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际网络上的准备和铺垫,由大众向精英这一过程的转变可能是意识的,也许是处于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教育的普及对于社会结构的变动确实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今天,这种影响仍然存在并且不断发挥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精英呈现出弥散的分布状态,而不再是紧抱一团的独立集团,他们与大众夹杂一处,精英的内涵在继续扩大,通过一些机制不断地从大众中吸收优秀者加入。尽管如此,精英仍然属于人群中的少数,他们未必全都有权有势,但是精英独有的心态依然足够可以把他们同大众区别开来。精英普遍拥有高于一般大众的学识,对国家、社会以及生活都抱有一种普遍怀疑的态度,怀疑精神与独立思考是紧密联系的,而这些特质都是民众所不具备的。因此,今天精英和大众之间的界限虽然已经开始模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已经同流合一。精英与大众的融合只不过是我们对未来趋势的初步判断,这一过程将充满不确定性。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精英与大众之间的铜墙铁壁已经熔化,他们之间的交往也不再是冰与火的缠绵。
“常春藤联盟”统治世界(3)
至于大众与精英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概括:首先,大众需要精英;其次,精英离不开大众。
说大众需要精英,是因为在任何一个社会,大众都只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虽然数量庞大,能量巨大,却因为所受教育和所处地位的限制,不可能将自己的诉求理性完整地表达出来,并获得社会的重视满足,从而在社会结构中占有自己应有的地位。而没有了作为自己精神领袖和文化代言人的大众,就只能成为*所形容的“口袋里的马铃薯”,数量庞大,却彼此不相干,大而不众,没有压力,对社会进程,几乎毫无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现代国家广泛存在的代议制上看清楚。所谓代议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它是一种间接*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种体制下,人民意愿不是直接表达,而是通过他们*出来的议员——也就是精英——在议会中通过合理合法的程序,理性完整地表达出来,从而化为国家意志和国家行动。所以采用代议制,而不采用直接*,是因为:第一,不是所有的民众都能正确理性表达自己意愿;其次,纵使都能,也没有那样的场合跟机构来充分容纳所有民众的意见。著名思想家顾准说过:“直接*是复古,事实证明直接*行不通。……直接*只能行使于‘城邦’,卢梭也懂这条道理。他的《社会契约论》直截了当地指出过这一点,可惜当时的欧洲,能够做这样实验的,只有也是城邦的‘日内瓦共和国’之类罕见的例子,像瑞士这么大的国家已经嫌太大了。一句话,广土众民的国家无法实行直接*。在这样的大国里,直接*,到头来只能成为实施‘仪仗壮丽、深宫隐居和神秘莫测’的君王权术的伪善借口。……现在没有城邦国家,都是民族国家,而且,国家还在超越民族的界限,变得愈来愈大了(注意西欧共同市场向西欧邦联发展的趋势)。你想一下,势必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国家,若不是苏联、中国型的,只能是议会权与行政权并存,有政党轮流执政的*国家。在这样区域辽阔的国家里,若‘利用’直接*的口号,搞苏维埃式、代表大会式的,一党制的*的招牌来掩盖‘时代的智慧、荣誉和忠心’、对全国人民实行领导的国家,说干脆一点,*国家,别的国家是不可能的。”总之,在现代社会,代议制是必需的,因而,精英也是必需的。
再说精英离不开大众。首先,是因为精英所以有发言权,有影响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是代表社会最基层最广泛民众的意愿心声,是社会底座的代言人。而他们一旦失去了这个基础或底座,其影响力自然大打折扣甚至不复存在。其次,还因为精英都来自于大众,成为精英后能否保持精英身份取决于大众。鲁迅在《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这样写道:“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如同拿破仑非有好兵不可一样”。
没有精英的大众,只是一堆庞大而沉默的“马铃薯”;而离开大众的精英,也只会是一群没有听众的“呓语者”。此所谓“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
和100年前一个老太婆就可以统治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比起来,现在的世界毕竟前进了。马斯在近年出版的《后民族时代的形势》一书中,对于“二战”后半个世纪作了具体的描述:“在幸福和平的西欧*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发展起混合经济,这使他们能够不断扩大公民权利,第一次有效地实现社会基本权利。在50年代至70年代前期这一阶段,世界经济爆炸式地增长,工业生产成倍翻番,工业产品的世界贸易数十倍地增长,这些都使得世界的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而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各国政府从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性经验中获益匪浅,这个组织在20年内占据了世界生产产值的3/4,世界工业产品贸易的4/5,他们推行的明智的、注意国内稳定的经济政策,在经济增长比例相对比较高的情况下建立并且扩大了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福利国家群众*的形象中,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经济形式第一次从社会福利的角度被驯服,或多或少地同一个*的法治国家规范的自我认识相一致。”更多的私人活动主体参与世界政治,这反映了世界政治*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非政府组织参与世界政治的决策与执行过程,在保障*、实施人道主义援助、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贡献力量,可以促进世界政治的*化、法治化,是一件积极的进步事业。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肯尼迪死于谁手(1)
摘要:遗憾的是,至今中国人仍然不能理解什么叫司法独立,认定刺杀总统背后一定有惊天阴谋。于是,就有了把刺杀总统与金本位联系起来的阴谋论,有了耸人听闻的猜测和绘声绘色的描写。
71 肯尼迪死于谁手
72谁终结了美元银本位
73特别提款权的秘密
74石油美元回流与“经济刺客”无关
75里根遇刺与疯狂的爱情有关
作为一个非常有魅力的总统,肯尼迪被刺的真相充满了迷雾。
1963年11月22日中午,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乘飞机到达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进行访问。肯尼迪到达拉斯城发表演说,是为*党和他自己连任总统争取支持。
肯尼迪乘汽车从机场去达拉斯市区,准备在那里发表一篇演说。肯尼迪夫妇和得克萨斯州州长康纳利夫妇同乘一辆敞篷汽车,从欢迎的人群中间缓缓驶过。当车队驶经一座大楼的时候,从大楼五层楼上的一个窗户里射出三发子弹,其中一发击中了肯尼迪的头部太阳穴。半小时后,肯尼迪就在医院里死去。同车的州长康纳利也被击中两枪,受了重伤。
在肯尼迪中弹以后,他的保卫人员和警察等便立刻慌张地行动起来,寻找行刺者。他们在那座大楼的一间房间(得克萨斯学校藏书室)里发现了一支步枪,上面装有瞄准器,旁边还有几发弹壳。
据美国通讯社报道,肯尼迪是被行刺者用步枪击中头部死去的。在肯尼迪死后不久,当天下午3点38分,陪同肯尼迪访问的美国副总统约翰逊宣誓就任美国总统,站在他身旁的是身上还沾有血渍的惊得发呆的杰奎琳?肯尼迪。9分钟后,飞机起飞前往华盛顿的安德鲁斯机场。这次飞行一共不到两小时半,约翰逊在安德鲁斯机场发表了他任总统后的第一次电视演说,然后乘直升飞机飞往白宫。肯尼迪的随行人员跟着灵柩到了贝塞斯达医院,等着进行了大半夜的尸体解剖。第二天清晨4点34分,覆盖着一面美国国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