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孩子,我要你做自己:犹太教育教会我的事-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一些比较则是出于好奇。我跟雅爸很想知道基因跟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程度,到底是哪一种比较强。有些是我们确定的,像是妹妹全母奶、妹妹比较早开始睡整夜,很清楚是人为环境的差别——也就是作为妈妈的我的问题。但像妹妹比较喜欢被人抱着,妹妹比较好带,我们就不清楚是个性的缘故?还是因为我比较愿意把妹妹给别人抱?还是因为我第二次做妈,情绪比较轻松,所以也影响到小孩?当然这种对话都不会有结果,结论也只有一个:“唉,真不知是个性的关系,还是我们对待方式的关系。”虽然如此,下次碰到新的状况,我们还是会再重复上述的对话。毕竟,我们真的是很好奇基因与环境在个人身上的作用啊!

    而更多的比较则是为了学习妹妹的个性,以及避免教养上再次出错,而以小雅作为基点来讨论。我觉得这很合理。我们碰到新的人事时,难免会以旧经验作为参考。例如,小雅和妹妹两个人都是一出生就因为各种不可抗力而喂食配方奶。我一直无法让小雅喝全母奶,混喂到六个月大,因此老二我想全母奶,小雅当初的失败经验对我就很重要。所以现在谈到如何让老二变成全母奶宝宝时,我跟雅爸难以避免地会谈到当初是如何跟小雅奋战,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再说,我们家两个孩子都是女儿,在面对雅妹时,特别是对雅爸这种眼里看不到其他小孩的大人而言,小雅是他唯一熟悉、倾心参与的旧经验。对话中总是出现“雅妹现在是这样这样,我记得那时小雅在雅妹年纪时如何如何”的话。通过这样的对话,我觉得是有助于理解姐姐跟妹妹的差别,提醒我们这是两个个体,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

    听懂孩子问题背后的隐意

    当然,我跟雅爸都知道,虽然对于我们而言,这样的比较是客观、不带偏好及毁誉的,但比较也是危险的,大部分没有什么意义。再说小孩是敏感的,像小雅这个年纪,对语言的掌握又不是百分之百(特别是父母对话使用英文,而不是她更熟悉的希伯来文),所以我们绝对不在小雅面前(把她当隐形人一样的)谈论她跟妹妹的不同,连无伤大雅的不同都不谈。就算我们没有其他用意,小小孩还是很有可能误会我们的意思。从小雅身上,我唯一学到的是,不管是说他好,或说他不好,小孩就是不爱被人拿来比较。

    我们也绝对不跟小雅说“(现在)妹妹如何,(以前)你都不如何”或相反过来“你如何如何,妹妹都不如何如何”这一类的话。例如,我不会跟她说:“雅妹已经睡了,你为什么还不去睡觉呢?”或是“雅妹会给妈妈笑咧,你要不要也笑一个?”对于这类可能会造成小雅觉得自己比雅妹乖或不乖的谈话句子,我们尽全力地,而且有警觉地避免掉。
我家有只尖叫怪兽(7)
    我觉得大人肆无忌惮的在听得懂话的孩子面前,大谈孩子之间的差异,或以一个小孩的行为去威胁或婉劝另一个小孩照办的对话,远比“小雅的五官比妹妹还要西方立体”这种比较严重得多,也更容易造成孩子之间的心结。当然,如果能避免,这类的对话都不该在孩子面前出现。

    但我们得认真对待及回答孩子自己提出的比较问题,不管是她听来的,还是自己想出来的。

    例如,小雅曾经问我:“为什么妈妈都一直抱着妹妹?”(这个问句的问题意思是:为什么你抱她比抱我还多?)

    我听到后很认真地把她叫到我身旁来,一手搂着她回答:“因为妹妹还很小,她是个宝宝,她不会走路、不会坐,甚至不会翻身。她不像你一样可以自己走路,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妈妈需要常常抱着她。”(小雅似懂非懂。)7米7花7书7库7 ;http://__

    “妹妹会自己下楼梯吗?”(小雅摇摇头。)

    “妹妹会自己去床上睡觉吗?”(小雅摇摇头。)

    “所以我们要出门时,妹妹怎么下楼?”

    “抱着她下楼。”小雅自己回答。

    (太好了!)

