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多家,基本饱和了,开话吧没有多大意思了。
然而,那些话吧,都散布在镇区外围,作为人流密集、商业兴旺的中心区,却没有一家话吧,这个“真空”,怎么就不能开发呢?我没有灰心,但我并没有找联通和网通,他们的通话质量不如电信,就算我申请到,开了出来,凝聚力和影响力不强,意义也不大。我想到了*,其它公司都涉足公话领域,他们是“移动通信专家”,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我拨通了苏州*的1860,询问公司有无开展话吧业务?我想申请一家。那个客服小姐态度很好,帮我接到了客户部经理。当我说明来意后,他很惊奇地说:“真是怪了,你是怎么知道这消息的?要知道,我们刚刚准备做IP公用业务,你是第一个打进电话来问这事的。”他告诉我,去找*公话业务的代理商,杰通公司的谢经理,由他代理全市移动公话的业务,几天后,*会派人过去测定移动通信的网络信号,在信号盲区是不能开话吧的。
我很兴奋,因为我意识到,在不经意间,我又打开了一扇窗。当我找到谢经理,和他面谈后,他说:“你先交5千元的押金,我们签一份合同。过几天,我们会把相关设备送货上门,并给你安装调试。设备的费用大约2万多,这套设备你是要买断的。至于话费的提成,我们比其它公司都高,你每月可以提成话费的45%,我们会把钱打在你的卡上。”2万多的设备款,投资比其它公司的话吧多,因为电信话吧收的是押金,但移动的回报率高,按每月话费最低1万元算,一个月的提成有四五千,半年也能收回设备成本了。于是,我没有犹豫。
还有一个大胆的举措,是我临时决定的。当*派人来测定网络信号时,话吧的店面还没着落,这可怎么办?要是让他们知道我还没租好房子,他们会不会不给我开话吧了?我把他们领到书店这排最南的一个店面,在店门口,我说:“就是这间店面,他们过几天到期。”*的两位测定了一下,说是通过了。而此时,这间卖杂货的店老板,正有点诧异地看着我。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我既然这样说了,自然有我的打算,而且,我一定要说到做到。这间店面,原先是一个福建人租的,卖牛仔服饰,生意还可以,后来他和朋友合伙开厂去了,就把店面转租给了现在的浙江人,在卖各种小百货。我说:“你这边生意好吗?这房租什么时候到期呀?”他说:“还有一个月就到期了,生意么,马马虎虎,一天挣个一百来块。”我说:“你能不能把房子转给我?我愿意付转让费,给你一点补偿。”他说:“我和我儿子商量一下,他今天不在这儿,明天我给你答复吧。”
第二天下午,我去问的时候,他儿子说:“你愿意出多少转让费?”我说:“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个月到期,现在让你们搬走,让你们为难了,你们开个价吧,只要合情合理,在我承受的范围内,我们好商量。”他儿子说:“转让费8000块,加上还有一个月的房租1500块,你看怎么样?”我笑道:“8000块转让费贵了点,能不能让一点?就6000块吧,我也是诚心想要,你们想呀,要是过一个月,房东要是不把店面续租给你们,你们不是一分钱转让费也没有吗?”他们也明白这个原因,于是同意了我的条件。我也就以7500元的代价,迅速盘下了这个店面。
我明知道他们还有一个月租期,为什么不再等一等呢,那样我可能会省下一笔转让费?可是,我考虑到,*开办公话业务的消息要是公布,肯定还会有别人去联系的,我提前开了,这边就没有竞争了,因为合同上规定,在半径500米范围内,不会批第二家移动话吧的,我要是开得晚了,就有可能被别人捷足先登了。果然,半个月后,在小镇的四周,又开了6家移动话吧,只是,我的话吧好比是月亮,他们的好比是行星了。
话吧的生意,比我预想的还要好。从2003年的6月开始,头两个月,每月的话费就1万出头;从8月份开始,平均每天的话费,都在800元以上;从11月份开始,每月的话费都在3万左右徘徊。45%的提成,不言而喻,我是十二分的满意了。一个上午,话费就能达到200元,下午也有200多元,高峰是在晚上,16个电话,每个电话都有人,还有人站在旁边等候,一个打好电话刚站起来,另一个人就迫不及待地坐下了。看准电脑上的计费,还要收钱找钱,我和父亲两个人,常常忙得晚饭也没空吃。有时一下有六七个人过来付费,还要和他们所打的电话编号对起来,以免收错费用,真让我们手忙脚乱。年底的时候,打电话的人更多了,我请母亲出来帮忙,站在门口看着,因为有的挂了电话就走了,话费也没付。他们中,有的是无意的,有的是故意的。
