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心情是可以互相感染的。爸爸妈妈有了好心情,孩子也会快乐起来;老师有了好心情,学生也会快乐起来。
女儿要去考试了,胆怯地说:“妈妈,我真害怕,考不了第一,别的同学会怎么看我?”你微笑着说:“太好了!我的女儿要上考场了!别想结果,只想过程。平时怎么学,考试就怎么写。妈妈不在乎第一,而在乎你平时的努力。”
女儿考试获得了好成绩,你会微笑着说:“太好了!你的努力没有白费!”女儿考砸了,你也微笑着说:“太好了!这回你知道自己哪儿不会了!成功永远躲在失败的后面。”
儿子想当班干部,最终当选了,你微笑着说:“太好了!你有机会为大家服务了!”如果落选了,你也要微笑着说:“太好了!你把成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有时,我们对快乐的看###本末倒置。如:“好好学,成功了,你就会快乐。”其实应该说:“你快乐,你就可以好好学习,可以更加成功。”
孩子拥有了“太好了”的心情,就拥有了让人生快乐的财富。
“快乐的人生”不是去享受别人给你的快乐,而是在忍受痛苦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有个人家中挂了一幅画,这幅画是一张白纸,上面画有一滴墨点。一位客人进来看到了,奇怪地问:“你们家怎么把墨点挂在墙上?”
这人笑答:“这幅画的名字叫‘快乐’,整张白纸都写满快乐,墨点只表示一点点痛苦。”
客人又问:“去掉墨点,不就都变成快乐了?”这人说:“去掉痛苦就显不出快乐了。问题是,不要让墨点遮住你的眼睛。”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是快乐与痛苦的交响曲。有些父母只是一味地“给予”孩子快乐,自己去承担痛苦,其结果是孩子并没感到快乐,因为他不知道痛苦是什么。
我的妈妈就是一个心态特别好的人。无论遇到什么难事,她都会从容不迫,不急不慌,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有这样一件事给我很深的印象:我去东北下乡插队的第三年,腰部受伤,摔倒在玉米地里。老乡们把我送进部队的32l医院。内科主任周依群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他认真检查了我的病情,严肃地说:“你必须住院治疗!”我一听,“哇”地哭了。周主任好生奇怪:别人排着队要住院,住不进来才哭,让你住院你怎么还哭?
“我没有钱,也没有时间。”我说。
周主任笑了:“先别想钱,你是北京知青,先住进来,看病要紧。身体养好,干工作的时间多着呢!”
起初,住院的事没敢写信告诉妈妈,我怕她着急,等到病情稍好一点才写信告诉了她。很快,妈妈从北京来信了。我打开信一看,呆住了,信中说:“太好了!你终于可以休息了,你太累了!”我一下子被妈妈那种乐观豁达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心里豁然开朗!仔细一想,对呀,我能躺在这么亮堂温暖的病房里“养精蓄锐”,真是“太好了”!有这样好的条件我为什么不去享受呢?这样一想,我立刻高兴起来,马上恢复了活力。我原本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腰稍好一些,我又帮医院病房出黑板报,又帮部队排节目,成了病房里“最受欢迎的人”。结果,病好了医生还不愿让我出院。
以后的三十年中,每次生病受伤,我就会想起妈妈的话:“太好了!你可以休息了,你太累了!”我总是积极地面对疾病,高高兴兴配合医生的治疗。
一次,我的脚骨骨折,打上了石膏。我一不做,二不休,把脚架在床上,在家写起书来。我的好朋友、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和著名电视制片人杜禹到家里来看我,我们谈笑风生,开心极了。离开我家,敬一丹问杜禹:“咱们今天干什么来啦?”杜禹说:“看卢老师来了。”“卢老师怎么啦?”“不是有病了吗?”“什么病来着?”“不是脚骨折了吗?”“怎么没看出来呀!”
父母感悟“太好了”(3)
后来,我在敬一丹写的书中读到这一段文字。敬一丹对我的乐观主义精神大加赞赏,我当时就想打电话告诉她,那是受我妈妈的“传染”。
的确,好心情是可以“传染”的。
我妈临终前的一年,从床上摔下来,骨折了。她平心静气地躺在自家床上静静地调养。谁去照顾她,她都笑脸相对。每次医生来家给她看病,她总是和颜悦色地说:“大夫,您来了,麻烦您了!”然后说出许多感激的话。大夫们都说:“有病的老人一般脾气都怪,瞧这老太太心态多好,那么通情达理!”
