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挫折是上帝掉下来的礼物-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挫折是上帝掉下来的礼物   

  序:屈膝是为了跳得更高   

  任何不能将我毁灭的东西都会使我变得更强。   

  ——弗里德里希·尼采   

  生物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大玻璃罩里装满小鱼,然后将其放入海洋馆。很多体形硕大的肉食性海洋生物发现了猎物,便如闪电般冲了过去,然而它们不仅没有填饱肚子,而且还撞在了透明的玻璃上。吃过几次亏以后,这些大鱼开始变得“聪明”,它们不再去攻击那些根本吃不到的猎物。这时,玻璃罩打开了,小鱼重获自由,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然而,那些大鱼却对这些触手可及的美味佳肴敬而远之,甚至任由小鱼与自己擦身而过,无动于衷。   

  对于这些大鱼的作为,我们有理由认为是愚蠢的。它们为什么不思考一下吃不到鱼的原因?为什么没有“再碰一下鼻子”的勇气,去获得后来已经是唾手可得的食物?然而,现实中很多人也同这些大鱼一样,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后,自以为富有经验和教训,于是也因此而放弃了自己人生中本可得到的“小鱼”。   

  有谁愿意遭受挫折?谁不希望自己的一生一帆风顺?谁不希望成功的喜悦永远伴随着自己?然而,这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期许和幸福之间,还要经过一条满是荆棘的挫折之路。有的人望见这片荆棘,摇摇头,止步不前;有的人鼓起勇气走上两步,却因伤痛而退缩;有的人虽然伤痕累累,但越挫越勇,他们总结失败的原因,找到突破困难的方法和道路,披荆斩棘,最终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最后一种人就是人们常说的“英雄”或“成功人士”。回望无数成功人士的经历,我们都会发现,挫折和失败几乎就是他们人生的必修课。   

  “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讲的是越王勾践被吴王打败后,被俘到吴国为奴,饱受了屈辱和折磨。勾践为了讨好吴王,竟然“尝粪问疾”。这是说有一次吴王病了,勾践主动尝了吴王的粪便后,告知吴王的病不日便将康复。吴王对勾践的忠孝十分感动,后来,勾践终于活着回到了越国。他为了不忘记在吴国所受的奇耻大辱,晚上睡在柴薪之上,并吊一个苦胆在床前,每日都要尝尝那苦涩的胆汁。   

  越国在勾践的领导下,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20年间,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王,吞并了吴国,雪洗了耻辱。   

  我们处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遭遇挫折,被人打败是何其平常!然而,这与勾践亡国为奴、饱尝令人发指的折磨与屈辱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勾践为雪耻复国,20年卧薪尝胆,而我们遭遇挫折之后,能有这样的精神和毅力吗?   

  勾践可以20年如一日,发愤图强,那是因为心中熊熊燃烧的复仇火焰无时不在炙烤着他。如果我们在挫折面前败下阵来,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以至甘心做一个失败者,那是因为心中没有燃烧着渴望成功的火焰。   

  亡国为奴当然不是好事,勾践遭受如此惨痛而巨大的挫折,也是由于他的决策错误所致,在大挫折之前没有遭遇小挫折,甚至被侥幸的小胜利冲昏了头脑。由此看来,挫折其实是上帝降下来的礼物,对于我们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早在20世纪70年代,维也纳的弗洛伊德学派心理分析家海因茨·科胡特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出了“适度的挫折”的理论。他说假如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挫折,那么他就有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去面对未来生活的严酷现实;相反,那些要什么有什么,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长大,从未经历过任何考验的人,由于没有学到应对困难的本领,很可能因为挫折而一蹶不振。在接下来的跟踪调查中,海因茨证实了自己的这种推论,那些最终成大器者,大都是从挫折的荆棘中站起来的人。   

  挫折并不是摆在货架上的商品,我们不喜欢它便可以不用破费,有时挫折无法预知,突如其来。面对挫折,我们可以悲伤,也可以抱怨,但决不能屈服。也许你无法完全预知所有的困难和挫折,但你绝对有权利选择怎样弥补和不再重蹈覆辙,最终让挫折变成转折。         

▲虹桥▲书吧▲BOOK。  

第2节:第一章 水杯是半空,还是半满         

  正如一位学者说过的:“人下跪有两种结果。一种人下跪后,认为这是莫大的屈辱,尊严和自信被彻底摧毁,他们从此消沉下去,最后被所有的人遗忘;另一种人下跪后,努力从屈辱中摆脱出来,他们成功的渴望与日俱增,最后成就了一番事业。其实成功者并不见得比失败者聪明多少,但他们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屈膝是为了跳得更高。”   

  第一章   

  水杯是半空,还是半满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距!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距就是成功和失败。   

  对自己和世界的乐观看法,就像一副坚固的盔甲,他能保护我们不被抑郁、自卑、失望和挫折所压倒。   

  每个人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一个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处,而不是揪着自己的短处不放。你的短处并不是让你自卑的,而是让你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无人可及。   

  上帝关上门的同时打开了一扇窗   

  古时有一位国王,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谢了,他不知是吉兆还是凶兆,便叫来王后给他解梦。王后一听,大惊失色,说道:“山倒了暗示江山要倒;水枯了暗示民众离心,因为君是舟,民是水,水枯了,舟就不能航行了,也就是说,百姓不再拥戴国王了;花谢了暗指好景不长了。”国王听后,惊出一身冷汗,从此病倒了,而且病情日渐严重。   

  一位大臣来看望国王,国王在病榻上说出了他的心事,大臣听后,竟然大笑道:“这梦是大吉大利啊!山倒了指从此天下太平;水枯了,真龙就要现身了,国王,您是真龙天子啊!花谢了——花谢见果呀!”国王听后,舒心地笑了,身体很快就康复了。   

  这就如同“水杯是半空,还是半满”的辩证道理一样,拥有积极心态的人看见半杯水,会说:“啊,原来还有半杯啊!”;而悲观之人则会叹息:“唉!怎么只有半杯呢?”同是失去半杯水的挫折,却有两种不同的声音。这不仅是悲观者和乐观者的差异,也是一种心态的差异。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距!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距就是成功和失败。”         

▲虹▲桥▲书▲吧▲BOOK。▲  

第3节:有一个关于“成败”的故事         

  有一个关于“成败”的故事。   

  威尔逊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的小职员做起,经过多年奋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办公楼,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有一天,威尔逊先生从他的办公楼走出来,刚走到街上,就听见身后传来“嗒嗒嗒”的声音,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发出的声响。    

  威尔逊先生愣了一下,缓缓地转过身。    

  那盲人感觉到前面有人,上前说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发现我是个可怜的盲人,能不能占用您一点点时间呢?”    

  威尔逊先生说:“我要去会见一个重要的客户,你要什么就快快说吧。”    

  盲人在一个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个打火机,递给威尔逊先生,说:“先生,这个打火机只卖1美元,这可是最好的打火机啊!”    

  威尔逊先生听了,叹了口气,掏出一张钞票递给盲人:“我不抽烟,但我愿意帮助你。这个打火机,也许我可以送给开电梯的小伙子。”    

  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张钞票,竟然是100美元!他用颤抖的手反复抚摸着,嘴里连连感激着:“您是我遇见过的最慷慨的人!仁慈的富人啊,我为您祈祷!上帝保佑您!”    

  威尔逊先生笑了笑,正准备走,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说:“您不知道,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瞎的,是因为23年前布尔顿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