,也无法提供近几十年来该家族制造阴谋甚至活动的证据和信息。
  按照《货币战争》的说法,这个家族现在隐身在幕后,靠台前的代理人——包括我们熟悉的格林斯潘为该家族继续牟利。这个家族现在有多富呢?“据估计,1850年左右,罗斯柴尔德家族总共积累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财富,如果以6%的回报率计算,到15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家族的资产将至少在30万亿美元之上。”按照此书前面对罗氏家族致富的手段与财富增值的描述,也许会有读者疑问:罗氏家族6%的回报率是不是太低了点?但是,这个数字已经是2006年美国GDP的2倍多了。
  不过,可能很少有人认真计算过,哪怕是看上去很低的回报率,长时段的复利计算后,本息都会成为一个天文数字。譬如,我们某些人喜欢说,1612年,荷兰人以价值24美元的小装饰品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了曼哈顿岛,是一种*裸的欺诈,我们不需要讨论今天这个世界资本最密集的弹丸之地的价值是谁创造的,只需要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当时的24美元存在荷兰的银行里,以6%的复利计算,到今天其已增值到了可以购买整个曼哈顿岛的所有资产!
  今天,无论对信息封闭到如何程度的*者,他的个人信息都可为世界所知,难道一个在信息开放的西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居然就没有任何新闻吗?这个比美国还富有的家族到哪里去了?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不是像宋某写的那样神秘,控制了30万亿美元的资产?其实,这个家族并没有那么神秘,它是经常抛头露面的。不信的话,可以登录rothschild;这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企业的官方网站,里面列出了罗斯柴尔德企业目前的情况。
  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目前的业务有哪些呢?主要是并购重组,就是帮助大企业收购兼并其他的企业,或者对其资产结构进行重组。罗斯柴尔德的并购重组业务主要在欧洲,在2006年世界并购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目前,罗斯柴尔德在亚洲有一个办公室——香港,不过,这个办公室的正式名字叫做“荷兰银行—罗斯柴尔德”,因为它在亚洲的业务处于荷兰银行的控股之下,自己的发言权不大。甚至某些人事权,都是由荷兰银行控制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目前的成员都是典型的欧洲银行家,和瑞银、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的银行家们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说有什么区别,那也只是罗斯柴尔德仍然维持家族产业性质,而且规模比较小而已。为什么罗斯柴尔德家族目前的规模很小呢?要知道,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一年的营业额不到100亿美元,利润不到30亿美元,估计其资本总额不会超过300亿美元,不到欧美大银行的一个零头。首先,这是因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1865年出现战略判断失误,把它在美国的分行都撤销了,直接导致了摩根家族的兴起。其次,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一战”和“二战”中损失惨重。第三,罗斯柴尔德坚持家族产业,也阻碍了它的继续发展。从1960年开始,欧美的大银行纷纷上市,筹集了大量资金。罗斯柴尔德则还是用自有资金发展,速度缓慢,逐渐落伍了。至于说“美联储是罗斯柴尔德的资产”,那更是痴人说梦,罗斯柴尔德早已于19世纪退出了美国,目前它们在美国的势力非常小。
  有人会说:“罗斯柴尔德的势力是隐蔽的,你们这些打工的人当然看不见了,你们对这个家族的机密不可能有了解。”如果承认这一点,罗斯柴尔德的工作人员可能都不了解家族的机密,但是宋某又是如何了解到这些“机密”的呢?他不过是美国一个很一般的大学(University of America;位于华盛顿)的硕士,后来曾经在美国两家房地产贷款公司工作。论到级别,他可能远远不如我认识的一些银行家。如果这些银行家(其中某些还是欧洲人)都不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隐秘”,宋某又是如何知道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兴盛的历史,早已在19世纪末就结束了,今天的罗斯柴尔德只是一家在全球排名十几到二十名的投资银行,规模不大,也没有什么呼风唤雨的能力。《货币战争》的危言耸听,其实根本没有任何证据!
