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手理财-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太在天堂相遇,谈起了在人间的一生。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30年,终于把住房贷款都还清了。”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30年,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钱。”美国老太太在自己买的房子里住了30年,后半生都在还款;而中国老太太后半生一直在存款攒钱,刚攒够了买房的钱,却去了天堂,无福享受自己买的新房。
  这个故事经常被人讲述,用来说明美国人的消费观优于中国人:美国人超前消费,享受人生;而中国人辛苦一辈子,却不懂得享受或者来不及享受。故事有时也被一些学者提起,作为中西文化比较的范例。不过这个故事的续集和前传却没有人提及。
  续集应该是这样的:美国老太太去了天堂以后,她的子女说:“刚给母亲办完了丧事,我们又要去贷款买房了。”中国老太太去了天堂以后,她的子女说:“母亲真好,辛苦一辈子,给我们留下了一套新房,我们也要努力攒钱,给孩子买房。”美国的子女住上了贷款买的新房,中国的子女住上了母亲刚买下但没有来得及享用的新房。
  前传应该是这样的:美国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她的母亲去世前,也刚刚还完了贷款,而且房子已经住了30年,太旧了。她办完了丧事又接着去了银行贷款买房,她说:“我先贷款住上新房再说,至于我的孩子们,成年以后他们自己管自己吧,就像母亲对我一样。”中国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母亲去世了,母亲也是辛苦了一辈子,临死前买下了房子,留给了她。她在给母亲送终以后说:“母亲辛苦一辈子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住上新房,母爱真是伟大,我怎样才能报答我的母亲呢?我惟一能做的就是将来也要给我的孩子们留下一笔买新房的钱。”
  听完这个完整的故事,我们才能够正确看待中美文化观念中消费观念的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差异。美国老太太贷款住上了自己的房子,享受了人生;中国老太太也有新房子住,也能享受人生,只是她住的是母亲留下的新房子(见前传部分)。从祖孙三代的连续性来看,美国人的三代是“自己管自己”,“儿孙自有儿孙福”;中国人的三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于是,美国人在用餐前要祷告:“感谢主,赐我衣,赐我食。”中国人在用餐前,在祖先灵位前点上一炷香,烧几张纸钱,供上热腾腾的饭食,然后自己用餐。美国人感恩(上帝之恩),因为自古及今,上帝是惟一的,他给每个人赐福,所以美国人崇尚公平;中国人尊祖,因为祖先给自己的子孙赐福,“祖先”是一个不断增加的序列,包括活着的人,将来也会成为这个序列中的一分子,所以中国人崇尚伦理亲情。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别取决于传统文化和伦理价值的差别,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国人在为子孙积聚财富的同时,也会接受贷款消费,美国人也将会更注重亲情伦理的价值。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谁的生活更幸福(2)
理财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已然是个很普遍的概念了。之所以说是一个概念,是因为:懂得理财道理的人远远多于实际上在合理规划自己财务分配的人。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理财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理财是有前提的,首先是要改变消费习惯。否则,钱都花光了,还用里什么财呢?现在的上班族,比较注重生活的质量,从考究装扮、健美身材、保养健康、惬意的休闲活动,这些无不需要钱来支撑。而且,这些消费大多数是在刷卡声中流失的,根本感受不到钱被花掉了,总要到月底才发现没钱可理。想要有财可理,建议首先改变先消费后储蓄的习惯。
  改变消费习惯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做:1、有意识的强化自己追求财富的目标。2、每个月坚持先储蓄或投资后再消费。对自己每个月的必须开支做个预估,再算出理想情况下应有的节余资金,然后可以采取零存整取、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等……在这种有些强制性的习惯下,就可以有效的在计划时间内积累财富。3、改变消费习惯的对象;以往可能花不少的钱在置装、吃喝、玩乐上,现在想要致富,就应该把钱花在追求新知上,增强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多培养自己未来致富的资本。会比把钱花在锦衣玉食上有用的多。
  在消费习惯改变之后,一个适合自己的理财模式也是重要的。如果不了解自己的需求,盲目跟从朋友、亲戚进行相同的投资或理财活动,事实上往往会因采取了不当的理财模式而造成财务危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将面对不同的挑战,所以财务需求亦不同,所适合的理财心态和方式亦不同。
  习惯的改变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源自于观念与意念的改变。但是,如果想要有符合自己理想的居家,不用忧虑孩子的教育费用,想有一天可以没有经济压力,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在理财上就应认清自己生活上的真正需求以及达到此目的所需的经济规模。拟定计划按部就班地执行,才有可能摆脱盲从,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
  许多人在理财的计划中,是否忽略了什么?也许还正在艰难地寻找答案。如果您,也是如此,那么就请您思考一个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买房子会考虑到投资?而消费日常生活品却没有考虑是投资呢?您在想一想,如果在您购物的时候,让自己也能得到收入,而不是支付费用,像洗发水、清洁剂等这类消费品,既然您每个月都要购买,向一家每次您介绍新生意给他们,就像您与您的朋友一起购物一样。而这家公司会付您收入,是不是更好呢?
  请尝试着改变,如果您会改变您的购物习惯,并学会明智购物而非常规购物,那么可能下一个财富拥有者就会属于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理财和快乐一起出发(1)
——快乐理财
  对有的人来说,花钱是一种愉快的享受,理财却好似一种痛苦的惩罚,享受只会给人带来一时的快感,而理财却会给人受益终身。
  说到理财,一些人的第一反应是,我有100万,您能保证我每年都有30万元的投资收益吗?也有一些人对理财不以为然,认为理财无非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勒紧裤带过日子,以积攒财富。
  其实不然。理财所追求的目标,如果用最简洁的话来概括,就4个字:快乐、自由。如果用一个体系来表述,也就3句话:抓住今天的快乐,规避明天的风险,追逐未来生活的更加快乐。
  私人理财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满足以下一些条件:
  首先,它应根据个人或家庭的资产收入状况、职业、年龄特点,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日常消费模式。这个模式客观上要求,在即期消费方面,既不能玩吃光、用光的把戏,也不能学“土财主”式的视钱如命,一毛不拔。
  这是因为,今朝有酒今朝醉,常常身无分文又到处借钱的人,公众形象总有那么一点丑陋,让人见了感到害怕。常常身无分文的“月光族”,总让人觉得在金钱方面,诚信缺失了那么一点点。更何况,创业投资也好,风险投资也好,避险投资也好,都是以资本作为支撑的。一个人,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一定的资本原始积累,那么,他也就没有更加美好的明天,充其量,他只能是个混日子的人。
  而终身省吃俭用,拼命积攒钱财的“土财主”式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则让人愧对原本美好的生活。作为个人和家庭,我们倡导的生活理念是:努力赚钱,轻松消费,崇尚理财。讲究的是资产、收入要与消费相适应、相匹配。即在经济条件许可和科学安排的前提下,让我们的生活滋润起来,快乐起来,享受幸福生活每一天。
  其次,它应根据不同个人和家庭的不同生存背景,如年龄、健康状况、职业特点和中长期消费需求,构建与之相匹配的避险机制。并选择最佳的切入时机,以最低的投入成本,以应对和转嫁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养老、医疗、意外伤害、失业、女子教育经费等,以确保个人和家庭经济在任何一个时点上,都能经风雨、抗风浪。
  再次,在基本满足前面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将闲置不用的私人资本进行投资,以追求私人资本的效益最大化,使未来的生活锦上添花,更加美满和快乐。
  私人理财的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日常消费和避险是基础和前提,也是确保个人和家庭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