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或者处置保险业风险的行业互助性质的法定基金。
几乎在AIG危机发生的同时,中国保监会、财政部、央行9月16日共同发布了《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根据《办法》规定,保险公司破产或被撤销、其清算财产不足以偿付保单责任的,保险保障基金将按照“绝对数补偿限额”和“比例补偿限额”相结合的方式对保单持有人或保单受让公司进行救济。对于非寿险保单持有人,《办法》规定“保单持有人的损失在人民币5万元以内的部分,保险保障基金予以全额救助”。对其超过人民币5万元的部分,若保单持有人为个人,则保险保障基金的救助金额为超过部分金额的90%;若保单持有人为机构,则保险保障基金的救助金额为超过部分金额的80%。而对于寿险保单持有人,《办法》规定,寿险公司破产或被撤销的,其持有的寿险保单必须依法转让给其他经营有寿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当清算资产不足以偿付保单利益,保险保障基金将向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助:保单持有人为个人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为限;保单持有人为机构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80%为限。可见,由于有了保险保障基金这道“最后的安全网”,保单持有人的权益基本上不会因为保险公司破产而受到难以承受的损失。新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为我国按照市场原则建立保险市场的退出机制和更有效地保护被保险人利益提供了制度和物质上的保障。
但也应该看到,一旦保险公司破产,最高可致个人保单持有人的权益损失10%,机构保单持有人的权益最高则可“蒸发”掉20%,而破产对公司股东而言更意味着“血本无归”。对于友邦的客户而言,一旦AIG破产,投保人会受到的影响其实不是保单不能兑现和保单得不到合约承诺的保障,而是保单预期分配红利的下降。因为国际评级机构降低了友邦保险母公司AIG的评级,其融资能力下降,投资收益随之降低,保单可分配红利也随之减少。因此,近年来保监会一方面坚持把偿付能力监管作为改善监管和防范风险的核心环节,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另一方面提醒保险消费者慎重选择投保公司,从源头避免利益无故受损。
由此可见,保险公司的破产或撤销有可能成为威胁保单安全的主要因素,但对于投保人或受益人所造成的影响却未必很大。更主要的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和金融环境的稳定,而这些因素却是我们无法预料和改变的,我们所能做的反倒是及时给自己和家人做好个人财务风险的管控与家庭财务安全规划。设想一下:即便遇到巨大的金融动荡,比如短期内成百上千倍的通货膨胀,只要我们创造收入的能力还在,我们就有机会重新规划我们的未来;但是如果我们自己或家人遭遇疾病或意外等风险,却没有提前做好财务上的准备,所造成的损失对于我们和家人而言就是“万劫不复”的。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保险业最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和利益同在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金融危机无论对中国保险监管机构、保险公司还是投保人而言,都是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五、金融危机对我国零售业的影响(1)
况杰(普汇创展管理咨询机构高级合伙人)
据报道,1990~199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27%,而1996~2006年年均增长只有104%,同前期相比下降了一倍多。根据统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大量是来自出口,1990年到1996年,GDP年均净增长额中有117%来自贸易顺差,而1997年至2003年,贸易顺差占GDP净增长比例高达38%。2007年,我国GDP净增长28115亿元人民币,而当年贸易顺差19665亿元人民币(按年中汇率计算),经济增长的70%来自国外需求。也就是说,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给国内零售业提供同步增长,而这种增长模式的最终结果才真的很可怕。
专家分析:内需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大部分农民、大部分城市低收入阶层的一个巨大群体,这个群体的消费水平非常低。
1危机带给消费市场的总体影响
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定数量的白领阶层,所谓的“中产阶级”将有可能退回到低收入群体中,消费能力将明显下降。同时,调查显示,中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部分的65%来自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总收入中接近40%来自务工收入。随着房地产业的持续不景气和相当数量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倒闭,大量建筑业和加工业的农民工将失业。农民的纯收入有可能不会增长。
我国零售业的困难在于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流动资本等于甚至大于对供应商的应付账款。一旦销售出现萎缩,恐怕资金链会成为首要问题。这对大量没有上市的零售企业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同时,我国零售业企业的同质化竞争严重,选址布局不尽合理,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品牌,管理比较粗放,流程控制与成本控制水平低,服务价值链延伸得不够长,缺少新的利润增长点,都是影响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瓶颈。
22008年的各零售业指标预示了什么?
杨永强(中盛投资集团总裁)
行业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批发零售业销售将依然维持较高增速。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08年1~8月份,国内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439亿元,名义同比增长219%;其中,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68亿元,名义同比增长232%,实际同比增长177%,实际增速再创新高。
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吃、穿、用商品类零售额8月份同比分别增长203%、276%和274%。从具体商品类别零售额看,粮油、肉禽蛋类由于CPI回落,零售额增速也相应回落,增速仍维持20%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速295%,比7月份有所加快,总体看今年以来增幅变动比较稳定;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家电、家具及建筑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速回落,建筑装潢材料类已出现负增长。
消费是经济周期的滞后指标,从经验值看,GDP达到高峰一年后,零售业才相应达到增速高峰。所以相对可以保证的是,2007年居民收入高速增长对2008年消费增长的影响依然存在并有足够保障。
但是,零售类上市公司因为内涵式和外延式增长的放缓,2008年四季度财务表现很可能会低于市场预期。从上半年部分百货和超市业上市公司的展店进度看,开店速度并没有达到公司年初计划,势必拖累公司外延式增长速度。分析原因,一是经营成本上升导致的现金流下降,使得公司普遍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力,二是虽然公司与多家开发商签订了购买和租赁物业协议,但是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可能拖累了部分开发项目的进度并且导致交付日程延期。 。。
五、金融危机对我国零售业的影响(2)
消费物价指数(CPI)持续回落,历史经验表明,CPI处于下降通道时,通常伴随着消费的强劲反弹。
2008中期全行业净利润增速38%,重点跟踪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46%,重点公司全年仍有望保持整体40%左右的净利润增速,比2007年回落5~10个百分点。
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的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和通胀压力的存在、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都将对消费增速构成一定的压力。毕竟,中国仍然处于漫长的工业化进程中,抑制了消费的先导性;高储蓄倾向造成的农村消费能力长时间内的不足和城市消费倾向的递减,势必具有对消费的挤出效应。
如果不出现急剧通胀或者不利于消费环境的重大事件,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会随着GDP增速下滑而放缓,但仍能体现出高于GDP的增长。尽管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CPI一直高位运行,加上上半年受地震、连续阴雨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零售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有所放缓。但是,随着政府一系列措施的实行以及房贷政策的出台,消费者信心止跌企稳;而CPI的放缓,一般也将伴随着居民消费较强的反弹意愿;毕竟,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升级驱动、社会保障力度加大等推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