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只“伤船”在饱经沧桑后,被放在了一个安静的地方,供人瞻仰,任人评说。而很多成功之人,在功成名就后都有类似的感受,他们会告诉后来者:我其实伤痕累累,正因为如此,我才有享受安宁的资格。人生正如航海,你想抵达成功的彼岸,就不可能不受伤,不可能不面对挫折。
大家都知道鹰这种动物,我们一提到它,很多人都会说鹰是鸟类,视力很棒,经常翱翔于天际,捕捉猎物的速度可谓迅雷不及掩耳。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鹰的生命之旅会经历一次难以想象的蜕变。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可以活到70岁。然而长寿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艰难但却极其重要的选择。老鹰年满40岁时,爪子开始老化,无法再向以前一样,迅猛地捕获猎物。特别是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部,成为累赘。而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翅膀上的羽毛已经长得又浓又厚,飞翔起来十分吃力。
这时,鹰只有两种选择。第一,等死;第二,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蜕变过程,获得新生。鹰选择了后者,于是它必须面对150天的蜕变期,承受地狱般的折磨。首先,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然后停留在那里。接着用自己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松动、脱落,随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
过了这一关,鹰仅仅是拥有了新的利嘴,但无力的爪子却无法让它继续捕猎。因此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再把羽毛一根一根拔掉。5个月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再次飞翔,继续它的捕猎生涯。
无独有偶,自然界的这种蜕变,似乎成了一种飞跃的标志。曾有一个小孩,无意间拾到一个蝶蛹,于是每天都观察蛹的成长,期盼蝴蝶早日破茧而出。一天,他兴奋地看到已经成熟的蝴蝶,正挣扎着爬出蛹壳,可是它挣扎一会儿突然卡住了,仿佛再怎么用力也无法摆脱蛹壳的束缚。小孩见此情景异常着急,于是赶忙用剪刀帮蝴蝶挣脱了出来,可蝴蝶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立即翩翩飞舞,而是拖着无力的翅膀,胡乱地挣扎了一阵就一命呜呼了。于是,小孩哭着去找妈妈,妈妈告诉他:“蝴蝶之所以挣扎,之所以卡在蛹壳里出不来,是为了将体液挤到翅膀里,翅膀才可能挥舞起来。你帮它剪破了蛹,看似在帮它躲过一次痛苦的经历,实则是剥夺了它生存的权利。”
虹桥书吧。
第7节: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2)
老鹰需要用一种近乎“自残”的手段帮自己重获新生,而蝴蝶则需要经历一次阵痛,才能飞舞于天际。看来上帝在为生灵描绘愿景和希望时,总是用一些看似残酷的手段,才能让我们更接近幸福。挫折是什么呢?挫折就是成功前面的一堵墙,对于悲观者来说,这堵墙倾其一生也无法撼动;而一个乐观者,却知道这充其量只是一张纸,捅破它就能见到幸福。
有一则笑话,是说一个十分信仰上帝的人,有一天失足落水,于是他在心里默默祈祷:“上帝啊!快来救我吧!”不一会儿,一位渔夫从旁边路过,向他伸出手。可他却说:“不!上帝会救我的。”又过了一会儿,一位游客经过,再次向他施救,可他坚决地摇了摇头:“不!上帝会救我的。”最终,这位虔诚的信徒溺水而亡。当他来到天堂时,立即质问上帝:“我平时那么虔诚,可在关键时刻,你为什么不救我呢?”上帝说:“我知道你很虔诚,所以我派了两个人去救你,可你还是淹死了,我有什么办法呢?”