那年的大年夜,人实在挤得不行,而我们要回家过年,不得不在晚上8点钟,把电话关机了,把十几个顾客请出店,实在抱歉了。2004年,我开通了国际长途直拨,方便了一些客户给国外的亲友拨打电话。有的人打电话,不是几分钟就完事,要打十几分钟、几十分钟,最长的一位,整整打了6个小时,从中午一直打到晚上。好几位常客,打电话的时间,每次都超过1小时,有的打给女友,有的打给情人,有的打给家人。我也弄不明白,他们哪来那么多的话可说?那时,几乎天天夜里要到凌晨一时才能打烊。收入不错,父母也辛苦了,我也有点饿了,夜里回到家,我会下几碗鸡蛋面,犒劳一下陪我们挨饿的胃。“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我也从那时候起,人渐渐发福起来,有点胖了。
话吧一直开到2005年8月,平均每月有1万元利润入帐。这个小小的话吧,给我带来近二十万的收入,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代理商杰通公司的人都翘起拇指说:“真厉害,你是苏州移动话吧中的冠军!”2004年起,移动和联通公司,推出单个的公用电话,星罗棋布地分散在一些小店。为了保障我的利益,杰通公司遵守协议,没有在我的话吧周边放置他们的公话。2005年,电信实行免费安装公用电话,公用电话变得无孔不入,话吧的生意也就雄风不再了。
开店十年 (19)
16、股票之痛
民谣云:“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等开张”;以及“十亿人民九亿股,还有一亿忙跳舞”。话是夸张了,但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全民经商热”和“炒股热”,是何等的人潮汹涌?盲目跟风,有多少人笑到最后?又有多少人血本无归?在“想致富,就炒股”的热潮中,我也急功近利了一回,糊里糊涂就挤了进去,结果呢?自然像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你就是牺牲了也没人知道。
我是2001年初进入股市的,当时因为没有买房,手头有一些余钱。怎么让它钱生钱呢?看到炒股的人,个个红光满面,股票天天看涨,似乎只要进入股市,就能捡到金子。我头脑发热,蠢蠢欲动,就在对面的中国银行,开办了沪、深股票帐户。说我糊涂,一点不假,因为我对股市和股票一窍不通,是个名符其实的外行,也没时间蹲在证券市场看行情,只是隔三岔五买份报纸看看。我在中行有存款帐户,他们开设了“银证通”,成为股民时登记的相关资料,也是请他们帮我代办的。今日看来,这样盲目的投资,不吃亏才怪。
我也没研究什么板块,店里有海尔冷藏柜,质量不错,平时也爱喝青岛啤酒,口味很好,看到报纸上公布的行情栏内有他们的股票,感觉这两家公司比较可靠,还是绩优股,就毫不犹豫买了他们的股票。当时的行情还是上涨趋势,这两个股票,就像沸水中的水泡,也在往上冒,只是涨幅不大,三角、五角的,有时心血来潮,我用电话委托方式,操作过几次买卖,一共就三四次,赚了六七千块钱。在当时的股市里,这点盈利,还不够塞牙缝的。只是数字游戏,盈亏却在弹指间,有点刺激,也有点惶恐。知道它是有风险的,却没想到,风险来得如此之快!
所谓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在2001年7月,股市全线暴跌,惨不忍睹!股市顿时人心惶惶,甚至听说有人跳楼自杀!“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短短几天,我的帐户上就损失3万多元。7月下旬,从报纸上获悉,青岛啤酒的总经理游泳时因病去世,我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但我没有及时抽身而退,而是把青岛啤酒的股票,全部换购成海尔股票,我