    那次谈话之后,有时小雅会趁我的手空着的时候,跑来伸出手跟我说:“现在我是宝宝。”这时我就会像抱着妹妹一样抱起她,像亲妹妹一样亲她,问她说:“我的宝宝,你现在要去那里?”然后抱着她去她要去的地方。

    小孩的比较问题,常常是不安全感下的产物,做父母的最好敏感一点,用细腻的语言跟关爱的行动化解,不要敷衍了事。小孩的情绪如果没有被照顾到,比较的语言就会愈来愈多,行为也会为了引起大人注意而愈来愈坏。

    生了老二后,我常常被告诫不要比较。但我左思右量,还是觉得父母偶尔的比较是自然的,而且是有必要的。姐姐妹妹,我们总是要学习她们的天性,找出适合个体的对待方式;姐姐妹妹,也总是难免被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放在一起谈谈。再说,每个人都有不同面貌、才智、天赋、好恶、个性,跟爸妈的互动也不大一样,没什么道理一视同仁。如果比较只是要显示出彼此的不同(而非优劣、好坏),我觉得也没有不好。那种会说出:“我的小孩什么都一样,我都一视同仁、完全公平”的父母,对小孩有比较好吗?我想那也是某种程度的不用心及卸责吧?

    所以,手足之间也不是不能比较,但比较不是计较,也不是为了比高下、比喜好啊!
谁才是婆婆?(1)
    有了孩子之后,除了跟另一半,跟家族的关系也会愈来愈紧密。孩子是家庭的黏合剂,把大家拉得愈来愈近,也把彼此看得更清楚;孩子,让我进一步认识到犹太人的婆媳关系……

    生完长女小雅后六个星期,跟老公提到医院打电话来,要我星期二去做产后检查,老公拿起手机查了一下他的行事历,“可是,那天我要去北部出差。”他有些沮丧。

    “嗯,没关系啦,我自己去就好。”我答道,“可是,医生……”

    他还没说完我就打断他的话,“没关系啦,总要给他机会练英文,给我机会练希伯来文啊!”我知道他在担心我跟我的俄罗斯医生会沟通不良。

    “那,我是不是找我妈来做保姆?”他又想了一下问道。

    “喔……这个嘛……”这下换我迟疑了。

    别误会。在我的眼里,我婆婆是个典型的犹太妈妈,是非常有着中国传统美德的妇女,对于丈夫、孩子,向来是只问付出,不问收获。也就是因为她实在太好了,现在年纪又大,又还没有完全退休,所以我很不愿意有事没事地麻烦她。

    不过,带着一个半月大的婴儿跑医院不是太方便,我又是外籍新娘,没有太多的朋友,我再三思索,想不出更好的方式,还是勉强地点了头。

    去医院的当天,婆婆迟到了一下下。担心赶不上门诊的我,只交代了孩子什么时候睡着的、大概什么时候会醒过来,就出门了。我心里想着,奶粉及奶瓶就在厨房的料理台上,明显可见,尿布及衣服在小孩房间尿布桌的抽屉里。再说,我婆婆一天到晚在做雅爸哥哥跟嫂嫂小孩的保姆,我应该不用交代太多——说太多了,好像是我不信任她,不是吗?

    看诊的状况很顺利也很快,一个小时后我就回到家了,但家里的情况却出乎我意料。

    她“害怕”我不高兴?

    婆婆抱着小孩站在电视前看电视,有些无奈。我的女儿眼睛闭着、眼角挂着泪水,含着奶嘴的小口,还在用力地吸着,看起来就是很累很饿的样子。
谁才是婆婆?(2)
    “你前脚一跨出去,她就开始哭了。”我婆婆小心翼翼地说:“我不知道能不能给她配方奶喝,因为也许你想先喂母奶。另外,她看起来很热,我不知道能不能给她点水喝,所以我把她的裤子脱下来一阵子。

    她说完,用着小媳妇式的担心眼神望着我。

    我听完后,愣了愣,心中浮起了难以形容的错愕,仿佛觉得自己是个趾高气扬的恶婆婆,而她是新婚嫁入门处处得谨小慎微的媳妇。

    “您……您要做什么都没有问题……您做了这么多年的母亲,比我有经验多了。”我结巴地回答。

    状况有些尴尬。我深呼吸了一下,从她手上接过小孩,换了尿布,一边喂奶,一边开始跟婆婆话家常。小孩回到我手上后,她看来松了口气,但还是用着忧虑的眼光望着我。后来雅爸回来,加入我们的谈话,突然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