的确,我们平常总是听到很多抱怨,但是你是否想过,不公和磨难其实正是上帝伸出的援手呢?或许有人会质问:“既然上帝关爱我,为什么不用平和的方式,让我得到幸福呢?”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有了合理的解释。
媒体对中了彩票的人进行过追踪调查,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些原本是穷人的幸运儿,在中了彩票后,生活却并不幸福。有的人用不了多久就将钱财挥霍一空,有的人做生意血本无归,有的人因为钱和家人闹得不欢而散……为什么这些被幸运之神垂青的人,却得不到幸福呢?那是因为他们在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就得到了自己无法驾驭的财富。
一个有经营头脑或者思想成熟的人,如果得到这笔财富,那么他会懂得如何利用它,懂得如何投资,如何处理家庭关系。而一个在思想上赤贫的人得到意外之财时,除了欣喜,并无驾驭金钱的能力,所以注定不会幸福。当然,经营的头脑和思想的成熟,绝非与生俱来,这些素养必定是后天修为而来,也必定经过千锤百炼。这恰好也印证了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你得到了免费的午餐,也注定会因此而失去更多的东西。
于是,当我们回过头理解痛苦和磨难的时候,就完全有理由变得更为从容和自信,为什么不呢?挫折是为了让我们更成熟,让我们更有智慧,让我们更加接近幸福。
▲虹桥▲书吧▲BOOK。▲
第8节: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有一句名言:“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所以咬得深了一些。”
这让人想起美国著名的园艺师阿尔伯特。阿尔伯特读小学时,老师专门找到他的父母说:“你孩子的智力测验结果证明,他不适合再待在学校里了。”于是他只好待在家里,每天在后院与花草为伍。
17岁那年,阿尔伯特经过市政厅前,发现有一块空地长着杂草,于是主动找到负责人说:“把这块空地交给我来打理吧,我不要一分钱!”负责人想这块地反正也一直空着,就交给他吧。于是阿尔伯特拿起工具,将整个草坪修葺一新。
某天,市政厅召开会议,很多政治名人到场,其中不少人都对这块“园林艺术”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认为这一定是出自大师的手笔。可当阿尔伯特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谁也没有想到,原来这个园艺作品竟然是一个未成年人的处女作,而且他居然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此后,阿尔伯特开始正式接触园林艺术,并且凭借自己惊人的天赋,创作了一个又一个园艺杰作。尽管他学历不高,甚至智商都存在问题,但是谁也无法抹杀他在园艺上的杰出才能。阿尔伯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知道有人总在拿我的智力当笑柄,但是我绝对相信,这是上帝的精心安排。假如我是一个聪明人,或许早已因为自负而变得平凡,上帝给我的天赋岂不早被埋没了吗?”
正如阿尔伯特一样,世界文化史上有著名的三大怪杰,文学家弥尔顿是瞎子,大音乐家贝多芬是聋子,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中年后是哑巴,如果用“上帝咬苹果”的理论来推理,他们也都是由于上帝特别喜爱,而被狠狠地咬了一大口。上帝这一口可不是白咬,他一定会补偿一种让你足以鹤立鸡群的天赋。
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久别的朋友D,他现在已是一家装潢公司的经理,而你很难想象,他在十年前还是一个木匠学徒。闲谈中,D回忆起了他的经历:
“你要说我这辈子最难以忘怀的人是谁,那一定是我的弟弟。我比我弟弟年长两岁,父母对我们的评价是,我比较老实、沉稳,而弟弟比我聪明,并且性格活泼,善于交际,以后一定会大有所为。其实,我并不在意这些评价,因为我觉得笨一点,不是我的错。所以每当看到弟弟得到老师表扬,或父亲奖励他一个电动汽车,我都没有产生过一点嫉妒心,我认为那是他该得的。在我内心深处,我认为他注定会比我有出息。”
“中学毕业后,我没有考高中,因为老师和父母都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当父亲问我喜欢做什么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木匠活。于是父亲送我到一个地方,跟着一个老木匠学手艺,一去就是三年。这期间,弟弟还给我寄了一张明信片,说他现在在学校里很好。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听到一个噩耗,弟弟不在了,而且是自杀。”
“当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他那么有前途,有令人羡慕的头脑和交际能力,为什么会选择轻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