楼上一位老奶奶也骨折了,却是整天在床上又哭又骂、不吃不喝,儿孙们慌成一团。听说我妈好得快,立刻派了三名“代表”下楼来讨教“妙方”。
我妈给他们开了三个方子:“一、想得开。回去告诉你妈,摔也摔了,病也病了,怨谁也没用,三分治,七分养,好好养着,伤筋动骨一百天。二、吃得进。爱吃什么吃什么,爱喝什么喝什么,没有叫儿女给你买去。三、想得美。甭想那么多,老人有病,身边有儿女照顾,这就是福分,好好享受吧!”
几位“代表”如获至宝,回去传达了妈妈的三条“妙方”。听说这“药”还挺灵,老奶奶听进去了,也想明白了。一样的病,人家楼下“老姐姐”比自己还大七八岁,却能想得开,自己有什么想不开的。于是她不哭不闹,也开始吃饭吃药了。
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特别佩服我妈,她把人生这本书读透了。她一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图虚名,不慕奢华,而是高兴地享受每一天。有这样的好妈妈,真是儿女最大的福气。
妈妈的好心态遗传给了我,我从小就是个“乐天派”,总想给别人带来快乐。中国教育报记者苏婷说我“在众人面前永远是神采飞扬”,遇到些沟沟坎坎也不大在乎。没想到,我这种性格让别人觉得我身体很棒。其实,了解情况的只有我先生和我儿子。因为,我把笑脸面对着众人,身体的痛苦只有家人了解。我脚骨折打了石膏,还被北京西城团委请去给辅导员讲课,他们的理由是:“卢老师,您的脚不能走路,可您的嘴还能讲话呀!”我只好架着拐“走”进会场,到台前一看,我笑了,桌子下放了一床大棉被,让我放脚用!
这事儿不知怎么让浙江团省委少年部长俞能知道了,他说:“太好了!你这回有时间了!”硬是把我请到杭州去讲课。我是坐着残疾人用的轮椅上下飞机的,见了面我对俞能说:“太好了,你让我享受了一次残疾人的待遇!如果不骨折,哪有这种体验呀!”俞能说:“这回你要好好谢谢我!”
人们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现在这个“经”已经变成了“家家有本快乐经”了。
一个工作繁忙的人为自己的生活状况总结了一句话:“有声有色地工作,有滋有味地生活,有情有义地交友。”
一位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同志总结了“快乐老人”的“五老”:一、老本(身体);二、老伴;三、老底(储蓄);四、老房(房产);五、老友(朋友)。
我的老同学、国际艺术学校副校长贺谊芳也是一个心态非常好的人,她的脸上永远绽放着灿烂的微笑。同学们问老师:“什么叫灿烂?”老师说:“你们看看贺校长的脸就知道了!”
“贺校长的快乐经”是什么呢?她讲了三条:
一是延长快乐。快乐没到来,提前享受快乐;快乐来到,全身心投入快乐;快乐过去,不断回味快乐。
二是缩短烦恼。烦恼没来,不提前去想;烦恼到来,一定不投入,扔到太平洋;烦恼走了,再也不想,不跟别人说,说一遍必是烦一遍。
三是筛选记忆。一生有酸甜苦辣,只把快乐留住,把烦恼变成收获。
她还写了一个纸条放在抽屉,每天读一遍,上面写着:“高兴,高兴,真高兴,怎么那么高兴呢!”同事中谁有了烦恼,她就把这句话送给谁,让他“天天读”,而且还打电话“抽查”,周围的人在她影响下,也快乐起来了。
父母感悟“太好了”(4)
这方法是不是挺好, 它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
四 让孩子喊出“我能行”
人人都渴望“成功”,不同的人对“成功”有不同的理解。在农民心目中是庄稼丰收,在工人心目中是产品畅销,在作家心目中是作品出版,在父母心目中是孩子考个好分数、上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