  确实,罗斯柴尔德家族曾经盛极一时,至少在19世纪是公认的最有影响的跨国金融企业,在今天的国际金融体系中也算是尚有一席之地,但是,其市场地位与影响力已微不足道。无论是按股票与债券承销、交易及企业并购业务的市场份额,还是按旗下所管理金融资产的规模,该公司都往往排不上国际前10名,更谈不上呼风唤雨、主宰全球金融市场了。
  《货币战争》书中宣称,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当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最大的债权人,这并不符合事实。同样,今天的JPMorgan银行经过无数次分分合合,虽然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出台前的老JPMorgan公司继承同一商标品牌,但其股权结构、组织形式、公司文化、业务与客户基础皆有显著不同,市场影响力也是今非昔比。
  该书武断地认定,所谓国际银行家为一小撮利益一致紧抱一团的阴谋团体,而对现代金融体市场与金融机构之间空前激烈的竞争这一客观事实全然漠视。大浪淘沙,适者生存,曾经盛极一时的Drexel、霸菱等老牌银行都已破产,而书中一再提到的库恩?雷波公司也已经无迹可寻。
  事实上,金融业是现代经济中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其产业结构与垄断组织相去甚远,这也就是金融创新如此活跃的一个原因。金融业也恰恰是现代经济中最受监管的行业,其经营业务活动受到各国政府如财政部、央行、专职金融监管当局甚至国际组织的严格监管。书中所刻意描画的凌驾于国家政府乃至国际政治法律制度之上,拥有神秘权力的所谓“国际银行家”,除了存在于作者的丰富想象中,纯系子虚乌有!
  

福特剧院的枪声(1)
摘要:如果以《货币战争》的战争及权谋观念来观察历史上的战争,我们既无法认识战争基本特性,也无法找到化解战争的办法。如果人类历史演进、金融市场运作、正式组织产生等仅是战争、仅是权谋,那么社会财富就只能通过暴力的方式及非正式的规则(权谋)来获得与分配。在这样的条件下,整个社会运行根本不需要建立正式的制度规则或法治。如果这样的东西成了社会流行意识、知识及价值,成了决策者认真对待的政策建议,问题就大了。
  21福特剧院的枪声
  22 谁杀死了林肯
  23美国总统的伤亡率真的比诺曼底登陆的一线战士还高吗
  24南北战争是为了争夺货币发行权
  25颠倒战争与市场竞争的关系
  26 1857年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7银行法是怎样产生的
  28 1863年:国民银行时代的开始
  2009年2月的一天,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福特剧院在经历了18个月的翻新整修后重新开门迎客。144年前,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就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看戏时遭到刺杀的。那悲剧的一幕永远被美国历史铭刻。
  1865年4月14日星期五晚上,在艰难困苦和重重危机中度过了四年残酷内战的林肯,终于迎来了南军将领罗伯特?李将军投降的胜利消息,高度紧张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下来,于是他兴致颇高地来到华盛顿的福特剧院看戏。林肯夫人后来回忆和林肯去剧院时的状况:“我从没见过他那样放开心扉高兴过,他的一举一动都说明着他当时的快乐。”当林肯到达福特剧院时,演员们停下了表演,观众们长时间欢呼,整个剧院沉浸在热闹中。
  56岁的林肯先生坐在装有软垫的椅子上,林肯夫人玛丽就坐在旁边一个藤木做的椅子上。当时的美国陆军少校亨利?拉夫邦尼和他的未婚妻也在一旁。
  楼下的舞台上正上演着喜剧《我们美国人的亲戚》(Our American Cousin),总统林肯坐在包厢内带扶手的摇椅上,他只能看到包厢里同他坐在一起的几个人以及舞台的演员。包厢内有两道门,前门是开着的便于看戏,后门是锁着的有利于保卫工作。然而这个包厢并不是想象的那么保险。在总统林肯侧面的后门上有个10公分的小洞,是刺客前一天晚上才凿穿的,其目的是在包厢外面往里看能窥视总统林肯坐的位置。然后选择时机溜进包厢进行暗杀。不知道是鬼使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