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饲康鞯氖恰澳信保凶鹋埃鞣饺嗽蚴撬怠芭棵恰⑾壬恰保↙adies and gentlemen),女人在前面。现在我们也“跟国际接轨”,强调女性在前面了——不过,你要是想到中国还有“阴阳”、“雌雄”等说法,就会觉得这不过是“恢复祖制”罢了。
在职场中,它们主要体现为:下属要尊重上级,晚辈要尊重长辈,男性要尊重女性。这三项规范是比较常见的,不管你是打电话,还是工作、用餐,都会用到,优先级别则依次递减。
就拿打电话来说吧,不管谁打给谁,应该是谁先挂电话?很简单。被尊重的人享有优先权,可以先挂电话。哪怕是长辈主动给你打的电话,谈完事情之后,也应该是他先挂电话。你要是给一个女士打电话,则是对方可以先挂。但是很多人毛手毛脚,或者说根本不懂这一套,觉得反正是公事公办,谁先挂电话都一样。还有些人因为怕领导,说完电话之后就赶紧挂掉,真是大大地失礼!
如果与客户通话呢?应该怎么办?“宾主”“宾主”,当然是是客户比较尊贵,所以不管是你主动打电话给客户,介绍一些业务什么的,还是客户打过来咨询什么问题的,都应该是对方先挂电话。
再如握手的问题,你遇到一个领导之后要主动打招呼,这个没有问题吧?但是握手呢?是否也要主动一点,以显得自己热情有礼貌?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你就错了!握手是一种相对亲密的接触,尊者享有主动权。所以要握手的时候,长辈先伸手,晚辈才可以伸手;女性先伸手,男性才可以伸手;领导先伸手,下属才可以伸手。
其实,这些都是一个次序的问题,职场新人如果没弄明白,就会犯很多错误。像我原先所在的单位有一个同事就是生性大大咧咧的人,每次单位组织聚餐,一上菜,她肯定是第一个动筷子的,一边吃还一边说:“上菜了干嘛不吃啊,你们不饿吗?”完全无视坐在旁边的部门主任。每次聚餐时听到她这么说话,我都很无语,怎么会有这么不懂礼貌的人呢?但是,大家看她是个女孩子,也就没多说什么。要是放到别人身上,或者坐在现场的不是一个很和气的领导,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还有个朋友也是这样。有一次,他过生日,请很多人吃饭,生日宴会上难免要喝酒,但是他的酒量又不好,便找了一个哥们帮忙,说,吃饭的时候,你帮我照顾一下。我不能喝,别让他们把我灌醉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懂礼,就要搞清楚次序问题(2)
这个哥们也很热心,一口答应了下来。结果,大家吃饭都快吃了半个小时,这个寿星都没有招呼大家喝第一杯酒。这时,这个哥们就有些看不下去了,心想,反正这个寿星不怎么会喝酒,而且他之前交代过我,让我今天我帮他招呼一下。于是越俎代庖,招呼大家都倒上了酒,提议大家一起干一杯。
其实,这就闹了笑话,主人不懂礼不说,主陪竟然也不懂礼。给人的感觉就很怪异:到底是谁过生日?其实,作为主角,这个寿星不管自己会不会喝酒、能喝多少,都应该由他自己来招呼大家喝第一杯酒。喝过之后,如果你酒量不好,那就说明一下,别人自然能理解。这时候,别人就可以自己捉对儿“厮杀”去了。
当然,也有做得很好的。在我认识的人中,有一个办公室主任就非常懂礼仪。每次大家吃饭,菜上来之后,只要没人刚好在夹菜,他一定会把刚上的这道菜转到这一桌人中最尊贵、级别最高、辈分最大的人面前,让他先动第一筷子。碰到这个办公室主任自己想吃的东西了,他再转过来。
过去,人们普遍不重视礼仪教育,觉得这些都是过时了的东西,属于封建伦理、封建礼教,其实不是这样的。有些秩序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哪怕你到了外国,你也会发现这些东西是全世界通用的。像在西方聚餐,也是最尊贵的人享有优先权。若是到人家家里去,那就是家庭主妇最大,家庭主妇没动餐具,就表示还不能吃饭。
中国人重视的是什么?功利主义。比如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宣传教育的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为什么要读书?因为可以改变命运,可以让你找到一份好工作,考上了大学,国家就包分配了,你这一辈子的生活就有保障了。结果有一天,国家不包毕业分配了,自己找工作也越来越难,这时候,很多人就崩溃了。
当他发现读书无法改变他所谓的“命运”时,他就不打算读书了,或者对读书人也有一定的偏见,觉得高分一定低能。另外,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绝大多数人是一离开考试就不会再读书的。为什么?都不考试了,跟我的“前途”没有关系,还读它干嘛?
这就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因为功利,所以势利,像很多礼仪教育,因为跟分数无关,跟“改变命运”没有关系,老师、家长便都不怎么重视。这使得很多人直到大学毕业了,还对此似懂非懂的,进入职场之后只好亦步亦趋,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可是别人要是也做错了呢?那就会出现我前面说的“积非成是”的现象。你错我错大家一起错,就更加不在乎了。
本节要点:
人和人之间有了差距,这才有了礼仪,所以礼仪的第一大问题是次序问题。
常见的次序是下属要尊重上级,晚辈要尊重长辈,男性要尊重女性。
握手是一种相对亲密的接触,长辈先伸手,晚辈才可以伸手;女性先伸手,男性才可以伸手;领导先伸手,下属才可以伸手。
礼仪不是道具,而是一种素养,不可用功利的眼光看待它。
了解次序问题,从留心生活开始
尊者享有礼仪中的一切优先权
在南方,一些院落是有厅上和厅下之分的。厅上的座位都是上座,厅下的都是下座。但是,我小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家里人也没有跟我专门说过,所以还闹过一些笑话。
有一次,别人过大寿,来了不少小孩子。小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都喜欢抢座,抢什么样的座位呢?主要是看哪个桌椅比较新,或者哪个桌椅的高度正好合适,能坐得上。如果桌椅看起来很旧或者椅子太高,小孩子都是不愿意去坐的。
事实上,厅上的桌椅都会比较新,椅子的高度也正合适,有些还有靠背。所以小伙伴们都喜欢选择坐在厅上。等到我们这些小孩子把座位抢完分好之后。大人就来了,一看到我们这个样子,就会把我们全都轰走,还说:这些小鬼都谁家的?有人生,没人教!
其实,我小时候对这些礼仪是完全没有概念的,根本不懂。比如在吃酒席的时候,我不愿意坐在里面的位置,喜欢坐在靠外面的位置,因为这样方便随时开溜。那个时候就根本没有想过,里面的位置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有些人要坐里面,有些人要坐外面。
不过,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跟我一样,逐渐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你只要记住,不管什么场合,谁是主角,谁享有一切礼仪的优先权就对了。
比如说吃饭时的位置安排,为什么主人要坐在正对着门的位置?因为不管什么样的人经过,或者有谁进来,正对着门的人一定是最先看到的,他享有信息上的优先权。你想想,背对着门的人会怎样?背后有什么人过来,他必须回头看一下才能知道,很不方便,对不对?所以说,要记住这些并不难,就是学会换位思考,想一想怎么坐最方便。
那么,第二重要的位置是哪个呢?当然是离主人最近的左右两边,所以这两个位置通常是第一重要的客人和第二重要的客人的位置。但对于东道主这一方,第二重要的位置就是跟主位正好相对的位置,并不是说你们是东道主,他们是客人,各自扎堆。
一些人搞不清楚这些问题,就会闹笑话。餐桌上常见的座位错误有:
一、 聚餐的时候,可能大家都不熟,结果男的坐一边,女的坐一边;
二、 东道主坐一边,客人们坐另一边;
三、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带着家人或者朋友来的,那他通常会和他的家人或朋友坐在一块。
其实,这些都是不符合餐桌礼仪的。
在饭桌上,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要把客人陪好了。”怎样才能陪好?当然是一个伺候一个。所以正确的坐法是主客交替着坐下,一个主人陪着一个客人。
(插入座次图)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大家应该避免的,比如说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